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 “十四五” 規劃收官與 “十五五” 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為精準錨定荔灣區先進制造業發展、科技創新和信息化領域的未來方向,科學編制符合區域實際的 “十五五” 專項規劃,同時高標準推進廣州荔灣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規劃落地,進一步打通產業與科技深度融合的堵點、難點,推動形成 “產業強基、科技賦能” 的互促雙強格局,近日,荔灣區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以下簡稱 “區科工信局”)牽頭組建專項調研團隊,正式啟動 “十五五” 專項規劃及省產業園區規劃專題調研工作,以實地走訪、深度座談的形式,為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問診把脈、出謀劃策”。
此次調研聚焦荔灣區重點產業園區發展實效,調研團隊首先前往廣州市 3D 打印產業園。走進園區,調研人員實地察看了園區內核心企業的生產車間、研發實驗室及創新孵化空間,詳細了解 3D 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醫療健康、汽車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場景與產業化進展。在與園區負責人及企業代表的座談中,調研團隊認真聽取了園區發展歷程的介紹 —— 從初期的產業集聚探索,到如今形成涵蓋研發設計、設備制造、材料供應、應用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園區在推動 3D 打印產業規模化發展方面的實踐經驗得到充分梳理。同時,企業代表圍繞當前發展現狀提出了面臨的挑戰,如高端人才短缺、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市場拓展成本較高等問題;科研平臺及創新孵化情況方面,園區內聯合高校院所共建的實驗室、眾創空間在技術轉化、初創企業培育上的成效與困境也被深入探討。此外,園區周邊配套建設情況,包括交通路網、生活服務設施、生產性服務業配套等是否能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以及未來 5 年園區在產業升級、空間拓展、創新生態構建等方面的發展思路,均成為座談交流的重點內容。企業代表還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對荔灣區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和省產業園區建設提出了具體建議,如希望政府加大對核心技術研發的扶持力度、完善產業配套政策、搭建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等。
隨后,調研團隊前往廣州市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園,開展同樣深入的實地考察與座談。在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園,調研人員重點關注激光技術在高端制造領域的創新應用,以及增材制造(3D 打印)與傳統制造工藝的融合發展情況。通過參觀企業生產線,調研團隊直觀了解到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標等技術在精密零部件加工中的高效性與精準性,以及增材制造技術在個性化定制、復雜結構件生產中的獨特優勢。座談會上,園區負責人詳細匯報了園區內企業的發展規模、產值增長、市場占有率等核心指標,介紹了園區在引進龍頭企業、培育中小企業、打造產業集群方面的舉措與成果。科研平臺方面,園區與科研機構合作建立的激光技術研發中心、增材制造創新平臺在技術攻關、標準制定、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進展,以及創新孵化空間為初創企業提供的場地支持、資金對接、政策指導等服務內容,均被納入調研重點。針對園區發展訴求,企業代表提出了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優化人才引進與激勵機制等建議,同時圍繞荔灣區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建議進一步強化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與區內其他優勢產業的聯動,推動形成跨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增長點。調研團隊對企業提出的意見建議逐一記錄,并不時與企業代表互動交流,深入探討解決問題的思路與路徑。
此次專題調研不僅讓區科工信局全面掌握了兩大重點產業園區的發展現狀、優勢潛力與瓶頸問題,更為后續規劃編制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下一步,區科工信局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化溝通協作機制,建立與園區運營方、企業代表的常態化溝通渠道,定期收集園區發展動態與企業訴求,確保規劃編制過程中能夠精準回應產業發展需求;二是優化規劃編制內容,將調研中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充分融入 “十五五” 先進制造業發展、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專項規劃及廣州荔灣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未來 5 年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與實施路徑,突出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與可操作性;三是強化產業發展賦能,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積極推進產業鏈靶向招商,重點引進一批補鏈、強鏈、延鏈的優質企業與項目,同時加快搭建產業金融生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產業園區項目的信貸支持,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業鏈金融等創新產品落地。此外,區科工信局還將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支持園區內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創新平臺、開展聯合攻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助力園區提質增效,不斷提升產業集聚效能,為荔灣區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新動能,推動區域經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