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化工材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環境污染,其實,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產業不斷升級,化工新材料不僅很環保,而且應用極其廣泛,已成為了世界化工產業的發展重點,我國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去年7月,安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肩負使命獲批成為安徽省唯一的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目前安慶正以此為契機,全力打造全國一流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
從石化重鎮向新材料強市轉型
安慶是安徽省三大新型化工基地之一,其石油化工產業基礎雄厚,擁有安徽省唯一的石油煉化企業——中石化安慶分公司。
2009年,安徽省政府與中石化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啟動中石化安慶分公司8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明確將安慶市打造成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產業規模雖然變大了,但短板卻愈加突出:化工產品加工不深,產業鏈條不長,技術不成熟。不少利潤拱手給了別人。“就是不能夠‘吃干榨盡’,原料產自安慶,卻不得不在外地進行深加工,‘繞一圈’后又回到安慶”。安慶高新區規劃發展部負責人陳秋霞形象地說。
2012年,安慶市總結多年發展經驗,將化工新材料定位安慶市石化產業發展的重點;2013年,省政府明確了安慶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方向,要求其著力打造為長江流域最大的化工新材料基地。
去年7月,安徽確立首批14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安慶化工新材料入選,確定發展目標是:建成國內領先、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綜合性化工產業基地。
據了解,化工新材料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然而2014年全國化工新材料自給率僅為約60%,尤其是高端領域自給率極低,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巨大需求。
招商引智雙管齊下
然而化工新材料是個真正的“高富帥”產業,欠發達地區的安慶,如何招商引智,并推進基地內的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呢?
據基地一位負責人介紹,安慶首先是建成一流的產業承載平臺。該市堅持“以平臺服務企業,以平臺吸引項目”的理念,高標準建設公用配套工程,已形成集雙回路供電、供水、污水處理、公共管廊、碼頭、消防站、供熱中心、燃氣、工業氣體、通訊為一體的公共配套體系,為全省配套設施最完善、水平最高、競爭力最強產業承載平臺乃至長江流域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現已成為化工新材料產業投資的優選之地。
然后是構建特色產學研合作鏈,現已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120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多層面的化工產學研合作關系。現有院士工作站 2個,國家級質檢中心和實驗室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國家級孵化器1個。安慶市石油化工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已達9家,承擔國家863項目1個,取得化工類專利授權量800多項,11個化工類項目獲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立項。
另外安慶還成立了職業教育聯盟,立足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化工產業發展提供升級轉型的技術和人才支持。
同時,安慶出臺“真金白銀”的引智政策,吸引高層次研發人員。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和專利申報力度,鼓勵企業參與國家、行業標準起草,增強基地國際化和參與全球競爭的能力。已出臺的《安慶市2014年推進自主創新若干政策》,市級財政設立 5000萬元“自主創新專項資金”,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多個創新平臺“含苞欲放”
今年以來,基地多個創新平臺“含苞欲放”:曙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申報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實驗室,安慶飛凱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在申報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泰發、卡爾特正在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泰發、鼎峰等企業正在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由高新區與LED產業園共建的光電源研發、檢測中心注冊完成。產學研“爭奇斗艷”:清華曙光氰化物研究院、華理泰發芳烴研究院、華理金善精細化工科研基地、北化虹泰生物基研究院完成注冊;北化安慶資源環境研究院合作協議近期簽訂,將于10月份正式入駐。
目前,安慶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結合安慶實際對未來規劃進行適時調整,由大型的基礎化工向化工產業的中高端轉變,重點發展專用化學品、化工新材料、醫藥、生物基材料四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