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寶安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全年主持召開有關國防和民兵預備役工作會議、專題調研15次;為符合條件的軍工科研項目安排專項經費524萬元;軍事培訓公職人員1.05萬人,初、高中學生3.4萬人;全年投入5833萬元用于加強國防和擁軍優屬工作;為427名優撫對象開展免費體檢;各級媒體全年發布新聞報道超過1100篇……這一個個數字就是寶安2016年國防動員和人民武裝工作的“見證者”。3月22日,深圳市寶安區召開國防動員和人民武裝工作會議。筆者從會上獲悉,2016年,寶安區發揚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國防動員和人民武裝工作實現了多個“首創”,為落實黨管武裝、推進軍民融合探索了一條新路。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是國防和軍隊改革進入向縱深推進的關鍵階段。寶安區將繼續加強軍地聯動,促進軍民融合,向科技創新要戰斗力,爭當全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區、國防教育示范區。
“軍民融合發展是國家戰略,寶安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推動軍地科技文化交流合作,加強軍民雙方力量深度融合,全力服務駐區部隊建設發展,探索軍民融合的 寶安路徑 。”寶安區委書記、區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黃敏表示。深圳市委常委、警備區政委李建華對寶安的人民武裝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寄語寶安區人武部繼續穩中求進,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十九大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獻禮。
勇探新路 實事為基強軍目標落地開花結果
國防和軍隊改革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標志。2016年,寶安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從宏觀處著眼,從細節上入手,通過一樁樁實事,把人民武裝和國防教育工作落到實處,讓強軍目標在寶安落地開花結果。
寶安區委把黨管武裝納入黨的全面建設,國防動員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國防動員法落實情況納入人大執法檢查,區委區政府多次召開相關會議;區人大、政協每年開展兩次巡查、督查有關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工作。
“深化國防教育改革”是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寶安突破傳統形式,讓國防教育不再是“高空作業”,而是接地氣、出實效。寶安在全國率先出臺了區縣級《寶安區國防教育工作評價標準》,明確區幾套班子及區民政等18個部門和機構在國防教育工作中該履行的123項具體職責;編印《寶安區中小學國防教育》讀本,把國防教育納入中小學必修課;在寶安區城市規劃展館開設愛國主義教育專欄等。
寶安主動探索武裝工作新路,多個“全國首創”亮人眼球。為了高質量征兵,寶安出臺了全國首部縣(區)級《寶安區適齡公民拒絕逃避服兵役管理與處置辦法》;全國首次將征兵納入征信,寶安征兵邁入“征信時代”;成立了全國首個國防科技創客空間;與一電科技聯合,成立了全國首支民兵無人機分隊等。
軍民融合 科技興軍軍地聯動爭當“兩大示范區”
今年,深入推進軍民融合、開展軍民協同創新成為時代主題。寶安將發揮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的優勢,提升國防動員的科技含量;發揚工匠精神,拓展軍民融合;圍繞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開展系列文化活動,營造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的濃厚氛圍,爭當全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示范區、國防教育示范區。
寶安是深圳的產業大區,大批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高新技術企業集聚寶安,如寶安的無人機產業就占了深圳市的40%。憑借這一優勢,寶安布局了中國天谷、一電科技等一批軍民融合型企業。今年,寶安的國防武裝工作將繼續“向科技要生產力”,加大寶安無人機分隊、機器人排雷分隊、氣象水文、高技術裝備維修保障等領域的拓展,將國防和民兵預備役納入寶安區網格化管理工程,提升國防動員的科技含量。
寶安還將全面拓展軍民融合,把國防動員與寶安重大建設嵌合起來;將國防教育納入“寶安文明月”;組織國防教育進學校、百名校長進軍營、青少年學生進軍營、進社區等;邀請知名軍事專家到寶安授課;發揮媒體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打造寶安國防輿論陣地;結合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制作沙井民兵應急連微電影、組織開展“強軍風采”群眾系列文化活動等。
寶安區委常委、人武部部長李金宇表示,強軍興武是時代賦予的使命,寶安區人武部將積極履行地方國防事權主導、主推、主督的職責,為建設濱海寶安、產業名城、活力之區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作出突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