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首項任務,同時,“人工智能+”也首次被寫入報告。
“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而人工智能則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當下全球科技競爭的焦點,換言之,如何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千帆競發,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落地千行百業,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點之一。
但無疑,人工智能產業落地過程還存在多重挑戰,如技術更新迭代快、計算資源需求高、研發投入大、場景應用不明確、人才短缺等多方面的問題。如何塑造人工智能發展生態?作為創新之城,深圳如何發揮創新和產業優勢,加速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優化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作為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深圳已初步形成覆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完整人工智能行業的產業鏈。據《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白皮書(2024 年度)》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總產值3012億元,深圳市人工智能企業總數2267家,產業發展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
在今年3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提出的《關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中,對“20+8”產業集群做了與時俱進的動態調整,人工智能升格單列為1個產業集群。
在南山區,人工智能產業涵蓋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完整產業鏈;截至2023年底,南山區人工智能企業數量約900家,占全市比例約4成;南山區已有約70項算法產品獲批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占全市比例約8成。深圳市3個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均位于南山區,南山區人工智能企業開發的大模型、垂類模型數量領跑全市。
然而,在人工智能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擁有匹配發展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如何成功落地,賦能產業升級?……一個個難題尚待破解。
人工智能產業生態需要進一步優化。近日,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導,南山區人民政府、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南山區科技創新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神州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2024深圳人工智能生態大會暨“模力營”AI生態社區揭牌儀式上,深圳打造的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垂直領域大模型生態系統——“模力營”AI生態社區正式揭牌,將專注于構建集創新資源與高階服務為一體的生態服務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模力營”首期近2萬平米,位于深圳南山“云科技大廈”和“神州數碼國際創新中心”,后續還規劃有第二、三期項目,將落戶南山智城,總面積拓展至10萬平方米。
“模力營”結合深圳自身產業優勢,聚焦大模型研發(端側為主)、AI軟硬件開發以及AI場景應用三類企業,提供多層次、全鏈條創新服務,打造以軟硬結合、場景牽引為特色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專業孵化器,以高質量的服務、生態和政策供給,打造灣區AI創新先導區。
據悉,首批11家人工智能企業簽約入駐“模力營”。與多數孵化器相似,“模力營”AI生態社區也具備空間免裝修、拎包可入駐、租金有減免等多項優惠政策。
但與傳統意義的孵化器或產業園不同,“模力營”旨在發揮深圳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優勢,重點圍繞著人工智能端側產業鏈去布局,形成一個產業鏈的閉環和生態,通過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如算力優惠、合規指導、高質量語料等有效支持降低企業成本,來提升產業濃度和生態的活躍度。
讓產業垂直,一個生態社區串起一條鏈
目前,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一波技術浪潮,人工智能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量,各個城市也都在推動人工智能相關產業鏈發展,當下我國形成多個AI產業重點發展區,各城市依托產業底蘊實現差異化發展。
譬如,排在第一梯隊的北京強在人才積淀,上海在機制和資金上占優,蘇州以制造業底蘊為加持……深圳作為全球工業門類最齊全、配套最完善并擁有良性健康產業生態的城市之一,人工智能產業是深圳產業集群上下游企業相互配套、梯度發展、共同成長的一個縮影。
但如何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產業?鞏固城市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深圳一方面政策先行。2023年年中,深圳正式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與2022年出臺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人工智能產業促進條例》,構筑起“一條例、一方案、一清單、一基金群”的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應用的政策體系,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全時全域應用。
另一方面,深圳還注重培育生態的打造。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算力、算法、數據這三大基礎要素,而在當前,尤以算力需求最為迫切。算力資源獲取難、成本高等問題,往往是人工智能初創企業的“焦慮”所在。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產業如何集聚、“人工智能+”如何加快落地、高質量數據如何獲取、如何契合行業標準、如何吸引人才、如何加強國際交流……都是人工智能企業所需要面對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深圳在結合北京、上海等城市經驗,打造了“模力營”,并在此部署七大核心公共服務平臺,涵蓋算力賦能、語料數據服務、合規指導、開源生態促進、AI硬件工具接入、創新場景孵化以及資本對接等關鍵領域。而通過對算力、語料、合規、人才、資本等資源的整合和配置,最大化了發揮資源的效用和效率,為入駐的人工智能企業提供基礎設施與要素保障。
并且,在解決人工智能企業發展的軟性需求的同時,在物理空間上,“模力營”可與鵬城實驗室、深圳科創學院及周邊高校、英特爾創新中心、英偉達加速計劃、開源中國社區等資源形成高效聯動,滿足企業產業集聚需求。同時,在縱向空間上,通過不同的功能分區,如研發辦公區、產業服務區、共享交流區、硬件實驗室、國際互動區等,滿足企業專業服務、共享交流和研發辦公于一體的復合型創業空間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為加速構建全域人工智能生態圈,南山區還成立根技術生態聯盟,該聯盟依托華為計算生態體系、華為云生態體系、華為大模型生態體系、華為鴻蒙生態體系,共同加速行業智能化進程。
總而言之,通過“模力營”,深圳在人工智能生態打造上,實現信息、技術、資金、人才等多方面資源整合共享的同時,打破不同主體之間的壁壘,促進協同合作、提升效率與效益;通過生態系統的構建,創新孵化,為創新創意成果轉化和應用加速;通過針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生態系統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痛點進行針對性解決,也加速推動行業整體發展,助力產業競爭力的提升。
當“人工智能+”席卷千行百業,重塑行業新生態,智能硬件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全時全域應用遍地開花,深圳蹄疾步穩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生動畫卷也將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