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菊、芡實、艾草、葛根……地處江淮分水嶺的滁州,有著豐富的中藥資源。依托中藥資源優勢,中藥產業成為一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創新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滁州市中藥產業具有較好基礎,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發展中藥產業對推動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動能具有重要作用。為進一步開發利用滁州中藥資源,提升中藥產業水平,日前,《滁州市中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正式印發。
據悉,《規劃》以增進和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為目標,將圍繞滁州市中藥資源特色、文化優勢,突出轉型升級、提質擴量兩大著力點,搶抓機遇,做大總量,優化結構,大力發展中藥農業、工業、商業和相關服務業,實現滁州中藥產業跨越式發展。
提質擴量,全面提升產業水平
記者了解到,地處江淮分水嶺的滁州,氣候適宜,中藥材資源豐富。同時中醫藥資源歷史悠久,早在宋朝時,滁州的中醫藥就已經揚名,白薇、丹參、百煉、白鮮皮在宋朝的《圖經本草》里都有詳細記載,是滁州非常有特色的中藥材。依托良好的中藥資源優勢,近年來,滁州市積極推進中藥生產標準化、規模化,不斷增強產品競爭力,提高產業集聚度,全面提升中藥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根據《規劃》安排,到2020年,滁州市將建立健全中藥資源保護與監測機制,常用中藥材生產穩步發展,規范化、規模化的布局。中藥及其相關產業總體規模進一步擴大,結構進一步優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中藥產業科技水平有所提升,品質質量持續提高;中藥產業競爭力逐步增強,全產業鏈總產值超65億元。
協同推進,打造產業升級版
依托良好的的資源優勢,滁州市將協同推進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健康服務業發展,打造中藥資源產業集群,促進中藥產業持續發展。具體來看,在中藥農業發展上,滁州市將積極加快發展中藥農業,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實現永續利用,優化中藥材生產區域化布局,促進規范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實現中藥農業總產值超30億元,建立覆蓋全市藥材主產區的中藥材資源動態監測網,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穩定在40萬畝以上。
同時,在中藥工業發展上,將壯大升級中藥工業,加快結構調整步伐,把“飲片做優、成藥做大、延伸產品做深”。提高中藥資源利用率,堅持節約集約循環發展,實現中藥產業轉型升級,實現中藥工業總產值超30億元,其中,中成藥達到25億元,中藥延伸工業達到5億元;融合發展中藥健康服務業。大力發展中藥養生保健服務,推動中藥與養老、文化、旅游、休閑、飲食和互聯網等深度融合,努力拓展中藥健康產業新業態,實現中藥健康服務業實現產值5億元,中藥飲片達到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