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重大連核電石化公司今年迎來了發展新機遇,在制核島主設備達40余臺套,年初一次簽下15億元的石化項目訂單。充足的訂單對擴大產能提出了急迫要求,為推動一重投資12億元的大型石化容器制造基地項目早日投產,大連灣臨海裝備制造業聚集區管委會出資1.8億元,為企業配套大件出運碼頭、水、電、供熱、路網、綠化等相關基礎設施,大連市甘井子區成立了12人組成的項目專項推進小組,負責手續辦理、資金撥付、現場管理,每天匯報、每周調度。
政府企業同心聚力,加速了項目推進。6月8日,大型石化容器制造基地項目順利點火試生產,與此同時,一重投資6億元啟動的核電主設備制造升級改造項目也加緊進行。這兩個項目為甘井子區打造大連灣世界級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增添了新動力。
甘井子區是遼寧省重要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區內集聚了300多家裝備制造業企業。盡管多年來甘井子區涌現出中國一重、中遠船務、大船海工等有影響力的骨干企業,但裝備制造業總體創新能力薄弱、重大成套裝備能力不足、產品附加值低的問題依然突出。為鞏固裝備制造業主導產業地位,去年甘井子區編制了裝備制造業專項振興規劃,并出臺多項配套扶持政策,推動裝備制造業做優做強、提質增效、增產擴能,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圍繞振興裝備制造業,甘井子區加快產業優化升級,加大科技投入,列出專項資金,引導和支持企業開展科技創新。裝備制造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開拓市場、進行技改、參與標準制定等均有真金白銀獎勵。為解決企業產業鏈共性技術需求,甘井子區成立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搭建起企業技術創新與溝通交流的平臺。目前,全區建起9個重點實驗室、15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5個工業企業技術中心,擁有70家高新技術企業。
人才是先進裝備制造業競爭的關鍵要素。甘井子區圍繞產業發展需要制定激勵政策,打造高層次高技能人才隊伍。企業引進的高技能人才都能收到政府15萬元的"人才紅包",自己培養的高技能人才也能領到人均2萬元的補貼,目前全區已有4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3人入選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引進海外研發團隊60個。甘井子區還切實優化營商環境,著力解決企業廠房、土地供需矛盾、融資難題,保障要素供給。
政府精準施策,企業苦練內功。去年大船海工交付世界首座AJ46平臺,躋身世界高水平海洋工程制造企業之列; 中遠船務為世界海工巨頭MODEC 公司改裝的海上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船完工開航,成為2016年國內船廠交付的唯一超大型FPSO改裝項目;今年4月8日,全球首臺"華龍一號"--福清5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水壓試驗一次成功,中國一重的核電裝備制造技術和水平進入世界領先行列。區內企業多項產品實現國產化技術重大突破,并打破國外長期壟斷。前4個月,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62.47億元,支撐起全區工業總產值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