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齡化及居民健康意識增強的催化下,健康行業或成為下一個財富風口。機構近日研報認為,到2020年,我國大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基金經理表示,在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健康產業供需失衡、以及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的背景下,新興健康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健康需求或將成消費爆發點
上個月,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放寬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境外資本依法依規以多種形式投資健康服務業,加快落實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在社保定點、專科建設等方面同等對待等政策紅利。
萬菱信中證申萬新興健康產業主題投資指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袁英杰表示,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跨越,包括收入水平提高帶來的消費升級、環境健康問題的突出、尤其是人口結構的變化,健康需求或將成為下一個消費爆發點。其中,老齡人口醫療保健支出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段,人口老齡化消費支出結構將向醫療保健領域傾斜。醫療保健或引領大健康產業發展,與之相關的醫療和健康服務板塊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客觀需求在激增,但我國醫療體制弊端、生物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等問題卻抑制了供給釋放。”在袁英杰看來,健康產業這種供需失衡的現狀帶來的是整個產業的巨大發展空間,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國家正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改善這種失衡,比如,2015年國家出臺《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分級診療制度的推出將有效改善我國醫療體制弊端;今年8月底召開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和剛剛審議通過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中國納入國家戰略。
袁英杰表示,在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下,與“大健康”相關的產業有望步入蓬勃發展期,并可能逐漸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健康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發展前景可期,可以說,健康產業是未來中長期醞釀著豐富投資機會的朝陽產業。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醫藥行業將產生重大影響、政府可能出臺超常規的措施和手段,公立醫院改革、藥品零差率、破除以藥養醫、醫藥分開等改革將提速,基本醫療衛生有望立法,相應產生投資機會。
醫療服務板塊成長性可期
醫藥行業整體上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長青行業,需求長期存在。不過,近年來醫藥行業內各板塊之間也體現出一定的分化,醫療服務板塊增速明顯。
袁英杰分析,從健康消費需求和服務提供模式角度出發,健康產業可分為醫療性和非醫療性健康產業兩大類,其中,醫療性健康產業滿足的是人們的基本需求,發展較早,在整個健康產業占據主導地位。非醫療性健康產業雖不完全是人們的必須消費,但卻可以防疾病于未然,為當代健康理念所大力倡導,是整個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的重點,行業成長性可期。
因此,非醫療性健康產業成長潛力巨大,像保健品行業具有高成長性,品牌創造價值;保障服務產業是老齡化的較大受益者;移動健康產業成為互聯網浪潮下的下一片藍海。
據了解,申萬菱信中證申萬新興健康產業主題投資指數基金以中證申萬新興健康產業主題投資指數為投資標的,該指數同時包含了醫藥、醫療以及健康服務板塊的股票,其中健康服務和醫療板塊總權重高達90%。
當前社會資本和資本市場對大健康產業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得益于政策的層層加碼,特別是“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后,“十三五”醫改規劃和“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等相關政策的編制預計也會加速落地,這意味著大健康產業利好持續發酵,在一、二級市場上吸引大量資金流入,醫療行業的長線布局時間窗口正在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