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低碳發展事關高質量發展成色、事關永續發展根基。河南地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擁有三大山脈,是萬里黃河險段所在、下游治理重點區域,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作為全國農產品主產區之一和傳統產業占比大的工業大省,河南在全國生態格局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讓綠色能量場遍布中原大地,講好產業綠色轉型的河南故事,是河南作為經濟大省的責任擔當。
力爭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既是國之大者,也是河南發展全局之要者。河南能源結構偏煤、產業結構偏重、運輸結構偏公路,這些現實情況提醒著我們,讓綠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鮮明底色,是從源頭上擰緊污染排放閥門的關鍵一招。日前召開的全省污染防治重點省轄市片區會強調,要堅決擺脫傳統路徑依賴,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痛下決心打好翻身仗,真正抓出成效、見到實效。
在工業企業提標治理專項攻堅方面,去年河南全省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覆蓋率達到 85.6%。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打造數字引擎,為千行百業賦能。目前,河南的國家級綠色工廠數量名列全國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位,富有競爭力的豫企越來越多。電力裝備、盾構裝備、農機裝備、礦山裝備等裝備制造業水平領跑全國,金剛石材料、尼龍材料、納米材料等一批新材料豫企異軍突起,在 “雙碳” 新賽道上,河南企業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工業大省逐 “綠” 潮涌,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含 “綠” 量的持續攀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測算,2030 年前全國碳減排需每年投入 2.2 萬億元,2030 年至 2060 年需每年投入 3.9 萬億元,能源脫碳供給、工業綠色制造、終端零碳消費成為新藍海,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正迎來巨大的創新機遇、投資機遇、產業機遇,帶動形成新的增長點和動力源。河南沒有理由讓 “雙碳” 帶來的重大發展機遇從手中溜走。
9 月 7 日舉行的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聚焦 “1+2+4+N” 目標任務體系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決定》,要求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升級、能源結構優化、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河南正踏準時代節拍,向新向綠進發,腳步愈發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