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田園綜合體是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農業園區轉型發展、工商資本下鄉、農村資源要素制約等多種社會經濟背景下探索特色農業產業升級、資源統籌開發的創新舉措和必然選擇。河南省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打造了產業發展新高地, 規劃了生態宜居健康城, 展現了文化傳承示范區。但是還存在著田園綜合體建設群體參與度不夠, 政府扶持有限, 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等問題。今后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需要確立生態性、協調性、創新性和主題性等原則, 以旅游為先導, 以產業為核心, 以文化為靈魂, 以流通基礎為支撐, 以體驗為價值, 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同時健全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監管機制和評估體系。
1 研究背景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建設田園綜合體。田園綜合體的提出是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傳統農業園區轉型發展、工商資本下鄉、農村資源要素制約等多種社會經濟背景下探索特色農業產業升級、資源統籌開發的創新舉措和必然選擇。
田園綜合體作為一個新生事物, 其所包含的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 是對農業產業和業態的創新。這種新型農業發展模式所追求的“讓農村發展得更好”蘊含著城鄉協調發展、平衡發展、兼容發展的理念。其中“田園”二字, 展現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綠色價值。它本身就是農業和農村走出傳統發展、封閉發展, 走向開放發展、融合發展的一個典型代表。它倡導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 根本上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就是說, 田園綜合體建設蘊含了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和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田園綜合體建設是一種新的產業形態, 研究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河南田園綜合體建設意義重大, 既可以豐富田園綜合體的相關研究, 又能為河南省當前推廣田園綜合體建設提供理論參考。
2 河南省首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運營現狀
河南省首家田園綜合體——孟津縣十里多彩長廊田園綜合體屬于洛陽鳳凰山集團公司。集團公司自2014年開始在位于孟津平樂鎮的鳳凰山森林公園投資建設了集旅游、購物、娛樂等產業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項目, 總投資3.6億元。在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精神指導下, 注冊成立了河南省首家田園綜合體有限公司。項目主體依托原住民的人力資源優勢, 帶動原住民脫貧致富, 增加原住民收入, 為原住民建設一座農民的公園, 為城市人打造一個農民會客廳, 充分利用鳳凰山森林公園的環境資源, 發展養老產業, 打造田園式養老公社。
目前已建成并投入運營的配套項目有“我的農莊”休閑旅游項目、“我的菜園”農耕體驗項目、“我的牧場”養殖認知項目、“我的果園”采摘認養項目和“夢想樂園”親子體驗項目等。
2.1 取得的成績
河南首家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經過全方位的推廣落實基本實現了“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 以及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為2020年實現脫貧攻堅,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
2.1.1 打造了產業發展新高地
孟津縣領導明確提出多彩長廊田園綜合體項目要堅持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落實建設田園綜合體。當前田園綜合體采取以“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鄉村振興”的模式, 進行了合理的產業規劃布局, 基礎項目建設取得了突破進展。現在項目園里形成會展交流、農業研發、科普教育、鄉村度假為一體的布局, 正在向高科技生態觀光園邁進。
