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 “十四五” 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出爐, 正式啟動“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鄭州發展藍圖繪制工作。
那么,2025年的鄭州,你能想象嗎?各區定位及規劃發展將有何種變化?今天小編從通知中給大家挑區域發展重點!
目標關鍵詞
國際化、現代化
高水平對外開放
高質量現代產業創新體系
宜居宜業美麗綠都建設
加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步伐
中原出彩、中部崛起
五大階段
第一階段:從現在開始到2019年年底。組建市“十四五”規劃《綱要》起草組,務必于年底前上報市“十四五”規劃《綱要》起草組。縣(市、區)和開發區研究報告可適度延遲于2020年3月底前上報。
第二階段:2020年3月底前。形成我市“十四五”期間規劃的總體思路,市發改部門牽頭,評估首批重大問題研究初步成果,啟動“開門編規劃”社會各界建言獻策活動。
第三階段:2020年9月底前。起草《綱要》文本。市發改部門牽頭,初步完成重大項目篩選、論證工作,組織開展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銜接工作。
第四階段:2020年10月至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出臺前。對《綱要(初稿)》進行認真論證和修改完善,多方聽取意見建議。最終形成為《綱要(送審稿)》。
第五階段:2020年市委研究通過“十四五”規劃建議后至2021年市人代會前。按照市委建議精神,對《綱要草案》進行最后修改。
編制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區域重點研究問題
1、鄭州市引領大都市區高質量協同發展研究。
分析國內外大都市圈(群)發展研究的先進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分析鄭州在大都市區建設中的發展基礎和形勢任務,研究提出推動鄭州大都市區規劃銜接、交通一體、產業協同、生態共建、資源共享和功能對接的思路舉措,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加快鄭州大都市區建設的重點任務。
2、鄭州、焦作兩市探索“兩山兩拳”合作發展思路研究。
分析鄭焦兩市開展“兩山兩拳”合作發展的重大意義和現實基礎,立足建設具有全國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的區域文旅發展板塊和融合發展引領示范區、加速鄭焦深度融合,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鄭焦兩市探索“兩山兩拳”合作發展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保障機制。
3、鄭州市推進“東強”戰略研究。
深入分析“東強”戰略的具體內涵,分析鄭州東部區域協同發展的現狀基礎,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間“東強”戰略實施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措施保障,努力打造全省對外開放窗口、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和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基地。
4、鄭州市推進“南動”戰略研究。
深入分析“南動”戰略的具體內涵,分析鄭州南部區域“樞紐+口岸+物流+制造”的發展現狀,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間“南動”戰略實施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措施保障,努力打造國際航空樞紐經濟引領區、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高地。
5、鄭州市推進“西美”戰略研究。
深入分析“西美”的具體內涵,分析鄭州西部區域推動創新創業和生態屏障建設的發展現狀,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間“西美”戰略實施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措施保障,努力建設城市生態屏障、全省創新創業最活躍區域。
6、鄭州市推進“北靜”戰略研究。
深入分析“北靜”的具體內涵,分析鄭州北部區域特別是黃河生態帶“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的現狀基礎,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間“北靜”戰略實施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措施保障,努力建設最具有北方城市氣派和文化代表性的區域。
7、鄭州市推進“中優”戰略研究。
深入分析“中優”的具體內涵,分析新形勢下城市有機更新的重大意義和現實基礎,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間“中優”戰略實施的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和措施保障,努力使鄭州既有歷史底蘊、又富有現代氣息。
8、鄭州市以建設國際會展名城為引領,打造內陸地區國際消費中心研究。
深入分析國內外先進會展名城的建設經驗,分析“十三五”以來鄭州會展業發展基礎,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鄭州建設國際會展名城的思路舉措;把握消費升級規律,研究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在消費領域的具體表現,分析預測“十四五”期間鄭州消費潛力和結構變化,圍繞更好擴大消費激發內需、打造內陸地區國際消費中心,研究提出階段性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9、鄭州市空間戰略格局和空間結構優化思路研究。
分析鄭州空間發展的趨勢和特點,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鄭州空間布局的總體戰略和目標;分析研究“十四五”期間在空間規劃“多規合一”和“三區三線”劃定建設用地總量控制背景下,鄭州土地利用相關政策如何支撐城市功能布局、服務城市發展戰略;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鄭州重大生產力、城鎮化發展的空間布局戰略、重點和推進空間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思路和舉措。(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
10、鄭州航空港區由樞紐優勢向樞紐經濟轉變思路研究。
分析鄭州航空港區樞紐建設和樞紐經濟發展的現狀基礎,研究提出鄭州航空港區加快樞紐優勢向樞紐經濟延展的思路舉措,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做好樞紐建設大文章,建設具有全省帶動力、區域輻射力和全球影響力的樞紐經濟集聚區。 (責任單位:鄭州航空港區)
11、鄭東新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研究。
深入分析以鄭東新區中部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為統攬,依托四大國家級平臺,形成“一島一環兩園一帶多點”的空間發展格局的形勢背景,研究將大數據產業打造成鄭東新區核心產業、提升鄭東新區信息服務業整體跨越式發展的思路舉措。(責任單位:鄭東新區)
