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在南寧舉行廣西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新聞發布會,自治區有關領導介紹廣西落實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相關情況。
今年以來,全區上下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聚焦建設“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戰略任務,抓、扭、提用力,逆、跨、順用策,準、實、效用心,堅持“深、實、細、準、效”,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需求、優化結構,扎實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據介紹,今年廣西地區生產總值一季度增長3.1%,上半年增長3.6%,前三季度增長3.6%。經濟基本盤走“穩”。一產保持平穩、增長3.9%,比全國高0.5個百分點。二產增勢良好、增長4.9%,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比全國高2個百分點。三產持續恢復、增長2.8%,限上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分別增長2.4%、7.3%。新動能培育有“進”。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7%,汽車用鋰離子電池、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1.5倍、1.3倍、1.2倍;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產量分別增長82.5%、46.5%、24.2%。新增鏈主型龍頭企業4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36家。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4.7%。先導性指標向“好”。本外幣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分別增長6.2%、9%。郵政快遞包裹攬收量、投遞量分別增長38.5%、20.1%。工業稅收增長8.2%,工業企業增值稅發票銷售開票金額增長6.8%。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2%。
全區上下搶抓增量政策窗口期,迎難而上、加力攻堅,持續鞏固經濟恢復基礎。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是著力狠抓各項增量政策落實。印發實施攻堅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經濟工作的25條硬措施,財政新增資金支持穩增長。加大“兩重”建設力度,狠抓一批牽引性、撬動性重大項目建設,黃桶至百色鐵路、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防城港白龍核電等項目加快推進。平陸運河累計完成投資421.8億元、土石方開挖2.37億立方米。
二是著力發揮產業園區承載作用。加快推進沿邊臨港產業園區和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建設,積極構建“4+3+7”矩陣式園區布局,前三季度沿邊臨港產業園區、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工業投資分別增長35%、12.6%,規上工業總產值分別增長12.3%、9.7%。全區產業園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1.56萬億元、增長9%,集中了全區3/4規上工業企業。
三是著力推進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加快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建設,獲批設立南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和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成功舉辦第二十一屆東博會、峰會,簽約總金額超3200億元。與東盟外貿進出口增長18.2%,對東盟中間品出口增長30.8%。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增長14.2%,開行海鐵聯運班列增長11.36%。
四是著力以“兩新”為牽引釋放消費需求。加力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已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超11.6億元,拉動商品銷售超85.3億元。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獲得國家支持項目50個、設備更新資金約16億元。打造形成45條跨市旅游精品線路,讓往來游客既“打卡”又“刷卡”,接待旅游人次增長17.7%、旅游收入增長16.7%。
五是著力兜牢民生保障和安全底線。狠抓助企紓困,舉辦11場政金企融資對接活動,向銀行共享10批需求清單,促成簽約授信超過2500億元。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完成全年目標的111%,2024屆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83.6%。成功應對“龍舟水”等17輪致災暴雨和3次臺風影響,各類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1.6%、17.9%。
會上,自治區統計局負責人介紹前三季度全區經濟運行情況。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商務廳、園區辦有關負責人分別圍繞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建設、工業經濟運行、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外貿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產業園區改革等方面回答了媒體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