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作為我國傳統航空產業重點省份,隨著東北全面振興戰略的實施,區域低空產業發展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但目前黑龍江低空產業集群發展面臨著產業鏈建設還不完善、科技創新合作還不夠深入、對中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強及頂層策劃布局尚不充分的問題,具體如下:

一、黑龍江省低空產業集群發展基礎條件
(一)產業基礎
黑龍江省傳統航空產業起步早、基礎好,與其他省份相比,具有良好的低空產業基礎和集群化發展條件。目前已形成了以航空工業哈飛、中國航發東安、中鋁東輕等龍頭鏈長企業為代表,廣聯航空、安宇迪航空等近百家航空配套企業集聚發展的區域航空產業集群,形成了以原材料、電子和化工為上游產業,以直升機、固定翼飛機、無人機、航空發動機、直升機傳動系統為核心產業,以航空運輸、飛機拆解、通用航空服務、維修、培訓、航材保障為下游產業,集產品技術研發、生產制造、航空材料、通用航空服務及相關配套產業協調發展的航空產業全鏈條,具備較強的整機和關鍵部件制造能力,是國內能同時生產旋翼和固定翼飛機的兩個省份之一,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軍民用直升機制造基地、航空鋁鎂合金加工基地和航空復合材料生產基地,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為航空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同時,黑龍江省低空產品應用場景廣闊,在農林植保、森林滅火、消防救援等方面,為低空有人/無人航空器的創新示范應用,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試點推廣條件。
(二)科技創新
黑龍江省航空創新體系完備,擁有空氣動力研究院、哈爾濱焊接研究院、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黑龍江省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49研究所、中船第703研究所等眾多科研院所,以及一大批哈飛、東安、東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工程中心、省級研發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等國內知名理工科院校,在航空先進材料與制造技術、信息技術等研究領域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航空創新體系。同時,與清華、哈工大、北航等國內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聯合體,與歐洲空直公司、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法國透博梅卡公司、加拿大普惠公司等國際知名企業在飛機發動機及部件等領域進行了大量且卓有成效的合作,充分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發揮對俄合作“橋頭堡”和“樞紐站”作用,解決了許多新機研制中的關鍵技術,在直升機、輕型多用途飛機、支線客機、無人機、水上飛機等航空產品領域形成了一批高質量科研成果。
(三)創新人才
黑龍江省擁有雄厚的創新研發力量和技術人才儲備,多年來積極推動人才培養與航空產業發展互促融合。僅以省會城市哈爾濱作為統計對象,現有高等院校高達51所,建有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航天領域標志性高校,在校研究生近8萬人、本專科生近65萬人,分別位列全國第8位和第9位。有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哈爾濱玻璃鋼研究院、中國電科第四十九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機構,現有航空科技人才2.5萬人,產業技術工人8萬多人,建有航空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2個,形成了一大批支撐產業發展的科技成果,通過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主培養,不斷為航空產業發展提供后備人才。近年來,黑龍江省立足航空產業發展需求,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優勢,通過搭建平臺、嫁接資源、開展活動等方式,打造完善的人才鏈,為航空產業集群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深化航空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針對航空企業一線用工需求,開展訂單式、定向式職業技能培訓,為企業培育急需緊缺技能人才。
(四)政策保障
雖然黑龍江省由于區位、氣候等原因,地方經濟發展與東南沿海地區有一定差距,但地方政府歷來重視產業發展精準施策,政策的連續性和支持力度一直很大,為省內各類主體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政策環境基礎。例如:2013年,省工信廳出臺的《關于促進黑龍江省經濟穩增長的若干措施》,對年主營業務收入5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0%以上且年繳稅同比增長10%以上的制造業企業,按實繳稅增長部分的5%給予獎勵,50%用于獎勵業績突出的經營管理團隊。2014年,省工信廳出臺的《黑龍江省支持重點工業產業項目實施細則》,對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通過貸款貼息、投資補助等方式,給予企業相應建設資金支持。2016年,省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健康發展,鼓勵高校院所、國有企業和其他各類主體多元化發展,促進體制創新,完善國有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在孵企業規范管理,提升服務能力,加大政策支持等。2017年,省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我省通用航空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提升通用航空供給側市場主體競爭力,促進通用航空產業轉型升級,切實發揮好通用航空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形成黑龍江省發展的新動能和新的產業領域,實現通用航空業持續健康發展。2023年,黑龍江省出臺的《人才新政60條》,幾乎是全國各省份中支持力度最大的人才政策。該政策聚力打造生態、平臺、計劃、服務“四位一體”人才工作格局,旨在充分激發黑龍江省內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以人才振興引領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二、黑龍江省低空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與不足
(一)航空產業鏈建設還不完善
與國內發達省份相比,黑龍江省低空產業發展也面臨諸多困難,總體來看,航空產業鏈建設還不完善,省內航空產業龍頭企業數量還是相對較少,整機規模還不夠大,產業配套能力還不夠強;龍頭帶配套的產業發展生態尚不完善,央企與地方民營企業協同創新不足,低空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的聯動效應還有待進一步釋放。
(二)科技創新合作還不夠深入
目前來看黑龍江低空產業科技創新合作還不夠深入,主機與配套企業之間、院所與企業之間聯合申報項目較少,聯合組建科技創新平臺攻關技術的行動舉措相對缺乏,高水平、原創性、引領性的創新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還不充分,引領未來地方低空產業發展的核心能力、關鍵技術儲備不足,靈活的創新機制、寬松的創新環境和創新生態尚未全面成型。
(三)對中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強
人才作為推動社會進步與創新的首要驅動力,其在黑龍江省的效能發揮尚不充分,特別是對于中高端人才的磁吸效應略顯薄弱。相較于經濟蓬勃的一線城市及沿海發達區域,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盡管地方政府已著手強化人才政策,力圖構筑更為堅實的人才支撐體系,但由于相對不利的經濟環境和社會保障體系,近年來骨干人才流失現象仍然存在,且高校院所人才屬地就業比重低。為更有效地留住并吸引中高端人才,引領省內低空經濟體體系搭建及變革、驅動技術突破、激發市場活力,黑龍江省在構建具有競爭力和包容性的人才生態環境方面尚需加大力度。
(四)頂層策劃布局尚不充分
面向低空經濟發展,頂層策劃布局還不充分,在基礎設施建設、產供鏈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提前布局還有不足,在低空新質生產力培育生成上還有欠缺,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引領龍江低空產業提檔升級并向高端化發展的路徑還需不斷探索。
黑龍江省作為我國傳統航空產業重點省份,隨著東北全面振興戰略全面實施,區域低空產業發展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將有力賦能旅游、農業、冰雪、文娛等傳統產業“換道超車”,帶動新材料、高端裝備等其他戰略新興產業“新舊動能轉換”。黑龍江省還需進一步找準方向、下定決心、激發活力,充分發揮區域產業優勢,加快推動黑龍江省在全國百舸爭流的低空產業競爭中躋身領跑地位。(作者:徐楠楠,李麟,陳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