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摘錄 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系,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建立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保護利用和資產保值增值等責任考核監督制度。
解讀
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2022年,我國首部“多規合一”的國家級國土空間規劃——《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印發。目前,我國城鄉統籌的國土空間格局已基本形成,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均已編制完成,八成以上已批準實施。
去年,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加強國土空間詳細規劃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國土空間詳細規劃是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等城鄉建設項目規劃許可以及實施城鄉開發建設、整治更新、保護修復活動的法定依據。
近日,自然資源部表示,對照年初全國自然資源工作會議明確的各項工作安排,結合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接下來將全力以赴推動七項自然資源重點工作。
一是持續加強耕地保護,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管理。二是加強重要能源和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扎實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通過完善和優化政策,調動社會資本投入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三是統籌推進海洋領域重大工作。繼續嚴格管控圍填海,加快推動“國家深海三大平臺”建設。四是推進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轉型升級,加大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科技創新。五是健全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進一步加快國土空間規劃審查報批,有序推動重大區域規劃編制。六是加強生態保護修復。七是強化地質災害和海洋災害防治,督促指導各級自然資源部門密切關注雨情水情變化,深入研判災情險情發生發展形勢,及時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強化人防加技防的監測預警,加強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防御力量,加強海洋災害預警監測分析預報工作,做好海上作業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