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講了甘肅省電網發展現狀、新能源開發利用現狀、本章節將重點探討一下甘肅省新能源產業存在問題和發展建議4個方面,對甘肅省新能源產業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規劃。
一、甘肅省新能源發展存在的問題
4.1 新能源消納問題
近年來,甘肅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新能源裝機容量持續快速增長。然而,電網對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提升相對滯后,未能與新能源發電能力的增速同步。盡管甘肅省電網不斷優化電源結構,提高新能源并網和輸送能力,但由于省內電力負荷增長有限,省外送電通道建設仍顯不足,導致風電、光伏發電無法全額消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棄風”“棄光”現象。
2023年,甘肅省風電和光伏發電的年均利用小時數分別為2100、1600h,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18]。造成該問題的原因,除了受電網消納能力制約外,還與新能源電站選址、建設布局、運維管理等因素有關。為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一方面需加快省內電網和省外輸電通道建設,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另一方面要優化新能源項目開發布局,提高電站運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新能源裝機效益。
4.2 新能源產業鏈發展滯后
作為新能源大省,甘肅省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但與之配套的設備制造產業發展相對滯后[19]。目前,甘肅省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風機、光伏組件等關鍵設備主要依賴省外乃至國外供應。產業鏈“缺芯少鏈”問題突出,導致新能源產業對當地經濟的帶動作用不強,產業關聯度和就業吸納能力有限。
除設備制造外,新能源產業鏈還涉及工程設計、建設安裝、運行維護、技術咨詢等多個服務環節。然而,甘肅省在新能源服務領域起步較晚,專業化程度不高,缺乏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高素質從業人員,難以滿足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培育壯大新能源服務業,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對于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具有重要意義。
4.3 新能源開發布局分散
甘肅省部分新能源項目開發較為分散,電站選址缺乏統一規劃,未能充分考慮資源稟賦、電網條件、生態環境等因素,導致風能、太陽能資源利用效率不高,電站建設成本偏高。同時,項目分散布局還可能造成輸電線路、檢修道路等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增加不必要的投資。
甘肅省部分地區過于追求新能源裝機規模,盲目上馬風電、光伏項目,引發了土地資源緊張、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例如,酒泉、嘉峪關等地大規模開發風電場,占用了大量戈壁、荒漠等未利用土地,對當地脆弱的生態系統造成了一定影響。合理規劃新能源項目布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是推動甘肅省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4.4 新能源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當前,新能源技術正處于快速迭代更新階段,不斷涌現出新的材料、工藝和應用場景。然而,甘肅省在新能源領域的科技研發投入相對不足,尚未形成體系化的技術創新機制和持續穩定的資金保障。這導致甘肅省在新能源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上缺乏自主知識產權,難以掌控產業發展的主動權。加大科研投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甘肅省新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21-22]。人才是推動新能源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的關鍵因素。目前,甘肅省在新能源領域的高層次人才較為匱乏,既缺乏技術領軍人物,也缺少復合型管理和應用人才。高校和企業在新能源人才培養方面的力度不夠,產教融合機制尚不健全。同時,甘肅省在吸引和集聚國內外高端新能源人才方面也存在短板,難以滿足產業快速發展的人才需求。完善新能源人才培養體系,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是破解甘肅省新能源人才瓶頸的重要舉措。
二、甘肅省新能源發展的相關建議
2.1 加快電網升級改造
電網是新能源發電與用戶之間的重要紐帶,其輸送能力和調節水平直接影響新能源的消納程度。因此,加快甘肅省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刻不容緩。一方面,要加大特高壓輸電通道建設力度,提高與周邊省區的電力輸送能力,擴大新能源外送半徑。另一方面,要持續推進配電網升級改造,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為新能源并網創造有利條件。
傳統電網難以滿足新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波動性特征,因此需要加快智能電網和儲能技術在甘肅省的推廣應用。智能電網技術可實現對電力系統的實時監測和精準調節,提高電網對新能源的友好度。而儲能設施的大規模配置,則可有效緩解新能源波動對電網的沖擊,提高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結合甘肅省實際,可重點推廣分布式儲能、抽水蓄能等儲能技術,為新能源消納提供強有力支撐。
2.2 優化新能源開發布局
合理的新能源開發布局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前提。甘肅省應在全省范圍內科學編制新能源發展規劃,系統評估各地區的風能、光能資源稟賦、電網條件、生態環境承載力等因素,合理確定開發區域和規模。在此基礎上,可將新能源項目集中布局在資源條件優越、輸電通道便利的地區,形成一批大型新能源基地,避免分散開發造成的資源浪費。
