在西安建設自由貿易區是2013年針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規劃而做出的經濟發展戰略部署。西安是“一帶一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區, 由于西安的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現狀, 從基礎條件和自由貿易區的發展規劃等各方面綜合考慮, 選擇西安作為西北地區自由貿易區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機院首先分析了西安建設自由貿易區的優勢條件, 然后對西安的自由貿易區建設規劃戰略進行了研究, 主要表現在對西安進行科學的戰略定位, 實現區域經濟的一體化, 進一步提高陸港物流發展水平而完成對西安自由貿易區的發展規劃。

1 西安規劃自由貿易區的國際陸港條件
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宏偉戰略進一步推進了我國對外開放的戰略發展,國家政府及黨中央以求通過“一帶一路”政策進一步加強我國各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國家規劃的自由貿易區最先建立于上海,緊接著國務院批準的廣東,天津,福建三個沿海地區作為了自由貿易區的實驗區,我國陸地上建立的四大遠海自由貿易區實現了黨中央提出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一路”經濟發展戰略建設。而西安作為“一帶”發展的核心城市,在中國處于重要的位置,是貫穿中國經濟南北東西發展的重要樞紐區域,因此加強西安自由貿易區的規劃符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而我們在發展規劃自由貿易區時國際商貿物流是否能夠形成,對于自由貿易區的規劃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西安這座城市在規劃自由貿易區時從國際陸港方面具有以下優勢。
1.1 西安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
西安是陜西省的省會城市,是中國中部經濟和西部經濟區域的結合部,因此中西部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西安作為經濟交通樞紐。此外西安也是西北地區通往西南,華南,華北地區的重要門戶,該地區在覆蓋西北的基礎之上覆蓋川,渝,鄂,豫,晉甚至內蒙古西北等中國大部分疆域,因此在地理位置上西安具有承東啟西,東聯西進的地理優勢。此外結合西安的經濟發展,近幾年來西安市的年國民生產總值都是西北地區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全省經濟的總量,其經濟發展的優越性和強大動力不容忽視。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戰略發展政策的轉移,三星落戶西安,國際上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紛紛在西安投資建廠,使得西安的外向型經濟總量進一步得到了顯著的上升。因此綜合分析西安地區的區位優勢,在地理位置方面西安屬于國家“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區域,在經濟發展層面西安地區的經濟發展實力遠超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省市的經濟總量,因此在西安建立自由貿易區具有強大的經濟發展實力和輻射吸引能力。
1.2 日益完善的口岸服務優勢
西安地處中國內陸版圖的核心區域,遠離邊疆和海港,但是在西安卻擁有全國最大的國際陸港。在西安的國際陸港包括航空,鐵路,公路等多樣化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模式,與西安的國際港務區為依托建立了西安高新綜合保稅區,西咸新區綜合保稅區西安出口加工a區,b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多條外線型的經濟服務平臺。在西安港務區內建設了香港,上海,天津,青島,連云港等多處沿海港口的內陸港務區,在這個崗位區內存在了我國大型國際攻占港口的物流運輸業務,使得我國各大沿海港口與西安之間建立起了完善的物流運輸系統和協作的服務平臺,成為了國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內陸綜合物流運輸交通樞紐的中堅力量。也正是因為這日益完善的口岸服務優勢,使得西安自由貿易區的規劃條件更加成熟。
1.3 西安擁有良好的配套產業布局
結合現階段西安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在西安擁有高新技術產業,旅游業,裝備制造業,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等五大產業。西安地處于絲綢之路的核心站點,而絲綢之路是全球油氣資源儲量最為豐富的地區,是全球的煤炭資源重要開采區,而這些重要能源的開采與發展與西安經濟的發展形成了完整的互補,使西安的經濟產業變得更加完善和系統化,現階段西安已經成為了中國重要的能源城市。西安是西氣東輸,西油東送,絲綢之路等一系列國家重要戰略規劃的必經之點。
2 西安市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規劃戰略
2.1 實現科學的戰略定位
西安與上海在地理條件和經濟發展上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因此我們在建設西安自由貿易區時,要充分的結合西安城市的地區特色,充分的凸顯出西安的自身優勢,結合國家專業規劃中的絲路經濟帶,發揮出西安城市的地理優勢和陸港優勢,對西安自由貿易區進行規劃。我們要充分的借助于關中———天水城市群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發展,將西安市打造為絲路經濟帶發展的內陸第一個自由貿易區,從而讓西安的金融商貿科技研發,物流中心和人才中心等多方面的資源都能夠為絲路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同時還要通過西安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展現出該貿易區的輻射功能,將西安作為經濟中心,充分的支撐,帶動,輻射整個西部地區的區域經濟快速高效的發展,充分的運用西部地區的戰略資源和活力,一方面進一步完善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規劃,另一方面實現我國西北地區經濟的長遠發展。
2.2 通過整合和錯位發展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西安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需要注重將西安及所輻射區域的經濟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和錯位發展。第一,充分的整合國際貿易現代物流和西安地區的金融功能,構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系統。第二,對西安地區的自然資源要進行錯位發展,充分的借助于自然資源改革貿易類型和貿易功能,使西安地區各行業各經濟功能能夠在錯位發展的環境下互相依存,共同進步。當通過整合構建了一體化的經濟發展系統,通過錯位發展構建了全方位的經濟發展環境以后,就可以有效的促進西安經濟發展的一體化戰略進一步成熟。讓西安通過貿易區對中亞東歐等國家進行對外開放,實現西安自由貿易區的產業升級,拉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相關城市進行充分的配合,從而使各城市各區域以及各經濟中內在經濟環境和自然資源方面形成優勢互補和差異化競爭的經濟發展雙贏戰略。
2.3 進一步提高陸港物流發展水平
基于西安陸港的建設歷程不長,在應用的過程中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因此我們要針對西安的路港物流發展進行進一步提高,首先將陸港物流運輸-轉運-存儲-拆裝箱-加工等所有流程全方位發展,從而將西安建成陸港物流發展的綜合性港口。其次,還應充分的借助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優勢,建設西安的路港物流系統集約化發展,設計綜合性物流建設的智能軟件,并建立物流運輸中心數據庫,通過中心數據庫完成對西安陸港物流各程序的有效管控,從而通過智能化的管理有效的提高西安陸港物流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最后,通過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數據庫的建立,實現西安陸港物流對周邊城市的物流運輸產生輻射作用,從而形成以西安為重點,充分發揮西安貿易區的輻射力量,拉動西安周邊區域的經濟快速發展。
3 結語
作為既是“一帶一路”也是關中-天水經濟區的核心區的陜西省會西安,我們應該采取科學的戰略規劃,建立西安自由貿易園區,打造“五大中心”,使西安成為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作者:李正琦)
中機院致力于各類自由貿易區(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口岸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陸港經濟“一帶一路”發展項目的研究、規劃及招商運營。先后為滿洲里、天竺、楊凌綜合保稅區進行規劃;于北京新機場、武漢、張掖等地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建設;于成都、菏澤、安寧等地規劃陸港經濟產業建設;為泰州、孝感、貴陽、霍爾果斯等地進行經濟開發區規劃。均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成為當地產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行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