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栽植歷史悠久,發展油茶產業不與糧爭地,兼具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隨著三部門《加快油茶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的有力推進,油茶產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推進鄉村振興、豐富多元食物供給、保障國家糧油安全等方面的多重效益日益顯現。
在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個別地方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油茶產業發展存在“叫好不叫座”“叫苦干勁弱”現象。前者指油茶和油茶產業雖然受到認可,但是在產業鏈后端,由于產品質量標準不一,高質不高價、高價不高質,導致好產品卻難有好效益。后者則指油茶產業前期投資大、見效慢,良種油茶林沒有實現高產穩產,以及作業方式落后等現象,導致一些林農、林企干勁不足。
日前,第二屆中國鄉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大會舉辦油茶產業發展論壇,各方專家就如何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商共議。
加強科技賦能
江西是全國油茶中心產區之一,全境適宜種植油茶,油茶產業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截至2023年底,全省共有油茶林1650萬畝,油茶種植面積在10萬畝以上的縣(市、區)有56個,茶油年產量則由2008年以前的不到5萬噸增長至20萬噸左右,油茶資源規模和茶油產量均居全國前列。隨著集約經營的穩步推進,油茶產業聯農帶農效益將持續顯現。2023年,油茶產業帶動全省從業人員約400萬人,人均增收6000余元。
江西省林業局產業處處長蔡德毓說,近年來,江西油茶產業加強科技創新,著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設立油茶科研專項,安排1000萬元對油茶良種繁育、機械研發和精深加工產品開發等瓶頸技術開展科研攻關,支持南昌大學啟動風味茶油研究,支持油茶企業與科研院所合作開發茶油、茶皂素精深加工產品。注重集成推廣,支持中國林科院亞林中心、江西省林科院、贛南林科所在全省布局建設3個高產油茶科技綜合示范站,為林農、企業提供看得見、摸得著、學得了的示范樣板。完善產業鏈條,制定出臺《江西省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建設手冊》,全省計劃在2023—2025年布局建設3個油茶產業園、11個油茶果初加工和茶籽倉儲交易中心、100個油茶服務中心,著力補齊油茶產業短板弱項,健全油茶產業鏈條。
廣西國有三門江林場常務副場長陳鵬表示,林場全資子公司廣西三門江生態茶油有限責任公司瞄準鏈上堵點,以科技賦能推動油茶產業發展。公司強化與農產品供應鏈、電子商務平臺、消費幫扶中心等合作,打造原料、半成品、成品及OEM生產等全業務流的垂直模式,2020年至今連續4年營業收入超1.2億元,持續實現盈利。公司著力油茶衍生產品研發,結合中藥成分對洗浴產品進行了全面升級,同時,深挖精深加工產業鏈與價值鏈,構建豐富多樣的產品體系。
大力發展機械化
我國現有油茶林7000多萬畝,三年行動結束,種植面積將達9000萬畝,育苗、栽植、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油茶果采收等環節至少需要1000萬勞動力。隨著農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的進一步加劇,鋤頭鐵锨、肩挑背扛的傳統作業方式已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要。
近年來,哈爾濱林機所牽頭全國30余家單位,研發了30余種油茶“育—種—管—收”裝備,成立了全國首支油茶機械化采收作業服務隊,開發了基于北斗和物聯網的油茶采收裝備監管調度系統,實現遠程化、智慧化集中管理服務。
國家林草局哈爾濱林業機械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周建波說,目前,油茶產業中存在裝備需求、研發、生產、人才脫節現象。
周建波說,改變這樣的情況,需要全面聚焦油茶機械體系化協同發展,助力宜機育種、標準種植、林地改造、裝備研發、培訓提升和社會化服務等機械化系統化聯動發展,實現傳統作業向機械化作業轉變、從機藝不融向互適互配轉變。
同時,還要突破3個革新。首先,應開展裝備全國大協同鏈條式研發,革新林草裝備研發模式。其次,應建立“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推廣機構+用戶”的研發模式,按照鏈條式布局,需要什么裝備研發什么裝備、缺少什么裝備補充什么裝備,實現林草裝備體系化研發全國整體協同;實施適樹適機、多機聯合,革新林草裝備使用理念。革新“一機用天下”傳統研發理念,開展適樹適機體系化專用技術裝備研發,“什么地形上用什么設備,什么模式上用什么設備”,系統打造機械化經營采收試點,發布不同場景機械化作業模式,從“經營模式”到“模式經營”,實現區域聯動機器換人。最后,應建立專業機械化作業服務隊,革新林草裝備服務機制,改變林農“買不起、用不起、修不起”的現實問題。
全面深化改革創新
最近幾年,隨著發展環境和市場條件的變化,油茶產業發展出現了用地貴、勞力不足、勞力價格高、食用油競爭激烈等問題。
“我國油茶產業在提質增產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但油茶產業總體上還處在半良種半劣種、半集約半粗放、半機械半手工和半商品半自用階段。”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二級巡視員蔣桂雄表示,“油茶產業鏈環環有堵點、節節有難題。”
蔣桂雄表示,當下,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才是我國油茶產業振興的必由之路。油茶產業的改革創新應圍繞良種良法、良策良模和良藝良市六管齊下。
在體制改革上,要創新油茶經營主體,引導培育多元參與規模經營主體,推行“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強化以林業部門牽頭的多部門協同機制。
在技術創新上,圍繞提單產降成本,全面推進以增產增效為目的的良種良法良技創新,實現良種增產顛覆性突破。
在服務創新上,要發展社會化專業化種植管護服務、茶果處理收儲服務、茶油代加工服務、油茶金融服務,持續開發油茶金融產品,拓寬油茶貸款渠道。
在產品產銷上,推動油茶精深加工,大力拓展茶油產品營銷渠道,強化茶油產品市場監管,完善油茶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