新能源項目開發必須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在規劃布局時,要對項目選址區域的生態環境影響進行全面評估,對生態脆弱區域予以回避。對于已開發區域,要采取必要的生態修復和保護措施,如植被恢復、水土保持等,最大限度減輕對當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同時,還要加強新能源項目建設和運營全過程的環境監管,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2.3 延伸新能源產業鏈
裝備制造是新能源產業鏈的基礎環節。應著力引進國內外龍頭新能源裝備企業在當地設廠,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制造基地。同時,也要大力扶持培育本土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做大做強,提高自主供給能力。在政策扶持、資金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傾斜,助力甘肅省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
除裝備制造外,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還包括工程設計、建設施工、運維服務、技術咨詢等多個環節。甘肅省應重視培育新能源服務業,鼓勵相關企業做專做精,提高專業化水平??山梃b國內外先進經驗,在新能源開發集中的地區培育一批特色服務業集群,為新能源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同時,還要加大新能源服務業人才培養力度,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4 加大新能源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甘肅省應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技術研發投入,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實現自主可控。重點領域包括:儲能技術、智能微電網、光伏制氫等前沿技術;風電、光伏發電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等傳統領域。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實現從“量”到“質”的根本轉變。
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是創新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甘肅省要加快儲能、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等新技術在當地的示范推廣,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一方面,要完善相關政策機制,為新技術推廣創造良好環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推動新技術產業化應用。同時,還要重視新技術人才培養,為推廣應用提供智力支撐。
2.5 培育新能源消費市場
除了輸送外地外,培育本地新能源消費市場也是重中之重。甘肅省應重點發展綠色數據中心、氫能產業等新興產業,利用本地豐富的新能源資源優勢。同時,也要加快電動汽車、電力替代等終端消費領域的推廣,為新能源開辟更多消費渠道。在政策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為新能源消費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新能源消費市場的培育,還需要提高公眾對新能源的認知和接受度。一方面,要加大新能源宣傳教育力度,向公眾普及新能源知識,消除對新能源的誤解;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新能源消費引導,培養公眾的新能源消費意識和習慣,形成新能源消費文化。只有公眾主動接受和支持新能源,新能源消費市場才能真正繁榮發展。
三、結論與討論
甘肅省位于我國西北部,是我國新能源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尤其在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近年來,甘肅省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投資引導,積極推動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然而,與發達地區相比,甘肅省的新能源產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優化和提升。
(1)甘肅省新能源產業在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方面有待加強。雖然甘肅省擁有豐富的新能源資源,但在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方面與一些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差距。因此,甘肅省應該加大對新能源技術研發的投入,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技術,提升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2)甘肅省新能源產業的產業鏈布局相對薄弱。目前,甘肅省的新能源產業鏈還不夠完整,從資源開發到設備制造再到電力銷售等環節尚未形成良好的閉環。因此,甘肅省應該進一步完善新能源產業鏈,提升產業鏈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實現產業鏈的良性循環發展。對于甘肅省新能源產業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的問題,盡管甘肅省擁有豐富的新能源資源,但由于市場需求相對狹窄,導致新能源產品的銷售面臨一定困難。因此,甘肅省可以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營銷等手段,拓展新能源產品的市場需求,促進新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
(3)甘肅省新能源產業還需要加強政策支持與金融扶持。政府可以出臺更加明確和有力的政策支持,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更多的財政和金融扶持,降低企業發展成本,激發市場活力。甘肅省應該加強人才培養與技術人員引進。(作者:賈玲萍,張國艷,柴云娥,韓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