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 2022 年 1 月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為 26736 萬人,占全國人口的 18.9%,其中 65 歲及以上人口為20056 萬人,占全國人口的 14.2%。這是中國65 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首次超過 14%,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同時加之城鎮化的加速和慢性病患者基數的增加,未來我國大健康產業的市場空間將不斷擴大,康養需求將日益旺盛,所以需提前布局加以應對。國家戰略方面,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明確指出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各項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大健康產業迎來了空前利好的發展環境。
本文分析總結了健康產業園的四種類型,服務型、專科型、生產型和綜合型。
一、 健康產業概念
根據國家統計局編制的《健康產業統計分類(2019)》里對健康產業的界定:健康產業是指以醫療衛生和生物技術、生命科學為基礎,以維護、改善和促進人民群眾健康為目的,為社會公眾提供與健康直接或密切相關的產品(貨物和服務)的生產活動集合。
我國健康產業的發展相對國外發達國家來說相對滯后,占 GDP 比重較低,且區域發展不均衡,除一二線城市以外,其余地區健康服務機構較少,有待開發。雖然起步較晚,但基于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勢頭和潛力,形成了如健康產業園、康養小鎮等康養產業成果。
二、健康產業園概念及類型
健康產業園是一種以健康產業為核心的綜合健康產業鏈園區,是健康產業市場發展下的產物。當下我國的健康產業園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表 1):

表 1 健康產業園案例分類詳情表
2.1 服務型健康產業園
主要以區域自然資源或是文化資源為核心進行開發,其突出優勢是具有不可復制性和康養價值。內容上構建全面的健康服務體系,以康體養生、旅游度假、休閑療養、健康教育、體育運動等為主體功能,讓人的身心得到全面滋養和放松。現有開發的如南壽峰健康產業園、薊縣健康養生園、大奇山健康小鎮等。
2.2 專科型健康產業園
通過引進國內外醫療美容、醫藥資源,結合區域內具有一定康養價值的資源綜合開發的醫療服務產業園。內容上以專業醫療服務、醫療旅游、康復護理、養老養生等為核心功能,并發展研究、培訓、會議、商務等延伸功能。現有開發的如瑞士蒙特勒、深圳大百匯生命健康產業園和南京國際健康產業園等。
2.3 生產型健康產業園
主要以與健康相關的醫療、醫護產品生產基地為主,以研發和生產制造為主要功能,聚焦生物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健康大數據等領域。醫療醫護產品具有產業鏈較長,研發周期較短,操作空間較大等特點,在相當長時間內都將是投資熱點領域,非常適合地方政府和產業地產商打造主題園區。現有開發的如廣州美麗健康產業園、北京中關村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等。
2.4 綜合型健康產業園
整體規模相對較大,包含了“醫、藥、養、健、游”等多類型、全方位的健康產業集群。現有開發的如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等。
三、健康產業園設計要點
健康產業園規劃設計上宜形成復合化功能體系,以旅游、醫療、產業生產或養老等為主要方向,根據具體的項目實際輔以其他功能作為補充。健康產業園應充分尊重現狀實際,順應區域康養大環境,迎合社會康養需求,針對性地制定康養產品,以保證產業園的生命力,同時以自然環境資源作為核心康養賣點,將產品與資源深度融合,需凸顯特色化和專業化,并完善配套的服務設施。
健康產業園區內的空間設計要體現人的尺度,滿足不同類型群體的康養需求,同時將設計精細化,將康養措施落實到細部。綠化景觀營造上合理配置植被,更多地運用鄉土樹種,以到達凈化環境、健體養心的目的。涉及康養產品生產性空間設計的,要根據具體生產需求來設計空間,保證空間的可使用性。
健康產業園的運營要以市場化開發為主導,確定項目的開發主體、開發模式、招商及運營模式等,形成系統化的運營管理流程,推進健康產業鏈的高效發展,實現產業園的經濟效益增長。(作者:陳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