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五年規劃屬于宏觀性、全局性、綜合性、引領性的中長期規劃,既是年度規劃和專項規劃的依據,又是實現長遠目標和長期規劃的基礎和階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今明兩年是企業研究編制十四五戰略規劃的關鍵時期。在新的戰略規劃下,企業管理能力也要隨著五年戰略規劃的調整進行與之相適應的調整,才能夠更科學地適應十四五規劃對企業的一系列要求。因此,本報告提出了在十四五規劃下企業管理提升的策略與路徑,以供各企業參考與借鑒。
(一)明確戰略方向
在十四五規劃下,深入分析研判企業戰略發展方向。企業無論涉足何種行業都要對自己行業性質、定位、內外部環境進行深入分析研判,充分調查研究市場行情,厘清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優劣勢關系,研究科技創新發展變化及產業格局情況,審慎研究確定發展戰略及目標,制定科學的企業短期、中期、長期發展規劃,有效防范經營風險,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
適應現代企業管理方式,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現今社會是信息的社會,沒有信息技術就沒有信息時代。各企業信息化建設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發揮信息技術提升企業管理效能的需要,更是企業跟上時代步伐的需要。按照集成化、共享化、可控化、協同化等管理要求,實行數字化及精細化管理,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程度,體現科學的、合理的、有效的現代管理思想,進而實現企業的科技創新及可持續發展。
(三)強化風險管控能力
隨著國際化經營和全球化競爭,各企業面對的經營形勢將更趨嚴峻和復雜,處處都是風險挑戰和機遇。在戰略層面,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具備風險管控意識,完善決策、投資、財務等高風險領域的內控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一套高效的風險管理監控機制,趨利避害,保證企業持續發展。此外,在企業日常工作中,制定風險防控的措施和應對預案,切實把風險管理與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緊密結合,探索適合本企業特點的風險量化分析和風險監測預警方式,促進企業管理提升。
(四)優化管理流程
當前我國的企業在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問題相當嚴重,這將嚴重阻礙其管理有效性的發揮。因此,如何根據當前市場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顯得十分關鍵。各企業制度制定者需要從每一個細節處入手結合企業自身情況,積極修改和完善相關的業務辦理流程、市場事故的應急處理規定等等。固化企業管理流程,一切按制度行事,提高制度的執行力,從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通過管理制度建設,進一步明確企業內部分工,加強部門溝通協作,進而在整個管理過程中不斷形成強健有力、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堅持做到責任到人的原則,通過制度規范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