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日至30日,第三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將在佛山拉開帷幕,珠江西岸“八市一區”的先進裝備將集中亮相。據介紹,本屆展會共分4個展館,每個展館面積約1萬平方米,以地市為單位設置分展區,主要內容有展覽交易、項目簽約、專利項目創意對接、投資推介、交流對話等。
近日,記者先后走進佛山、江門、中山、珠海等“八市一區”,深入了解各地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建設進展以及第三屆珠洽會籌備情況。
作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的龍頭,佛山出品的先進裝備正在成為強化珠西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的重要支撐。而隨著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一批裝備制造企業正從自動化生產裝備升級到智能化設備。
陶瓷是佛山的重要產業之一,禪城南莊更是有著“中國建陶小鎮”的美譽。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陶瓷行業是落后的、污染的加工業的代名詞,實際上隨著陶瓷機械裝備的不斷升級,陶瓷行業正逐漸轉變為低能耗、低污染的“綠色產業”。
位于南莊鎮內的廣東一鼎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家生產建材機械裝備的企業。2005年,一鼎科技推出納米拋光機,在瓷磚表面填充納米材料,成功解決了拋光磚的防污問題。"以往傳統的拋光機每臺有48個磨頭,每個磨頭每分鐘耗水30升。我們在2015年研發的反置式拋光機,采用微水拋光技術,耗水量節約了90%,而拋光過程中產生的粉末也可以直接回收再利用。"一鼎科技副總經理廖衛平介紹,目前該款設備已經累計銷售超過3000萬臺。據廖衛平稱,目前國內有40億平方米釉面磚生產線面臨升級改造,每條拋光生產線年生產400萬平方米釉面磚,通過應用反置式拋光技術,一年可節水16.59億噸,節電約30.24億度。
在本屆珠洽會,一鼎科技將展出自主研發的智能儲坯系統,展示智慧工廠的魅力。“以往瓷磚從窯爐中出來,需要經由人工駕駛叉車對瓷磚進行碼放。引進智能儲坯系統之后,瓷磚經由放置在軌道上的智能小車自動運輸碼放,整個操作流程通過一個手機軟件就能完成,系統還能夠識別不同規格的產品,對不同產品進行調度。"廖衛平說。
“目前國內陶瓷行業的自動化水平已經很高了,但是智能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去年攻克了陶瓷連續球磨系統之后,我們推出了綠色智能整線工程,將陶瓷連續球磨系統、反置式釉面磚擺動拋光機、智能儲坯等設備與系統整合在一起。這項工程的應用,有望讓國內陶瓷企業人均產值從目前的80萬元提升到150萬元以上,這已經接近了很多歐美國家的水平。"廖衛平說。
一根普通的金屬管材,被緩緩送上由佛山研發的國內首條五軸聯動激光切管生產線,經由激光器的細密加工后,再由德國庫卡機器人進行彎折,并完成表面處理。這一場景則出現在順德區內的宏石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內。由宏石激光自主研發的五軸聯動激光切管機,將與庫卡機器人組合成智能化生產線,將完成管材切割、彎折、清洗一體化操作。“這條生產線突破了國外對五軸聯動技術的壟斷,可以與物聯網對接,在各個應用領域實現智能化生產。”宏石激光副總經理劉洋說。
近年來,隨著傳統制造業更新迭代加速,企業對金屬加工精度、美觀度的要求越來越高。激光裝備的引進,能為企業帶來更快更好的加工效果。在與宏石激光相距100多公里的云浮新興溫氏集團廠區內,由宏石激光提供的激光金屬切割設備,讓溫氏集團的金屬加工生產線從原本的100多人降至寥寥數人。
江門“裝備力量”月底亮相珠洽會
第三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第三屆“珠洽會”),將于8月28日—30日在佛山舉行。江門市作為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八市一區”的重要一員,將在本屆“珠洽會”上全面展示江門市推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的最新成效。據悉,屆時江門將有60多家企業參展。8月15日,包括記者在內的全國媒體團走進了江門的一些參展企業。
60多家江門企業將亮相
在江門地爾漢宇公司,該公司充電樁事業部總經理陳元璋介紹說,目前全球500強的白電企業都在使用地爾漢宇的電機泵,比歐洲的同類產品要輕便非常多,其中洗衣機的小型泵機內部鋁線細度只有0.1毫米,在技術上遠遠超過歐洲公司。據悉,該公司2016年實現產值8.01億元,繳納國稅稅款8092萬元。而在科杰集團,記者看到,原來6臺工業機器人才能完成的手機蓋板加工,如今用一臺全自動機器人就可以完成。這兩家企業屆時都會參展珠洽會。
江門市副市長蔡德威表示,本屆展會江門精心挑選60多家企業參展,征集了50多家有代表性的展品,將在對3000平方米的展廳重點展示智能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新材料新能源裝備、特色專用設備、大交通裝備等項目;參展客商方面,沈陽機床、華訊方舟等300多家企業客商參展;在珠洽會江門亦將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
多個10億級項目進駐江門
江門集中力量實施珠西戰略,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成效逐漸顯現。蔡德威介紹,2015年至今全市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都快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今年上半年裝備制造業增加值172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0%,工作母機類增加值同比增長11%。
蔡德威特別介紹到,今年上半年江門新引進了一批投資額較大的重點項目,如投資30億元的汽車零部件及裝甲機項目以及投資14.5億元通信類智能檢測設備及智能機器人項目、投資12億元的激光裝備制造項目。
蔡德威表示,目前在裝備制造業江門形成了五大特色產業集群,一是軌道交通產業集群,廣東軌道產業園規劃面積6000畝,現在已經引進廣東中車為主的企業,還引進了12家配套企業,逐步形成了整車和零部件供應產業鏈;二是重卡和商業車產業集群,形成了以富華、中集等為核心的專用車、商用車和零部件產業;三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集群;四是新能源汽車材料及電機產業集群;五是激光產業集群。同時,江門市把工業立市和創業發展緊緊結合起來,裝備制造領域涌現了一批“單打冠軍”“隱形冠軍”。
蔡德威介紹,目前江門正緊緊圍繞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發展契機,重點做好產業承接平臺、招商引資兩大工作。特別是產業平臺上,在原有“1+.6”產業園區基礎上,再謀劃發展4家重大發展平臺,4個萬畝園區的發展藍圖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