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提“重慶市年度重大決策咨詢研究課題”,你可能并沒有太多直觀的感受,我們換個角度來說,重要性就出來了——最終形成的報告,可能會演變成相關職能部門的新政策,這些課題也將成為我市未來一年發展的風向標。
比如,今年的兩大重大課題之一是渝西大開發。也就是說,作為渝西片區的永川、潼南、銅梁等地,今年將迎來重大利好。
再比如,今年的重點項目之一,是對家庭農場的研究,也就是說,在周邊的農村種點綠色有機蔬菜自家吃,將有更多的政策支撐,成為比較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
3月29號,作為直接參與課題的組織者,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重慶社科院科研組織處處長李敬,接受了本報采訪。
2013年重慶市重大決策咨詢研究課題
重大項目:2個
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新五年重點任務與制度創新研究
渝西大開發戰略與路徑研究
重點項目:13個
重慶市文化強市路徑研究
重慶打造旅游休閑度假目的地的路徑研究
重慶本地民營企業發展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
促進內需持續增長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
“營改增”對重慶企業稅負和財政收入的影響效應研究
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對策研究
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管理的路徑與戰略研究
重慶工業可持續增長動力機制研究
重慶市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高鐵時代城鎮經濟走廊發展戰略研究
重慶都市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問題研究
分類考核與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社會保險經辦服務體系信息化、標準化研究
重大項目
關鍵詞:渝西大開發
永川、潼南、銅梁等地的“福利年”
今年全國兩會,作為重慶代表團提交的“全團建議”,就是打造成渝為國家級的城市集群,而夾在成都和重慶兩大極之間的永川、潼南、銅梁等渝西片區,區域位置優勢明顯,在這個大背景之下,研究渝西大開發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這個課題,要了解渝西地區大開發對于重慶、成渝經濟圈乃至整個西部發展有些什么重要意義?譬如渝西地區各區縣的資源稟賦是什么?產業布局和未來競爭優勢在哪里?對渝西發展進行功能定位,包括渝西地區大開發的關鍵節點和戰略路徑,探究推動渝西大開發戰略,實現渝西地區快速發展的政策優勢。”李敬說,所以今年的兩個重大課題之一,就是關于“渝西大開發戰略與路徑”。
關鍵詞:統籌城鄉
未來5年統籌城鄉有何機遇?
而另外一個重大課題,依舊是“統籌城鄉”課題,這個課題的相關內容已經連續幾年都作為重大或重要課題在研究。譬如,2011年是“城鄉統籌下的市對區縣財政管理體制研究”,2012年則是“重慶市城鄉統籌進程中農村空心化問題研究”,今年的課題是“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新五年重點任務與制度創新研究”。
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沒有經驗和模式可供參照,一切需要自己的探索,“5年過去了,算是一個節點,我們需要預測未來5年重慶面臨的機遇、挑戰和發展瓶頸,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革的重點任務和發展路徑,研究機制體制創新的突破口,構建進一步保障和推動的政策措施。”
●近年來重大項目課題
2011年:實現兩江新區戰略定位的重要支撐條件和重大功能項目研究
2012年:市民結構急劇變化對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重點項目
關鍵詞:家庭農場
城里上班、農村種地的農場夢
兩個重大課題是大的方向性、宏觀性的研究,重點課題則顯得更具體化、更有針對性。在重點課題中,有一些有趣的課題,跟我們的生活離得很近。譬如“重慶打造旅游休閑度假目的地的路徑研究”和“家庭農場”的課題。
也許在5年以前,最酷的事情是做銀行家,但是現在,最讓人向往的事可能是做個農場主。城市里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農場夢”:做個農民,擁有自己的一個農場。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出現“家庭農場”這個提法,由傳統承包戶小規模經營向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轉變,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了解到身邊很多朋友就很想在周邊的農村,有一大片的地,譬如種有機蔬菜,直接對接市區的幾個小區,大家都能吃上放心食品,還省去了流通環節。”李敬說。
