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新能源已成為當下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點,據了解新能源行業是我國明確定位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具體的情況怎么樣呢?
“能源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動力,當前新能源行業(包括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汽車)不僅是全球熱點,也是中國明確定位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人大代表、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蔣衛平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三次提到“新能源汽車”,可見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視。而如何高質量發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蔣衛平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連續三年位居世界第一,累計保有量達到18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50%以上。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刺激下,動力電池及其核心原材料需求強勁。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動力電池產量將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占全球鋰電需求的比例將達到24%。
蔣衛平指出,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國已經擁有全球領先的技術和全產業鏈優勢,在國際上占有領先地位,因而中國在新能源汽車使用方面不是跟隨者,而是引領者。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預判未來強勁的市場需求,如何可持續發展,有序、有步驟地高質量發展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能源行業是我國明確定位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對此,蔣衛平建議,要鼓勵發揮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區域優勢,鋰材料是支持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核心組成部分,因能量密度、環境保護、體積質量等因素會逐步擴大在可充電電池領域的應用,可觀的前景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參與者。當前,四川在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上擁有資源、產業鏈、自然條件和潛在市場空間優勢,應該繼續發揮優勢長處。中國新能源材料產業發展在下游需求的帶動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中川渝地區的汽車工業由于有下游配套支持,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具備先天的產業配套、市場優勢。天齊鋰業作為四川本土發展起來的專業化公司,具備23年的上游鋰礦資源開發和中游鋰化工精深加工生產技術經驗,是中國鋰工業的標桿企業,在四川的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生產線規模全國領先,完全有義務和能力起到一個引領者作用。而且,四川地區水電、天然氣資源豐沛,科教實力強、產業工人眾多,在高端人才集聚、全球信息互聯互通等方面具備比較優勢,擁有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區域性發展高地的基礎和實力。
蔣衛平認為,可探索對于新能源汽車按區域、按層級、按類型統籌制定相應的產銷量達成時間表,間接起到鼓勵行業競爭,實現優勝劣汰,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繼續發揮引領者的角色作用,促進國際行業標準的提升。
對于新能源汽車退補之后市場會有什么新變化、新能源汽車行業如何應對的問題,蔣衛平也談了他的想法。他指出,應當推出相應的市場鼓勵政策和配套設施,由政策引導逐步轉為市場引導,加速產品和企業的優勝劣汰、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提升,順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方向。“退補”政策之后,可考慮從配套設施完善等方面持續支持產業發展。如與企業合作規劃和普及充電樁布局和數量,提高生活小區公共及私人充電車位配比、統一規劃管理充電設施運營及后續維護方式,從而在降低綜合成本、提升可充電電池表現及安全系數、提供公共技術服務等方面作進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作為集上游優質資源儲備、開發,中游高端鋰產品加工為一體的鋰電新能源核心原材料重要供應商,天齊鋰業領導者蔣衛平十分關心廢舊鋰電池的回收問題,他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要健康有序的發展,不能走鉛酸電池的老路,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回收體系,建議有關部門研究制訂電池回收等市場鼓勵政策。從側面起到保障和鼓勵效應,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應用、檢驗與滲透。此外,在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金融保險、二手車市場等領域也可進行延伸論證和探索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