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青島市北區第二次黨代會報告和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同時提出要加快推進總投資40億元的浪潮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園建設,實現創新能級全面提升。
浪潮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園是青島市北區落實青島市“三中心一基地”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重點布局云計算平臺研發、大數據創客、地方電子政務研究與開發等高科技創新產業,后期將設立院士辦公室、服務器國家重點實驗室青島分院等機構。此項目計劃于今年開工建設,2019年年底投入使用。2020年,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38億元,五年內實現銷售收入73億元。
浪潮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園核心發展業務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云計算,另一個是大數據。什么是云計算?什么是大數據?它們能為市北帶來哪些發展紅利?
云計算助力智慧市北
云計算,比較廣泛的定義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
你需要計算,需要網絡,需要存儲,就像用水用電一樣提出需求,按使用量進行付費。對企業和個人來說,一臺服務器租賃一年只要2000多塊錢,不用花幾萬塊錢,去買一個服務器,放著折舊;對政府而言,節省開支的同時數據安全性也更有保障。
浪潮云計算中心負責人張帆解釋:“通俗一點說,政府、企業要建立數據中心,以前需要單獨購買設備,建立獨立機房,還要找人去維護。舉個例子,過去每個鋼鐵廠都會建自己的電廠,自己買煤、雇工人,但現在不需要了,由五大供電公司集中供電。未來,云計算也是這樣,對各家單位來說不用自己去建數據中心、雇人維護,而是由企業承建、維護。我們的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園就是這樣一個大的數據中心。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公司去做,就是我們發展云計算的核心。”
未來,市北區將依托現有的多功能智慧化應用平臺,立足云計算中心,推進新型智慧城區建設,推動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養老、智慧食藥監管等智慧領域的建設。
大數據實現精準治理
在數據經濟時代,大數據已逐漸成為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各行各業正在以數據為核心重塑自身的產業模式和形態。張帆說:“未來,數據將是城市治理的關鍵資源和要素。以前,我們說政府的資產是房子、汽車,將來數據會成為政府的重要資產。舉個例子,某地民政局為貧困戶發放救濟金,會出現開著豪車領救濟的情況。判斷一個人是否為貧困戶的各種數據往往是散落到各個部門里面的,調查核實難度大,誤差率較高。但是大數據可以將政府所需的所有數據打通,確保數據的準確性。”
張帆說,比如要判斷一個人是否需要救濟?我們需要到工商局、車管所、房管局去看看他是不是法人,名下是否有車,有多少套房產。大數據將原本散落在各個部門數據匯總,幫助政府快速準確的判斷。
與此同時,在城市治理過程中,大數據的應用也將越來越廣泛。張帆說:“比如某地發生火災,應急指揮中心可以通過大數據第一時間知道這座樓的施工圖在哪?這里面都入住了什么樣的企業?周邊的交通狀況怎么樣?應急車和救護車應該從哪個通道過去?周圍最近的醫院是哪?醫院有沒有病床……這一切的數據以前都是分散的,而大數據會把所有的數據聯系起來,當出現事故時,應急指揮中心會在第一時間知道什么樣的應急措施是最佳方案。”
免費資源“招蝶引鳳”
作為迄今為止市北區在科技信息領域引進的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項目,浪潮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園統籌整合周邊青島理工大學、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青島勘察測繪院等空間、技術、人才資源,吸引云計算大數據相關企業集聚,做大做優產業鏈,未來必將在推動產業升級、人才聚集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希望得到的不僅僅是減免房租和稅收,而是過“硬”的“軟”服務。剛剛創業的創客往往沒有充足的資金購買計算能力和數據,浪潮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將構建 “大數據+創客”模式,為市北區17個產業園內的所有創客免費提供40pb的數據資源,讓他們可以基于這些數據進行創業。張帆說:“打個比方,有人想做建材,他一定想知道全國的建材銷售軌跡、今天建材市場的價格、近期建材價格的波動等,我們可以分析提供數據給他,為他在創業過程中提供第一手數據資源。同時,我們也會對他們進行培訓,比如,某一類的數據平臺怎么查詢、怎樣采用,并通過開設主題論壇幫助創客在各自領域找到需要的創新點。”
據了解,浪潮云計算大數據中心將舉辦“青島大數據創客講堂”,為小微企業及創客們提供技能培訓,提升大數據應用能力,推動企業借助大數據實現產業升級,共同帶動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同時,該中心將通過分享成功的大數據應用和采集案例,激發市北區大數據創客的激情,集聚各類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