目前,重慶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家庭農場,要么是公司承包性質的,要么就是養殖大戶,“國外的家庭農場,家庭是經營主體,但下面可以有很多的公司,實際上是企業化形式在運作。”李敬說,這個課題的研究,就是希望能通過對重慶市家庭農場發展狀況的了解,研究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的基本原則和實現途徑,提出我市扶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措施,也希望能早點出臺這方面的政策,“實現很多人的家庭農場夢”。
關鍵詞:文化強市
兩個課題涉及文化類
今年的課題,文化類占了兩個,一個是“重慶市文化強市路徑研究”,另外一個是“重慶都市區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問題研究”。
在這之前,即使有和“大文化類”相關的研究,也僅僅停留在某個點上的研究,譬如,2011年是“繼續大力推進我市統戰文化建設的研究”,并沒有將文化作為一個產業,甚至上升到更高層面的“文化強市”來研究。
“這些年重慶經濟發展速度在全國靠前,但軟實力和北上廣比起來,還是有差距。”李敬說,拿微電園來說,必須從筆電基地向全球重要的信息產業基地發展,發展思路也應從過去的單純強調生產數量、規模轉變為向橫向聚集、縱向關聯,盡可能延伸上下游產業發展。但目前筆記本都還處在代加工的狀態,作為信息產業基地,生命力必須有研發來作支撐,“創意產業也是文化產業。”#p#分頁標題#e#
●近年來重點項目課題
2010年:重慶市公租房運營機制研究
2011年:重慶市干部培養選拔機制研究
2012年:反腐倡廉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每一個課題都有適用人群
請你對號入座
適用人群: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
對應課題: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對策研究
去年重慶市第四次黨代會提出,到2017年重慶直轄20周年時,在西部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全面建成,是個關鍵詞,最大的困難可能就是渝東南少數民族片區了,如果連渝東南都能全面建成小康,重慶全面建成小康就不是問題,所以今年特別把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致富奔小康納入研究課題。”
適用人群:企業人員
對應課題:“營改增”對重慶企業稅負和財政收入的影響效應研究
“營改增”意思是,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增值稅就是對于產品或者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簡單說,一個100元的產品,生產者銷售時已經繳納了相應的稅金,購買者再次銷售時賣出150元,那么他買來時100元相應的稅金可以抵減,購買者只需要對增值的50元計算繳納相應的稅金。同樣,營改增就是對以前交營業稅的項目比如提供的服務也采取增值部分納稅的原則計稅。
適用人群:各區縣一把手
對應課題:分類考核與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以前對各區縣的經濟考核,幾乎是一刀切。舉例來說,渝東南的酉陽、秀山、彭水這些地方,它的工業不可能和‘一小時經濟圈’相比,但考核指標就是指揮棒,過去有的區縣為了經濟追上去,不顧自身的條件,盲目上項目,既破壞了環境,又浪費了資源。”
但如果按片區來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譬如“一小時經濟圈”為一個片區,渝東南為一個片區,那渝東南今后的發展,可能就是保護好它的生態,發展它的特色農業。這能幫助各地區呈現更良好的發展趨勢。
課題如何確定?
早在2004年,就開始了這種面向社會的課題招標。每年都會征集到上百個課題,它們既有老百姓的聲音,也有研究機構的聲音,也有的反映決策部門的需求。
包括市發改委、市財政局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會和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一起,組成重大選題辦公室,大家一起對上百個課題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十幾個重大、重要課題。
誰來競標?
李敬介紹,每年參與競標的,都有很多一流的單位,比如,國內有北大、同濟大學、上海社科院等,去年還有國外的機構想參與城市管理方面的課題,但最終因為一些程序性的東西,它們放棄了。
如何形成新政策?
今年被選中的課題,目前正在面向社會公開招標。誰中標了,誰就去組織一個團隊,做專題調研,政府會給一定的經費。
開題報告上,專家們齊聚一堂,特別強調對現有政策體系、實際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研究。
在課題調研過程中,每個課題的負責人都必須和相對應的部門合作,譬如“家庭農場”,涉及到市農委,除了農委會提供相關資料和手續,也會有專門的負責人一起調研。
最后要形成一個報告,直接提供給市政府做參考,甚至最終演變成職能部門的新政策。
李敬介紹說,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做這些課題要達到的結果:就是要做問題發現的“情報員”、政策制定的“參謀者”和政策執行的“跟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