2.1.2 規劃了生態宜居健康城
孟津縣多彩長廊田園綜合體打出了生態宜居健康城的口號, 目前在孟扣路兩側布局有游王觀景臺、十里香生態園、洋豐生態園、牛家古寨、田園之春生態園等項目規劃片區。美好生活從生態農莊開始, 充分展現出田園綜合體的農事體驗功能。
2.1.3 展現了文化傳承示范區
河南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 繼承和發揚鄉村文化是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孟津縣多彩長廊田園綜合體積極挖掘鄉村文化, 因地制宜, 把孟津縣地方風俗文化通過田園綜合體的建設充分展現出來。開發了牛家古寨和游王觀景臺等項目, 把傳統文化與現代鄉土風景相結合, 形成了孟津獨特的鄉土文化。
2.2 存在的問題
2.2.1 田園綜合體建設群體參與度不夠
目前河南首家田園綜合體的發展主要是通過政府招投標的形式開展, 集團公司進行主體策劃, 政府部門和村民群眾缺乏參與, 在規劃設計時易出現公司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問題。在產業布局上缺乏當地政府的長遠明確規劃, 政府和企業之間存在政策性溝通不足, 當地群眾是被動的接受田園綜合體項目, 對田園綜合體建設參與度不高。
2.2.2田園綜合體建設政府扶持有限
田園綜合體的發展部署需要開發利用大面積的土地, 目前當地政府對田園綜合體的土地支持不夠。在土地征用方面政府的支持不夠, 容易出現村民與公司之間的利益糾紛, 集團公司土地的合法性受到質疑。在土地稅費方面當地政府缺乏大幅度的優惠, 招投標過程中集團公司需要花費數千萬費用取得項目的開發權, 削弱了企業建設田園綜合體的生態性、循環性、公益性。政府對土地和資金扶持不夠, 易導致開發企業唯利是圖, 損害村民的集體利益。
2.2.3 田園綜合體建設基礎設施投入不足
田園綜合體需要政府、企業、村民共同努力才能建設的更好。當前河南首家田園綜合體周邊基礎設施配套不健全, 交通網、信息網、物流網等嚴重缺乏。缺乏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 網絡、水路、電路、污水處理系統、生活垃圾處理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3 推動河南田園綜合體建設的路徑
在河南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中, 需要從設計原則把握, 布局適合河南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方略, 在建立健全監管機制上夯實, 確保田園綜合體建設落實到位, 最后在運營中對建立的綜合體進行評估反饋, 做到及時調整。
3.1 確立河南建設田園綜合體的設計原則
3.1.1 生態性原則
生態性原則是田園綜合體設計的最基礎、最根本的原則。習總書記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不能因為一味的發展經濟而破壞鄉村生態環境, 要基于生態環境可持續的基礎上做好農業經濟的發展。所以在河南田園綜合體的設計上首先要考慮的是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 保證生態農業、宜居農村、健康農民。為了突出生態性, 田園式綜合體設計要側重于對人們心理舒適度的改善, 需要著重體現對人們心靈的關懷, 滿足人們想親近大自然的心理需求, 讓人們在田園綜合體中體會到沒有都市的工作壓力和煩惱, 完全放空自我。
鄉村因其優美的自然田園風光讓人感覺放松閑適, 心情自由舒暢。隨著城市化速度加快, 當前大部分人工作生活在城市, 無法長期生活在鄉村, 面對城市污染和高壓工作令人總感懷鄉村田園風光的恬靜優美。所以要抓住都市人的心理, 設計上需要集中力量搞好生態綠化建設, 布局多種類、多層次、多季節的植被, 使人流連忘返, 感受到鄉村田園的閑適情境。
3.1.2 協調性原則
一個完美的田園綜合體的設計需要協調多種要素, 使各要素發揮最大效用。河南田園綜合體的建設需要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交通布局等各要素的協同合作, 共同實現景觀建筑一體化, 人文與自然相融合。河南不同地域的田園綜合體設計需要整合協調各個要素, 充分利用當地的花草、樹木、山丘、湖泊、民房等資源, 描繪出一個和諧完美的田園畫卷。例如, 在自然景觀和建筑景觀搭配上, 一定不能出現與田園綜合體建筑與鄉村自然景觀無法相融合現象。
河南作為農業大省, 田園綜合體設計的協調性還體現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布局的協調性。根據不同的田園綜合體類型, 把三大產業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有效的融合一起, 三大產業的比例分配協調。尤其協調第一產業和第二、第三產業的關系, 使當地的社會經濟多元化發展, 這樣的田園綜合體才能給當地村民帶來發展的實惠, 居民的生活才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 最終實現人人脫貧致富。
