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等四機構聯合發布了“2018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榜單。榜單顯示,在2018全國千強鎮排名中,前十被江蘇和廣東包攬,其中廣東占據6個席位,江蘇占據4個席位,江蘇昆山市玉山鎮蟬聯第一。研究表明,特色產業成就了鎮域經濟,鄉村振興戰略再次為千強鎮插上騰飛的翅膀。
千強鎮樹立產業興鎮發展樣本
鎮域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支柱,鎮域特色產業是以高度密集的中小企業為主體,依托區位、資源、技術等優勢,經過長期發展逐步形成的特色鮮明、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或產業集群,是鎮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體現,是縣區乃至全市發展的重要支撐和潛力所在。千強鎮依托本地區優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強鎮。
排名第二的獅山鎮加強產業結構調整,以創新驅動“工業制造”加快向“工業智造”轉變,無論是高端裝備制造業集聚發展,還是傳統制造業技術改造均成效顯著:在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方面,機器人、3D打印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成功引入了華中數控“兩公司一研究院”項目以及世界機器人企業巨頭安川電機項目;在“互聯網+”方面,與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關村共同推動佛山建設“互聯網+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有色金屬、光電顯示、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家電、照明(新光源)、陶瓷潔具等八大主導產業。2017年獅山GDP首破1000億元,同比增長8.8%,成為廣東首個千億大鎮。
排名第三的楊舍鎮地處于長江三角洲腹地,是張家港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鎮涌現出一批全國制造業五百強的企業,比如簾子布生產基地駿馬集團,毛紡企業澳洋集團。全鎮在智能裝備、電力電子產業發展方面,形成了核心技術引領、產業特色鮮明、規模企業支撐的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
金港鎮是國際貿易港口——張家港港口所在地,地處沿江長三角經濟區域寶地,是張家港市臨港經濟板塊的“橋頭堡”和“前哨兵”。在千強鎮中位列第四名,金港鎮擁有全國第一批、也是江蘇省唯一一家保稅區,6家A股上市企業市值近千億,近30家世界500強,包括頁巖氣基地、道康寧生產基地、潤英聯廠區等工廠,形成了以機械裝備制造業、紡織、冶金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產業集聚地。
新塘鎮位于廣州市東部、增城南部,地處廣州、增城、佛山、東莞等多個城市中心,在千強鎮排名中位列第五名。該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發達,與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東莞市緊密相連,毗鄰深圳和港澳,是廣佛都市圈和深莞都市圈交匯區域,也是廣州、佛山、深圳、東莞“超級城市群”的核心。該鎮曾獲“中國牛仔服裝名鎮”“中國綠色名鎮”“中國十佳和諧小城鎮”“全國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最佳鄉鎮”“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名鎮”“廣東省牛仔紡織服裝技術創新專業鎮”“中國百佳產業集群之牛仔服裝產業集群”“首批廣東省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稱號,是廣州市東部板塊一顆璀璨的明珠。
昆山市玉山鎮蟬聯第一
中西部和東部差距較為明顯
位居榜單第一的江蘇昆山市玉山鎮,產業優勢明顯,坐擁有兩大國家級開發區: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昆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成為昆山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千強榜單中江蘇省共有204個鎮上榜,浙江省共有161個鎮上榜,廣東省共有120個鎮上榜,山東共有112個鎮上榜,河北省共有57個鎮上榜,福建省共有51個鎮上榜,河南省上共有43個鎮上榜,安徽省共有30個鎮上榜,四川省共有25個鎮上榜,湖北省有29個鎮上榜。
根據排名顯示,排名靠前的千強鎮基本處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廣東、浙江、江蘇等省市占據絕大多數席位,由此可見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帶對鎮域的各項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位于中西部地區的部分省能入圍的鎮卻相對很少, 中西部和東部的差距較為明顯。
本評價體系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千強鎮”、全國重點鎮、各省發展態勢較好的鎮等為基本評價對象。考慮到建制鎮數據可得性和可比性,選取了三個指標進行綜合比較:戶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公共財政收入(詳見表1)。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