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遼陽市以特色小鎮建設為載體,深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為目標,積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把農業產業鏈增值成果留在農村,讓農民充分享受到一二三產業融合帶來的實惠。
記者在燈塔市古城街道康家臺村看到,村民都將地租給遼峰小鎮發展現代農業園區使用,自己則在園區內工作。村民張麗平告訴記者:“我家有0.4公頃地,都租給園區了,租金一年6600元。我自己仍在這里管理大棚,一個月園區給我開2700元。”
農民享受到現代農業帶來的巨大收益,緣自遼陽市委、市政府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2016年3月,遼陽市主要領導在赴南方學習考察后,在全省率先啟動特色小鎮建設:力爭用三年左右時間打造10個左右具有一定產業基礎、東北風情濃厚、遼陽特色鮮明的小鎮,實現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和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了,一個個特色小鎮如珠璣般鑲嵌在遼陽大地,已形成了以1個國家級特色小鎮、3個省級特色鄉鎮、11個市級特色小鎮和若干個縣級特色小鎮為主體的四級創建和培育體系。去年,遼陽市特色小鎮共規劃了76個基礎設施項目,已有44個項目完成開復工,完成投資3.7億元。湯河溫泉小鎮完成開復工11項,小鎮旅游總收入完成7.8億元,同比增長11.11%;接待游客213.19萬人次,同比增長11.2%。
在特色小鎮建設的引領輻射和帶動下,遼陽市一二三產業加速融合。目前,全市已認定農產品生產基地企業51家、家庭農場931家、農民合作社2205家,組建67公頃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11家,建成現代供銷綜合服務中心5個,新設置農產品終端銷售點27個,農產品直銷店達到122個,農產品直銷超市達到26個,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