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概念
鄉村旅游:所謂鄉村旅游,簡單而言就是旅游者在整體農村地區從事游憩休閑之旅,旅游區域涵蓋整個農村地區,即所謂鄉村,包含許多個別村莊所涵蓋的村莊及田野。
休閑農業:休閑農業主要是結合農業和農村等有形資源及其背后隱含的休閑觀光、教育體驗與經營管理能力等無形資源而形成的一種新興休閑服務產業,其發展除了繼續維持農業產銷活動,從事農業經營,并保持原有農業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一體特性外,另一方面則結合由農業與農村資源為基礎延伸出去的制造業與服務業,提供休閑游憩的機會,將農業由初級產業提升至三級產業,從傳統農業生產走向農業休閑服務業。
休閑農業的重點在于農業產業的保留,是農業經營、游憩服務并重的新興產業。
休閑農業的潛力與困境
(一)發展的潛力
1、農業擁有自然的環境和開闊的空間,可滿足人們舒展身心的企求,這是城市所不具備的。另外,它們一般處于城市的邊緣,交通便捷,來去方便,特別適合周末游,這又是一般的傳統風景區不具備的。
2、其生活性的特質可滿足人們回歸淳樸生活的企求,即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和農業相關,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天天伴隨自己的衣食住行的源頭,可以享受栽種及采摘的樂趣。這是城市公園、娛樂場所、旅游景區所不具備的,農業休閑與其他旅游項目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3、技術性的特質可滿足人們求取知識的需求。其高含量的科學文化信息和科技務農的示范性是一般生態旅游區不可比肩的。
4、其豐富性的特質可滿足人們求新求變的要求。農業資源的種類包括農作物、農具、農宅、農業活動、農村慶典以農村中的動植物等等,包羅萬象。
(二)問題及困境
1、農業資源應用的深度和廣度不夠:
(1)休閑農業為與地區產業結構結合的新興休憩產業,但由于各農場發展相互模仿,設置以游樂為主的設施,缺少對農業資源的運用,喪失了地區農業環境特色。
(2)目前多數農場的經營趨于選擇商業化、娛樂化的活動型態,對于農業生產、教育、文化的意涵,本應有而竟無,休閑農場的休憩活動失去休閑農業的精神。
(3)休閑農場設施項目缺乏明確的定性與規范,導致農業環境充斥過多與農業本質無直接關聯的人工化娛樂設施。
2、綜合人才問題:
最了解農業資源的農民不了解休閑旅游,而了解休閑的人不了解農業資源。這就造成了做休閑農業的農民拼命地“迎合所謂城里人的需求”,把城里的東西搬過來;而城里來的開發商帶著傳統旅游區做法的偏執,沒有深度地挖掘農業資源,不考慮農業產業鏈的打造,最終建成過度商業化、城市化的產品。
3、游憩模式與管理模式問題:
(1)高技術性的農業與休閑活動根本上的沖突,其實就是農業產業與旅游業的沖突,比如外來游客帶入病毒,打擾正常的生產等。
(2)農業資源運用不當,可能造成對農業或對游客造成不良影響。比如采摘折損果樹樹枝,亂摘未成熟果實,虐待家禽家畜等。
4、資金問題、習慣問題:
其他常見的問題還有資金問題和習慣問題。以習慣問題為例,農村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不良現象:不良建筑物構造物的侵入,垃圾處理問題,不注意衛生問題,搶游客問題等等,不僅影響鄉村風貌、游客觀感,有時還會影響鄰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