12、鄭州高新區打造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研究。
分析國內外先進地區智能傳感產業發展經驗,分析鄭州智能傳感產業發展基礎和問題不足,研究打造中國智能傳感谷的思路、舉措,細化提出招商引資、落地培育、產業聯動、生態共生方面的具體路徑和方法及重大項目,努力成為國內智能傳感產業支撐性區域、標志性區域、展示性區域。(責任單位:鄭州高新區)
13、鄭州經開區以智能制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發展體系研究。
深入研究經開區“十四五”期間智能化改造方向和改造進程,明確智能化改造目標和重點,加快經開區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發展體系。(責任單位:鄭州經開區)5.金水區在雙自聯動機遇下的信息產業發展路徑探索研究。 深入分析金水區在鄭州市信息產業的地位,總結近年來信息產業的發展成果,針對金水區在擁有河南自由貿易區金水區塊、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疊加帶動下面臨的機遇,探索發展全區未來信息產業的發展路徑,更好促進全區產業創新發展。 (責任單位:金水區)
14、中原區傳統老工業區加速向都市友好型產業基地轉型升級研究。
深入分析鄭州老工業區的發展歷程和現實基礎,研究將棉紡廠、二砂廠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文創產業,研究提出將中原區打造成為鄭州市老工業區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的思路和舉措。(責任單位:中原區)
15、二七區打造都市休閑體育中心思路研究。
分析鄭州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現狀、發展基礎,結合二七區西南部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地理優勢,依托櫻桃溝4A級景區、建業足球小鎮項目,從休閑體育產業的概念著手,分析二七區發展都市休閑體育產業的條件及優劣勢,研究提出推動二七區發展都市休閑體育產業的主要思路和舉措。(責任單位:二七區)
16、管城回族區服務業轉型升級打造時尚消費中心(商圈)研究。
分析紫荊山路———東西大街周邊區域經濟產業發展現狀及對鄭州的影響帶動,以商都歷史文化區、黃金珠寶交易中心、婚紗攝影、地鐵經濟等優勢資源為依托,整體規劃建設,研究提出區域發展的目標、思路、方向及重點工作任務,努力將此區域打造成為鄭州市時尚消費中心(商圈)的示范區、核心區。 (責任單位:管城回族區)
17、惠濟區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思路研究。分析惠濟區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發展的現狀基礎,研究以黃河生態建設、文化建設為抓手,提出惠濟區文旅融合發展的方法路徑,努力將惠濟區打造成為全市文旅融合主體功能區。(責任單位:惠濟區)
18、上街區加快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研究。
分析鄭州及鄭州西部裝備制造目前發展現狀,分析裝備制造業發展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提出“十四五”時期上街區加快高端裝備制造業途徑及建議,爭創全市高端裝備制造示范試點城市。 (責任單位:上街區)
19、中牟縣優化產業結構構建都市田園新城新形態研究。
系統回顧中牟縣在田園新城建設中取得成績、經驗做法、存在問題及原因。重點研究“十四五”時期在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中,如何通過優化產業布局、推動產業轉型,探索構建新的城市形態,建設具有地域特色、國際品質的都市田園新城,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總體目標、重點舉措,提出前瞻性、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責任單位:中牟縣)
20、新鄭市現代臨空產業發展研究。
分析新鄭市產業發展現狀和瓶頸,研究新鄭市“十四五”主導產業定位、發展方向、空間布局等內容,立足發揮臨鄭、臨空區位優勢,創新驅動、融合共榮、圈層錯位,形成與鄭州航空港區錯位發展,研究新鄭市打造現代臨空產業新城的思路舉措。(責任單位:新鄭市)
21、鄭州大都市休閑空間下城鄉融合發展的美麗新密研究。
在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和鄭州市大都市區建設過程中,分析新密市自身基礎和優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分析新密市在深度融入鄭州、加快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如何通過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以及美麗公路和郊野公園、主題文化公園、傳統村落等重點游憩空間打造,為鄭州市大都市區的休閑空間體系建設提出對策建議,為鄭州建設國際化、現代化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生態屏障和功能支撐。(責任單位:新密市)
22、登封市美麗經濟發展研究。
系統回顧“十三五”以來登封市美麗經濟發展情況,總結發展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深入分析“十四五”時期圍繞鄭州“西美”發展戰略中登封市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機遇;立足登封市“文化、旅游、生態”三大優勢,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登封市在美麗經濟發展的戰略導向、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區域布局、重點任務;研究提出前瞻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美麗經濟發展舉措。 (責任單位:登封市)
23、鞏義市建設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基地(試點),帶動先進制造業向“高精尖”方向發展,加快建設鄭州大都市區先進制造業承載區問題研究。
梳理國內、省內及周邊地區軍民融合等先進制造業發展現狀、產業布局,先進地區支持軍民融合等制造業發展的舉措和政策;分析軍民融合產業對制造業的帶動輻射作用;綜合研判鞏義市發展先進制造業的主要優勢和面臨機遇,提出支持鞏義市發展以軍民融合產業為突破,建設成為鄭州大都市區先進制造業承載區,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隴海發展主軸上的先進制造業高地的政策措施。(責任單位:鞏義市)
24、滎陽市加速制造業迭代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研究。
分析“十三五”時期滎陽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成效、存在的突出問題;站位鄭州產業發展全局,從機遇和挑戰兩個層次,分析“十四五”時期國內外宏觀形勢變化對先進制造業(尤其是以軌道交通為主的裝備制造業、以超硬超導為主的新材料產業)的影響,研究提出“十四五”時期滎陽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重大舉措。(責任單位:滎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