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綠色能源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同時,“雙碳”工作也是目前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在這樣的大環境背景下,光伏新能源產業如何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實現碳中和目標,是當前需要重點研究的問題。基于此,在明確光伏新能源產業構成的基礎上,分別從宏觀環境和行業環境兩個方面分析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
1、光伏新能源產業構成
通常情況下,光伏新能源產業中的企業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站作為主要業務,同時提供太陽能光伏發電站的相關管理服務輸出服務,積極拓展電力網絡+電力銷售,積極開展其他形式的電力交易,如太陽能、光能、熱能等。光伏新能源產業包括農光、漁光、林光、牧光等國內大型的地面太陽能發電站。除此之外,還涉及光伏平價上網、競價上網、特高壓配套基地等項目。在光伏新能源產業中,管理輸出服務是為客戶提供太陽能光伏電站一體化開發、建設、運營管理咨詢、項目股權交易、售后回租、定制代建、交鑰匙工程等全方位的服務。電力網絡+電力銷售是為家庭、樓宇和地區中、高檔用電客戶提供全面的電力供應,包括光伏、儲能、節能等。光伏新能源企業通常是以開發集中式項目為主,分布式項目為輔。在進入光伏新能源市場之前,公司的主要經營方式是聯合發展和兼并,快速開拓市場,搶占市場,占領市場,然后采取自主開發的方式,以兼并和聯合的方式進行投資,這樣既能減少并購的風險,又能控制投資的質量。光伏新能源產業中的合作開發模式是光伏新能源企業和合作伙伴會先確定各自的優勢,再根據對方的能力來劃分自己的責任和利益,再簽訂一份詳細的合作合同。總體上,合作伙伴在當地的資源上占有很大的優勢。光伏新能源企業和開發商先簽一份合同,并沒有參與前期的任何開發,而是在開發完成后,審核項目的所有流程和價值。當項目達到一定的盈利水平后,光伏新能源企業向開發商支付購買款,由開發商墊付建設費用,在完成驗收后,光伏新能源企業將付款。其優點是資本的使用少、風險少;但其不足之處是,該計劃的成功率很低。

2、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分析
2.1 宏觀環境
光伏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與整體宏觀環境的變化有著直接關系,為幫助光伏新能源企業更好地抓住外部機會,適應當前環境的變化與發展,實現發展戰略目標,對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進行分析。在進入到2022年后,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國際能源市場形勢嚴峻,形勢復雜。在實現碳中和以及世界上的形勢不明確的情況下,很多國家都將眼光放在了無窮無盡的太陽能上。國外的光伏市場對我國的光伏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但在此背景下,我國的企業將面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沖擊,而國外的一些國家或將逐漸制定有利于本國產業發展的政策。光伏產業受到國家政策導向的影響,迅速的技術變革和積極的政策導向推動了我國光伏產業的迅速發展,使其在世界上的地位繼續保持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成為“國家名片”,也是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轉變的重要動力。在產業發展的早期階段,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并引導產業走向規范化、有序、科學的方向發展;在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政府出臺了相應的補助和優惠政策,推動了產業的迅速發展,并維持了市場的主導地位。
2.2 行業環境
在近20年的時間中,光伏新能源產業發展主要經過了三個重要發展階段,其中第一個階段是初期起步階段。在2007年之前,國內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發展速度比較緩慢,其中以離網電站為主。第二個階段為曲折向前階段。在2007—2013年,在國家的指導下,我國的光伏產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其新增裝機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裝機市場。第三個階段為規模化快速發展階段,在“3060”雙碳計劃的帶動下,光伏發電開始了平價上網,以及大型風電基地的建設,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裝機規模將會再次超過分布式光伏電站。另外,在分布式市場中,整縣推進、其他工業和家庭用光伏等項目的推廣,將會持續支持分布式光伏市場的發展,盡管占整個光伏發電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總的發電量將會持續增長。(作者:陳帥,黃敏,繆全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