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特色小鎮建設就是抓新一輪發展機遇。”佛山市委書記魯毅在今年8月召開的佛山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會議上如是說道。北滘、西樵和樂從入選兩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15個市級特色小鎮建設務實推進,為佛山特色小鎮的建設之路做“開路先鋒”。
魯毅表示,“要進一步明確特色小鎮對佛山改革發展全局的戰略意義,把特色小鎮作為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重要平臺、作為打造宜居宜業宜創新的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的重要載體,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求實務實的舉措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為佛山發展拓展空間、提供動力,為全省乃至全國探索路子、積累經驗。”
序言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發布《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決定在全國范圍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計劃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引領帶動全國小城鎮建設。
如何結合佛山實際,實現特色小鎮的發展目標,實現特色出彩?如何以特色主導產業和特色傳統產業為重點,促進產業發展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2020年建成30個以上
市級特色小鎮
2017年7月底,佛山市政府正式出臺了《佛山市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實施方案》,方案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建設方式、政策配套、工作機制五個部分,提出全市爭取到2020年,建成30個以上市級特色小鎮,8個以上省級特色小鎮,5個以上國家級特色小鎮的總體目標,重點在加強規劃指引、發展特色產業、完善基礎設施、營造文化特色等七個方面對特色小鎮建設提出具體任務,要求以創建市級特色小鎮為重點,帶動和引領全市特色小鎮建設工作。
據悉,2016年底,佛山市結合自身產業基礎、歷史文化等資源稟賦,按照國家和省對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要求,初步謀劃了41個特色小鎮培育對象。在此基礎上,經過各區、各部門的推薦和第三方機構組織的專家評審,在2017年7月選定了15個綜合條件較好、發展潛力較強的特色小鎮作為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這些特色小鎮總體可分為四種類型,一是依托“專業鎮”的傳統產業基礎,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如南莊“建陶小鎮”、龍江“家居名鎮”和西南“水都小鎮”等。二是傳承佛山嶺南歷史文化,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如西樵“嶺南文旅小鎮”、樂平“廣府印象小鎮”等。三是利用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如桂城“千燈湖創投小鎮”、張槎“綠能裝備小鎮”和里水“廣佛里智慧慢城”等。四是依托生態環境優勢,滿足人們休閑運動需求。如高明麓湖假日小鎮和東洲鹿鳴體育小鎮等。目前,這些小鎮都制定了詳細的創建方案和規劃,謀劃了一批重點建設項目,未來3年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將成為推動佛山市特色小鎮建設取得成效的重要支撐。
投入大量專項資金扶持創建工作
在佛山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會議上,公布了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協、紀委五套班子有關領導“一對一”掛點聯系每個市級特色小鎮的名單。其中,魯毅掛點聯系北滘佛山智造小鎮,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掛點聯系千燈湖創投小鎮,加強對小鎮規劃建設工作的指導,為小鎮建設提供組織保障。此外,還建立由市長擔任組長,相關分管副市長擔任副組長,市直相關部門及五區政府主要領導為成員的佛山市特色小鎮建設工作協調小組,強化對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發展規劃是指引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綱領,規劃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成敗。在規劃源頭上,佛山組建特色小鎮專家顧問團,邀請國家、省級專家為佛山市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把脈,通過專題研討、規劃咨詢、業務培訓、調研指導等方式提升特色小鎮建設水平。
高效的工作機制和有力的扶持政策是推動特色小鎮建設的重要保障,佛山市在資金獎勵、用地保障、金融支持、人才引進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對納入國家級和省級的特色小鎮給予2000萬元和1000萬元的獎勵。2017年市區兩級財政還安排了30億扶持資金專項用于支持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建設,為小鎮建設提供強力支撐。此外,立足特色小鎮發展需求的差異性創新政策供給,規定市級及以上特色小鎮可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報請市政府按照“一鎮一議”原則給予專屬政策支持。
挖掘特色元素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特色是小鎮的核心,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優勢,是特色小鎮建設的首要任務。一方面立足優勢,突出產業特色,依托家具、家電、陶瓷、花卉、飲料等行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創建家居名鎮、陶谷小鎮、建陶小鎮、花卉小鎮、水都小鎮。另一方面傳承歷史,彰顯文化特色,在創建文化旅游類特色小鎮過程中,將佛山粵劇、剪紙、武術、醒獅飲食等特色元素融入進去。對于同一行業類型的小鎮,努力實現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
朱偉表示,產業是特色小鎮建設發展的根基,要專注于把特色小鎮的主導產業做大做精做強,注重向“價值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據了解,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中有很多都是國字號的知名“專業鎮”,擁有雄厚的產業集群基礎,佛山將利用這次建設特色小鎮的機會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比如,北滘的智造小鎮將構建集創新研發、工業設計、會展商貿、總部經濟為一體的家電全產業鏈,推動智能制造和智慧家居等產業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實現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南莊的建陶小鎮將在陶瓷商貿會展和科技創新等產業方面發力,補齊產業金融方面的短板,構建功能完善的新型產業載體,探索建陶產業發展新模式;龍江的家居名鎮將把握“互聯網+”浪潮,加強家居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通過設計創新與技術創新,引領區域泛家居產業升級。
創新探索小鎮新型載體空間
宜居宜業,既是建設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的目標,也是建設特色小鎮的基石。圍繞“宜居、宜業、宜創、宜游”這一目標,統籌規劃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維護和塑造自然生態之美,把特色小鎮打造成為新型空間載體,成為佛山特色小鎮建設的探索之一。其中,張槎的綠能裝備小鎮在重點建設歐洲工業園、華南電源創新科技園等六大園區的同時,將依托王借崗森林公園、汾江河和東平河交匯形成的生態優勢,建設滿足人們觀光休閑需求的優美環境。樂從的樂商小鎮在發展新商貿、大家居、大健康產業體系的同時,健全醫療、教育、體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濱水國際公寓、樂活苑家居主題景區,實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西南的水都小鎮將聚焦居民日常需求,提升社區服務功能,加快構建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務圈”和繁榮“商業圈”。
改革創新是特色小鎮的靈魂,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佛山將進一步創新特色小鎮市場化開發建設運營機制,推行特色小鎮開發、建設、運營一體化管理。發揮市、區、鎮(街)三級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大力推廣運用PPP模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特色小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建設。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重要作用,鼓勵市、區、鎮(街)政府和金融機構創新特色小鎮建設金融產品和服務,建立特色小鎮建設多元化可持續投融資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