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取洛川縣蘋果產業實地調研,通過問卷調查、走訪農戶搜集數據,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對當地經濟發展與脫貧成效滿意度進行深入分析,有利于進一步阻斷返貧風險,助推洛川縣特色生態產業的健康發展,也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現階段我國發展的中心任務,即“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了到2035年,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社會保持長期穩定,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進展的發展目標。隨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絕對貧困問題的解決,老鄉們過上了好日子,但還要努力往前走,讓生活越來越美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鄉村振興二者如何有效銜接、深度融合,成為現階段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兩大核心任務。通過分析影響延安市洛川縣典型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效的因素,提出針對性建議,以更好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順利銜接。

一、加強村民思想建設,引導觀念正確轉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脫貧攻堅不僅經濟脫貧,還要精神脫貧。扶貧必先扶志。在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期內,各級村干部務必加強“思想脫貧”建設,樹立良好村風,定期開展群眾座談會,鼓勵大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創造鄉村致富的好機會,定期了解村民們的想法與建議,把握輿論導向,促使大家從思想上真正擺脫“等、靠、要”的錯誤思想,正確看待政策,合理利用補貼,用自己的努力創造美好生活,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而不懈奮斗。
二、確保資金補助和幫扶政策落實到位
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重點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提高蘋果種植產量??茖W技術離不開資金支持。經濟上,圍繞主導產業,強化資金支持,提高相應農資物品的支出報銷比例,激發村民建設高標準蘋果園區;政策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對特殊家庭給予高度識別與精準幫扶,確保政策落實到基層,落實靠基層。76成立點對點幫扶小組,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作用,針對補助不發、漏發、少發等問題早發現、早根除,進一步降低返貧風險,堅決維護各項政策的公正性,始終牢記“定位需‘準’、幫扶需‘精’”的總要求,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三、巧用人才振興,推動產業技術創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需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一方面,果園管理既需要挖掘培養本土人才、優化人才隊伍,也需要吸引外界人才和企業入駐,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為果農們講解矮化密植技術的理論知識、蘋果栽種的最新技術、化肥農藥合理使用的注意事項等知識。處理好“引”與“留”的動態平衡關系,引進來、用得好、留得住才是真正實現鄉村人才振興的根本。另一方面,利用筑水壩、搞滴灌,緩解用水和灌溉壓力,科技助農,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同時把握市場規律,完善產業鏈建設,發展適合當地的特色產業,豐富村民增收方式。
四、強化品牌效應,實現銷售模式多樣化
好蘋果想要賣出好價錢,離不開品牌打造。一方面,在現有的蘋果產業基礎之上,可以適當探索新品種的種植與栽培,立足于深加工產品的開發、技術、品質的改良以及品牌建立,豐富蘋果深加工產品的種類,提升果醋、果酒、果干等衍生品生產的規模與質量;另一方面,加大網絡銷售的宣傳力度,積極向果農們介紹電商銷售的經驗,鼓勵大家勇于開拓電商市場,不斷探索新型銷售方式,實現銷售渠道多樣化。另外,緊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在穩定拓展國內中高端市場的同時,主攻國際市場,大力支持企業在主銷城市設立直銷窗口,樹立陜西蘋果整體品牌形象。
“從陜北的變化就可以看到中國的變化。”這句話出自2022年10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市高橋鎮南溝村調研時的講話。黨的二十大閉幕不久,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外出考察就來到延安,實地考察老鄉們脫貧后生活的變化及困難,鄉村振興如何發展。他肯定了陜北特殊的地理優勢非常適宜蘋果的種植,稱贊了農業現代化取得的明顯成效,鼓勵村民們繼續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一定大有可為。此次考察,不僅對陜北、對延安具有高度的指導意義,也為今后鄉村振興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作者:束錫紅,樊美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