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老工業城市,淄博市轉型升級顯得尤為關鍵,在市十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上,市人大代表田家壘、劉紅衛等人提出《關于加強特色產業園區(基地)建設的建議》。對此,市發改委作出答復,圍繞主導產業積極引導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參照將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聚區委托開發區管理機構管轄模式,打造“一區多園”式特色發展。
人大代表聲音:加強特色產業園區(基地)建設
市人大代表田家壘、劉紅衛等人提出,當前轉型升級全面振興,走在前列,建設現代化組群式大城市,是全市各項工作的大基調。轉就要提升、轉就要整合、轉就要做精做強,以升級為總抓手,以企業為主體,加強特色產業園區(基地)建設是一條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好路子。
周村區產業定位“1+3+N”園區發展布局,初顯成效。(“1”即周村經濟開發區;“3”即新材料產業園、309商貿物流產業園、魯商示范園,“N”即依托骨干產業形成的特色園區)。現在已在建的“N”有家具產業園、廚電產業園、紡織產業園、軸承產業園、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都是很好的示例。
發展特色產業園區可以依托現有優勢企業,整合產業資源,助推轉型升級。在特色園區建設中,結合園區產業基礎、交通條件、發展潛力與優勢等制定園區發展規劃,引導園區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使園區建設和企業發展相互促進。
發展特色產業園區可以整合優勢資源,增強競爭力,產業集中了可以使供應鏈共享、物流集約、減少園區企業資本占用,降低物流成本,甚至可以技術共享,引導差異化產品布局。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對高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利用,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部門回復:圍繞主導產業積極引導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
多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園區發展建設工作,把園區作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建設新型工業化強市的主戰場、主平臺,相繼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園區充分發揮載體功能,整合優勢資源,堅定不移推動產業集約集聚發展。經過對違規設立、重復建設、效益低下的各類工業園區、產業聚集區等進行清理整頓后,我市12家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納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每個園區根據發展特色,確定了23個主導產業。其他小而散的各類工業園區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進行清理、整合、撤銷,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實行統一管理。
2018年8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市發改委、市商務局等組成調研組,對代表建議辦理情況進行了現場調研,詳細了解工作方案制定、辦理工作進度、征求代表意見建議、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基地)等情況,與各位代表進行了充分溝通交流。2018年10月10日,市發改委對提案進行了統一當面答復。
市發改委結合我市園區建設發展實際,提出圍繞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主導產業加強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的思路,并與田家壘等代表進行了初步溝通。提出了三個實施步驟:一是積極引導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根據各區縣發展需求實際,依托各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圍繞主導產業積極引導規劃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參照將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聚區委托開發區管理機構管轄模式,打造“一區多園”式特色發展。二是有序推動特色產業園區做大做強。根據全市“十三五”規劃和新舊動能轉換實施規劃要求,堅持高標準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園區建設要符合當地經濟發展需求和產業布局規劃,堅持優化布局、促進協作、做大做強、協調互補原則,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三是積極爭取特色產業園區申報國家、省級園區。對已經發展形成較大經濟規模、具備較強產業優勢的特色園區,可依據國家、省有關要求,積極爭取申報國家、省級經濟開發區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持優勢特色產業園區享受更多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