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成績單”,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專家分析,新舊動能轉換提升了產品和服務的品質,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
我國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制造業、服務業取得顯著成效
從工業內部結構來看,今年1-5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裝備制造業增長9.3%,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從服務業來看,現代服務業增長勢頭比較好,1-4月份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超過18%。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說,近幾年,我國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蓬勃發展,成長勢頭迅猛;另一方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傳統制造業在化解過剩產能、轉型升級等方面也已經取得顯著成效。新舊動能加快轉換。在工業領域,比如新能源車、工業機器人和無人機這種新興產品產量的增長從30%到100%以上不等,勢頭都非常迅猛。從服務領域看,這幾年表現最突出的是移動支付、網購以及信息服務。
從消費市場運行情況看,1-5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升到16.6%,比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分析,網絡零售保持持續增長,就是新舊動能轉換在消費領域的一個體現。網上的實物零售額和服務的零售額都出現了高速增長的態勢,并且兩年多來一直保持著30%以上的速度,這就說明隨著技術創新在流通渠道的不斷應用和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在原有新業態的基礎上,新的創新動力向傳統的零售業進一步滲透,并且向零售業以外的其他服務業滲透的速度也非常快。
趙萍說,新動能也對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產生了明顯的帶動作用。新的技術、新的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生命力特別旺盛,增長也特別強勁,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巨大的亮點,并且對于傳統產業和傳統企業的轉型升級產生了明顯的帶動作用,使傳統產業也形成了新的增長點。新動能與舊動能的轉換比較平穩,促進了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
有效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 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GDP規模位居世界第二位,制造業產值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建設相對滯后,中高端消費品、關鍵工業品零部件、核心技術供給相對不足。牛犁說,新舊動能轉換將有效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從而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
牛犁指出,未來,新動能的增長潛力巨大。下一步,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等,促進新動能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