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對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和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等方面進行了論述,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一、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1.1 規劃先行,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鏈培育體系
(1)盡快與賽迪合作完善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編制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招商圖譜,按圖索驥,定向招商。(2)加快技術改造步伐,組織區內零部件企業與四個整車企業深度對接。(3)從市級層面明確淄川經濟開發區在全市范圍內發展新能源汽車與零部件產業的唯一性,并出臺相關政策定向扶持產業發展。
1.2 政策支持,政府出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意見
(1)從市、區兩級制定支持汽車與零部件產業發展及招引政策,成立專門汽車產業發展基金,加大對汽車關鍵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2)充分調研國內重點汽車園區政策要點,圍繞開發區發展實際,研究制定提供定制廠房、建廠補貼、財稅獎補、高管激勵等專項產業扶持政策,吸引汽車整車制造、零配件企業入駐。

1.3 融合共贏,與濟南汽車產業鏈共同發展
緊緊抓住濟淄同城化重大發展機遇,努力打造濟淄同城化先行示范區及產業主要承載區,在汽車產業發展上與濟南市深度融合。(1)完善與濟南地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淄川經濟開發區產業配套能力強、距離濟南近、發展空間大的優勢,進一步加強與濟南市政府和車企的溝通與交流。(2)對濟南及周邊地區車企缺少的零部件行業加強培育,強化與濟南車企的溝通合作,打造一個相互配套,相互扶持發展的良性發展格局。
1.4 優化布局,完善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發展空間
(1)規劃構建“3+3+6”的汽車產業空間格局。即:做強3個整車企業,建設3個汽車核心園區,配套6個零部件承載園區,2年完成“雙百”,5年實現千億的汽車產業發展目標。(2)建設汽車物流園區。(3)完善“主機+配套+空間”項目招引機制。
1.5 加強溝通,進一步完善與吉利招商合作
深入研究現有比較成熟的本土汽車零部件發展模式,以市場為主導,鼓勵本土有發展意愿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參照雷帕得、泰展機電模式發展,并加強區內車企的交流和推介工作,加快本土有配套能力和意愿的企業技術改造步伐??蓪⑴艢庀到y、車橋、制動系統、油箱、主副儀表板、座椅等20個細分產品列入全區汽車產業的招商重點,對一級供貨商建立定期拜訪制度,實施精準招商、沿鏈招商,補齊我區汽車產業鏈短板,健全本地化配套體系。
1.6 專班靠上,充分融入吉利營銷體系
汽車專班在前期吉利項目進地、手續辦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汽車專班需要盡快轉換職能,促進全區汽車產業健康發展。根據吉利發展計劃和營銷問題,汽車專班全面靠前,深入吉利雷達、唐駿歐鈴營銷體系,幫助打開ABC三端營銷市場。由汽車專班牽頭,與山東能源、山東高速、山東電網等國企密切對接企業用車需求,由雷達汽車根據企業用車需求和標準,適時對現有車型進行改裝,為國企、央企提供個性化定制車型。
二、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興起,全球汽車市場格局正在發生巨變。目前,淄川經濟開發區也開始打造“汽車之城”,規劃構建“3+3+6”的汽車產業空間格局。即:做強3個整車企業(雷達、唐駿、宏路),建設3個汽車核心園區,配套6個零部件承載園區。3個汽車核心園區,除工業自動化產業園在建外,吉利配套產業園、零部件物流園尚在論證階段,六個配套產業園包括中一產業園、七星綠色智造產業園、海昌產業園、齊魯云商智造產業園、雷帕得智造產業園、盈匯產業園。下一步,淄川經濟開發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布局將更加合理,相關企業將會更加規范化發展。
三、結論
202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累計完成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產銷量創歷史新高,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同時,我國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也均居世界第一。國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動力充足,充分支撐著產業的健康發展。可以相信,未來5~10年,淄川經濟開發區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會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作者:孫斐煊 趙炳琪 杜錦凡 畢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