3.1.3 創新性原則
田園綜合體涵蓋多種產業, 在規劃布局中需要創新性的滿足每個產業的功能需求, 使每個產業布局合理, 得到充分發展。尤其側重從田園旅游者的消費需求出發, 創新合理地布局各個功能片區, 以充分滿足旅游消費市場的各類需求。身處田園環境能夠獲得開闊的視野和自然河川植被的熏染, 獲得向自然敞開的暢快, 擺脫城市中的拘束感, 感到身心的舒暢。河南在田園綜合體的創新性設計中, 需要增加空間開敞度以及和周邊環境的互動, 減弱空間的閉塞束縛, 使人們獲得自由的空間感受。把田園綜合體囊括于自然中, 所以河南地區的人文建筑景觀需要順從于自然環境, 與自然景觀相融合。田園綜合體創新性設計要做到與自然要素共融共生, 例如, 山石、植被、湖泊等自然元素需要融合于建筑之中, 軟化建筑環境, 調節人們身心狀態, 弱化視覺的圍合感。
3.1.4 主題性原則
田園綜合體的規劃設計要遵循主題性原則, 主題要鮮明, 讓人走入田園中一目了然, 領會到田園綜合體要表達的田園主題。河南在田園綜合體設計時, 可以根據河南的生態植被、地域文化、風俗民情、地方特色等元素去找尋設計的主題。田園綜合體一定要與當地的自然和文化特色相結合, 地方特色性是田園綜合體區別于其他同類型項目業態的最大競爭優勢。一些具體地方特色的田園主題能夠長存于人們記憶的心間, 能夠起到群體傳播作用, 擴大地方田園綜合體的影響力。河南田園綜合體主題選擇可以從文化、旅游、休閑、度假、觀光等角度去挖掘, 讓村落具有屬于自己的亮麗名片。
3.2 布局河南建設田園綜合體的基本方略
3.2.1 以旅游為先導
鄉村旅游已經成為現代都市群體融入大自然的一種新渠道, 田園綜合體成為都市居民放松自我的場所。建立以旅游為先導的河南田園綜合體是擴大居民收入, 改善居民基礎設施的重要途徑。河南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一段小溪、一座殘橋、一棵古樹、一處舊宅、一塊斷石等都有說不盡的故事。以旅游為先導, 需要建立便利的交通網, 挖掘鄉村文化, 投建田園游樂度假基礎設施。
3.2.2 以產業為核心
一個健全的田園綜合體應該具備囊括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能力, 例如農、林、牧、漁、制造、加工、倉儲、房地產、餐飲、酒店、保鮮、金融、工商、旅游等行業。當前, 農業成本高, 產值低,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發展現代創意農業, 增加農產品附加值, 擴大農民收入來源, 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新戰略, 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3.2.3 以文化為靈魂
田園文化建設是新時代、新農民、新氣象的展現, 河南田園綜合體建設要把村民世代形成的風俗習慣、鄉土人情、民俗表演等挖掘出來。這樣能夠極大的提高村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同時對外也是一種強大的文化吸引力, 可以讓人們體驗到鄉土生活的苦樂與禮儀。鄉村文化是一個鄉村精神風貌的外延, 也是一個鄉村對外表達自己的方式, 更是一個鄉村的靈魂, 對一個鄉村的長期發展十分重要。
3.2.4 以流通基礎為支撐
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資源轉變為資本的先決條件。當前, 河南田園綜合體價值的開發和拓展需要靠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來實現。但是河南大部分鄉村沒有交通網和互聯網, 村落無法與外部世界聯系, 這樣就無法實現地域之間的結合, 實現資源共享, 優勢互補。
3.2.5 以體驗為價值
田園綜合體是集生產、生活、生態及生命于一體的有機統一體, 具有農業體驗的功能, 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農事活動讓人們體驗到生活的樂趣。河南田園綜合體建設應把農業和鄉村作為綠色發展的代表, 讓人們感知生命的過程, 感受生命的意義。
3.2.6 以鄉村振興為目標
田園綜合體是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嶄新的發展模式, 也是快速發展農業、優化農業產業布局、縮小地區差距、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一種重要途徑, 更是十三五期間實現脫貧攻堅戰的一個戰略決策。當前城市化進程加快, 農村和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擴大, 大量的農業人口流向城市務工, 農田荒蕪, 削弱了農村生產力, 田園綜合體恰好給河南農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振興繁榮河南鄉村發揮了巨大作用。
