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規劃是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決策,是實現長遠發展目標的指導性綱領。產業規劃編制的過程就是在產業基礎、資源條件、要素條件等多重約束下,確定發展戰略,進行目標最優化的過程。
產業發展規劃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尤其近幾年引起了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高度重視,然而產業發展規劃能否編制得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是否能夠真正推動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推動產業園區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科學、快速發展是規劃編制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問題。
一、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意義
產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對于優化生產力布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經濟綜合競爭力具有重大意義。近十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決策意識的增強,各級政府、產業園區、企業越發認識到產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性,不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編制產業發展規劃,以規劃科學合理的產業體系,加大項目招商力度,從而推進產業園區快速、可持續發展。
二、產業發展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
城市規劃是對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主要包括城市發展戰略、性質和規模的確定,以及城市空間形態、總體布局、基礎設施規劃、交通體系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綠地系統規劃等內容。產業發展規劃是一些城市規劃的研究 重點之一,確定了產業發展規劃才能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但由于規劃師更多地關注戰略、土地、布局、目標等方面,對產業本身的重視還不夠。
產業發展規劃一般歸屬于發改委系統管理,城市規劃歸屬于規劃系統管理,兩個規劃側重不同,一個側重于經濟,一個側重于空間。城市規劃有法律依據,按照重要程度由國務院或省市政府批準,但本質上比人大批準的國民經濟中長期規劃低了一個等級,屬于下位規劃。而產業發展規劃沒有法律依據,處于相對劣勢地位,往往納入到中長期規劃或城市規劃體系中,卻又沒有給予其足夠的重視,但本質上產業發展規劃是對產業發展進行細致而全面的專項規劃。
產業發展規劃與城市規劃緊密相關,一方面產業發展規劃可能引起城市功能的變化,從而對城市規劃提出要求,促進城市功能布局的優化和調整;另一方面,城市規劃也制約和引導著產業的空間布局,影響產業發展的性質和方向,進而推動產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側重于產業發展路徑和目標,城市規劃側重于空間規劃,但產業發展規劃要研究產業的空間布局,空間規劃也不能缺少對產業發展的分析和研究。產業發展是城市發展的根源,城市發展應以產業規劃為導向,換句話說,沒有產業發展分析的城市規劃缺少產業支撐,其規劃成果很難科學合理。
三、前期的調研重點
為了使發展環境判斷準確,發展任務安排合理,需要查詢各種信息,從各種途徑收集資料,也需要與國家的有關部門、大型企業或協會聯系,尋求他們的幫助,他們通過與這些產業接觸,了解產業發展的國內外形勢,了解這個產業在國內的布局情況,了解產業內所需原材料的來源和終端產品的銷售去向,也了解技術發展水平和發展瓶頸,能給我們的產業規劃提供可行性建議。當這些資料不充足時,也可以到其他省市甚至國外去實地調研,獲得第一手資料。
在編制規劃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對規劃地點的產業現狀進行深入調研,需要與當地的發改委、經信委等政府部門以及典型企業多次座談,要詳細了解產業園管委會的現狀運營情況和發展設想,了解當地大型企業的現狀運營情況和在當地的發展規劃。不僅如此,產業規劃必須緊密結合當地的中長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上級政府的規劃,盡量不要發生沖突,如果發生沖突,必須詳細分析沖突產生的原因和解決方案,尋求最合理的解決途徑。
四、科學工具的運用
在編制規劃的過程中需要使用科學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也要善于使用圖表,使規劃分析更直觀、形象、準確和科學。比如分析市場發展空間時,要善于根據歷史數據對未來的市場份額進行預測,可以運用預測圖表預測未來特定年份的數據。在分析規劃戰略和產業定位時,要善于使用流程圖表達規劃定位確定的邏輯關系。要根據發展需要畫出詳細的產業鏈系圖、物料平衡圖、能量平衡圖和水平衡圖。在分析規劃布局時,要在圖上明確表示出規劃地點的四至范圍、占地面積、周邊交通情況、產業發展情況、與周邊標志性地塊的相互位置關系等。
五、結論
中長期規劃和城市規劃中通常涉及產業發展規劃的內容,但沒有賦予足夠的重視,不夠具體和全面。產業發展規劃作為專項規劃,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為使產業發展規劃編制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推動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在編制產業發展規劃時,在發展環境、發展目標、發展任務、空間布局以及相關保障措施等幾個方面需要格外關注。 此外,現在編制的產業發展規劃大多沒有經過評審,第三方評審是確定規劃科學性的重要途徑,規劃評審與規劃編制的側重不同,但需要注意的要點一致,建議相關部門加強規劃評審工作,優化產業發展規劃,從而推動產業園區的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