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產業是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優化供給側結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山東近年來通過實施文化強省戰略和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文化新型業態比重不斷上升,文化產業投資屢創新高,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亮點頻出。今年5月中旬,中央黨校第44期中青一班二支部調研組,前往青島市、濰坊市,深入文化產業園區、文化企業、影視基地等,就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
五月,春夏相交,齊魯大地盡顯勃勃生機。從青州古城到十笏園文化街區,從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基地到1907光影俱樂部,調研組邊看邊議、邊學邊思,深切感受到,齊魯大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正在加速轉變為文化生產力。
今年年初,國務院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這是黨的十九大后國務院批復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為此,山東省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工程,提出打造“十大過萬億級產業”,文化產業位列其中。而青島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新聞出版業、影視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濰坊位于山東半島中部,是半島城市群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和環渤海港口城市,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形成了電聲產品、書畫、珠寶、樂器、傳統手工藝等優勢產業。這兩個地市經濟基礎好、發展理念新,通過新舊技術、新舊產品、新舊業態、新舊模式的轉換更迭,著力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發展新興文化業態,促進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推動了文化產業的迅猛發展。
政策扶持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新動能
坐擁深厚的齊魯文化資源,怎樣才能激發文化產業發展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為深入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文化企業發展動力和活力,山東制定實施了《山東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晰了文化產業深化改革的路徑。據統計,全省共出臺了100余項政策措施,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各地市紛紛出臺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文化企業、文化產業發展。比如,青島先后出臺了《關于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濰坊制定了《濰坊市文化創意設計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濰坊市提升市區文化創意服務功能工作方案》等。這些政策明確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定位和發展重點,推動了文化產業的加速發展。目前,在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和孵化器建設方面,青島、濰坊兩市有省級以上文化產業園區(基地)52個,其中國家級12個,省級40個,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據統計,至2017年年底,青島文化創意企業總數近4.2萬家,規模以上企業804家,營業收入過10億元企業23家。
為給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省里分期設立100億元的文化創意產業投資母基金,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保障重點產業項目落地實施;推動銀行機構將符合條件的重點文化企業納入信貸優先支持范圍,依托人民銀行推廣運行的“山東省融資服務網絡平臺”,建立常態化融資對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投放。濰坊市出臺了《創建文化藝術金融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濰坊銀行在全國率先推出書畫藝術品質押融資業務并實現常態化運行,成為全國特有的藝術品市場直投銀行,業務范圍已覆蓋全國19個城市,藝術品質押融資貸款業務累計投放60多億元。
與此同時,省里還安排財政金融互動資金,通過激勵獎補、風險分擔、融資貼息等多種方式,積極發揮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對文化產業的支持作用。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調研組了解到,青島市為鼓勵影視產業發展,設立了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年投入50億元,對在青島拍攝制作的優秀影視作品給予最高40%的制作成本補貼。青島文廣新局局長李明介紹,該市組建了文化產業投資引導基金,首期規模6000萬元,引導投資機構和社會資本進入文化領域。實施貸款貼息計劃,鼓勵企業撬動金融資本,加大對中小微文化企業的融資扶持。濰坊市則撬動政府和市場兩種資源,聚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市里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400萬元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積極推動市內金融機構將資金投向文化產業,設立總規模5億元的文化發展投資基金,對文化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省文化廳辦公室主任王炳春介紹,通過各項政策扶持,全省137個縣(市、區)立足特色文化資源、產業發展基礎,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圍繞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了一批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特色街區、文化旅游景區、特色文化村鎮,文化產業規模化、專業化、集聚化發展態勢良好。如濟南規劃建設了CCPARK創意港、省會文化藝術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等文化產業集聚區,改造打造了紅場“1952”、意匠老商埠九號等文化創意園區。
為推動文化產業消費,山東去年舉辦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29個省直部門、單位協同推進,推出了藝術精品欣賞、新興時尚采擷等六大活動板塊,開展了1000余項、近5萬場次文化惠民消費活動。同時,省里探索建立“一券、三平臺”(文化惠民消費券,銀聯錢包APP、齊魯藝票通和山東文化消費服務大數據平臺)的促進機制,共吸引1.33億人次參與,省市兩級財政投入文化消費引導資金1億元,直接拉動文化消費4.2億元,實現消費總額206.7億元,成為全國開展范圍最大、企業參與最多、消費者分布最廣的文化消費促進活動。
調研組了解到,青島市以看書、看演出、看電影和共享培訓體驗為突破口,通過政府補貼、專屬折扣、積分獎勵等形式,對市民給予最高50%、單人年度總額不超過500元的補貼,拉動消費6.7億元。濰坊市投入政府引導資金310萬元,舉辦特色主題活動2000多場次,直接帶動文化消費3200多萬元,100多萬群眾得到文化實惠,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