3.3 健全河南建設田園綜合體的監管機制
3.3.1 組建田園綜合體管理團隊
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成功與否取決于管理團隊是否合理完善。田園綜合體建設一般以公司化的形式運行或者在村干部領導下村民集體共同投資興建。為了組建團結有力的田園綜合體組織團隊, 可以采取干部總理—公司管理—農民治理的管理模式。這樣可以調動各個組織成員的自身優勢, 實現田園綜合體良性循環, 利益共享。
3.3.2 建立田園綜合體監督反饋機制
監督反饋機制是確保田園綜合體良性互動的重要保證, 也是保證農業生產、農業循環、農業生活順利進行的砝碼。沒有健全的監督反饋機制, 團隊組織渙散, 貪污腐敗盛行, 農村環境污染嚴重, 農村資源過度開發, 最終會導致農民的切身利益無法保障。健全的監督反饋機制也能夠及時反饋、解決、調整田園綜合體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確保田園綜合體穩中求進地發展。
3.3.3 制定田園綜合體法律管理條例
健全的田園綜合體法律管理條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依據。在田園綜合體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村民與村民、村民與公司的利益分配矛盾以及農村生態環境開發可持續問題等都需要依據田園綜合體法律管理條例來解決。田園綜合體法律法規在保證田園綜合體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確保了綜合體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3.4 構建河南建設田園綜合體的評估體系
3.4.1 堅持“以農為本”的理念, 田園綜合體姓農為農
是否堅持以農為本是評估河南田園綜合體的重要指標。田園綜合體建設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 實現發展為了農民, 發展依靠農民, 發展成果由農民共享。所以, 田園綜合體建設要以保護耕地為前提, 增強農業生產能力, 在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的基礎上, 實現農業現代化和三大產業融合, 最終達到農民共同富裕的目標。
3.4.2突出“融合發展”的思維, 田園綜合體三產業融合
田園綜合體既然是一個綜合體, 那么必然需要整合各個要素和資源, 核心是要整合第一、二、三產業。一個健全的田園綜合體應該涵蓋農、林、牧、漁、加工、制造、酒店、餐飲、物流、倉儲、金融、旅游、康養等行業。所以一個田園綜合體建設是否完善, 需要以融合發展的思維去評判, 看三大產業是否實現協同發展, 達到完美融合。
3.4.3 遵循“生態可持續”的原則, 實現田園綜合體生態循環發展
田園綜合體的評估需要堅持生態可持續的原則, 按照自然規律運行實現的綠色發展模式。假如河南田園綜合體建設實現了經濟價值卻未能確保生態價值, 導致環境污染、資源浪費, 那么這個田園綜合體就是一個不合格的綜合體, 是走不遠的綜合體。在評估田園綜合體時要看其是否符合“生態可持續”原則, 只有始終保持生產、生活、生態統籌發展才能成為宜居宜業的生態家園。
3.4.4 樹立“創新開放”大格局, 堅持因地制宜, 開放發展
創新開發程度是評價田園綜合體的重要指標。田園綜合體是一個多元功能體, 其有強大生命力, 需要緊緊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 依托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優勢, 激發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活力。樹立創新開發的格局理念是保證田園綜合體經久不衰的長遠之道。
4 小結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 落實農業現代化, 解決”三農“問題, 需要探索新的農業發展模式——建設田園綜合體。田園綜合體這一新的發展模式, 可以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 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 促進農業、農村發展, 最終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目標。河南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需要確立生態性、協調性、創新性和主題性等原則, 以旅游為先導, 以產業為核心, 以文化為靈魂, 以流通基礎為支撐, 以體驗為價值, 以鄉村振興為目標, 同時健全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監管機制和評估體系。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