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52號文的發布標志著專項債券管理進入新階段,一是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未列入負面清單的領域均可申請,大幅拓寬了專項債券的投向領域。二是資本金范圍擴大,比例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資本金的行業從原來的17個增至22個,同時,以省份為單位,資本金比例上限由25%提高至30%,這一調整顯著增強了專項債券撬動社會資本的能力。三是審核權限下放,效率提升。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10省市及雄安新區成為“自審自發”試點地區,可自主審核發行專項債券,大大縮短了項目從申報到資金落地的周期。四是償還機制更加靈活,允許使用財政補助資金、其他項目專項收入等多種來源償還債券本息,緩解了業主單位的償債壓力。這一政策變化為項目單位爭取債券資金提供了新的機遇。那么,項目單位如何才能在現行要求下爭取到更多的債券資金呢?本文將圍繞項目在謀劃、申報準備、材料編制等關鍵環節需如何開展,為項目單位提供工作參考。
一、項目謀劃關鍵要點
項目謀劃是爭取專項債券資金的起點,也是決定申報成功與否的關鍵。在“負面清單”管理機制下,需要精準把握政策支持的領域方向,謀劃既符合政策要求又具備地方特色的優質項目。2025年專項債券的支持重點呈現三大趨勢:一是新興產業基礎設施成為新寵,算力設備、量子科技、商業航天等前沿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被明確納入支持范圍。二是城市更新與保障性住房獲得更多關注,專項債券可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浙江、四川已率先試點,兩省發行專項債券近20億元用于此類項目。三是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持續受重視,但需注意園區內單純的道路、橋梁建設項目不易獲批。項目單位應結合本地區發展規劃和自身職能,選擇匹配的項目方向。
區域發展戰略對接能顯著提升項目優先級。在策劃項目時,應注重與國家和省級重大戰略對接,如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等。某區一文旅項目通過專項債券支持,不僅解決了建設資金難題,還帶動了鄉村旅游發展,2022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10萬余人次,通過土地流轉、利息分紅等方式為當地村民創收261萬元,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這種既能服務重大戰略又具備良好收益的項目,往往能在額度分配中獲得傾斜。
項目成熟度是爭取專項債券的重要籌碼。專項債券資金要求“早發行、早使用、早見效”,項目成熟度越高,獲批可能性越大。項目單位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升項目成熟度:一是提前完成立項、可研批復等基本審批手續以及用地環評手續;二是盡量取得規劃許可等關鍵要件,具備“四證一書”的項目將獲得優先考慮;三是做好征地拆遷、施工圖設計等開工準備,確保債券資金到位即可開工建設;四是明確其他資金來源和到位計劃,展示項目的資金保障能力。
二、申報材料關鍵要點
專項債券申報材料直接關系到項目能否成功入庫并獲得資金支持,項目在申報時,應避免因材料問題導致項目擱淺。
“一案兩書”是專項債券申報的核心材料,包括項目實施方案、財務評估報告和法律意見書。報告在進行收益測算時,需注意收入可實現性、收入與建設內容相關性、收入類型多樣性以及保守預估原則。
可行性研究報告是申報材料中的重要支撐文件,需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等進行系統論證。在編制可研報告時應注意要依據最新大綱的要求,確保結構完整、內容全面。同時,投資估算要科學合理,建設內容、建設規模、投資造價等要相匹配。
用地和規劃手續是項目合法性的重要證明,也是材料準備中的難點。對于新增建設用地項目,項目單位需提前與自然資源部門溝通,確保用地指標落實;對于利用存量土地的項目,則應提供土地使用權證明。
其他配套材料的完備程度也影響著項目評審結果。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環評、節能評估、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開工手續等。項目單位可盡可能準備齊全各項材料,特別是能夠證明項目成熟度和實施緊迫性的文件。例如,某醫院擴建項目在申報時提供了病床使用率持續超過100%的統計數據和患者排隊等候數據,有力的證明了項目建設的緊迫性,最終成功獲得債券資金支持。
除此之外,項目單位還需特別注意兩個關鍵時點:一是項目入庫時點。專項債券項目實行三級庫管理制度,分為儲備庫、發行備選庫和執行庫。項目入庫管理是申報的首要環節,首先需要推動項目進入儲備庫,這相當于獲得了參賽資格。各地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開展下一年度項目集中儲備工作,錯過這一時點可能導致項目無法進入優先安排序列;二是材料更新時點,對于申報周期較長的項目,應及時更新補充新取得的審批文件或協議,保持材料的時效性。
三、申報實施策略
專項債券申報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從項目謀劃到債券發行,整個流程通常需要3-6個月時間,其中涉及多個環節、多個部門的協同配合。跨部門協同機制的建立是保障項目順利推進的關鍵,包括但不限于發改、財政、自然資源、環保、行業主管等。最佳實踐是成立專項債券工作專班,明確各部門職責,形成工作合力,定期會商,及時解決跨部門協調問題。發改部門負責項目審批和入庫指導,財政部門負責資金平衡方案審核,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用地手續辦理,行業主管部門負責技術標準把關。例如,某地在申報產業園區專項債券時,發現用地手續辦理進度滯后,工作專班立即召集自然資源部門專題研究,通過并聯審批、容缺受理等方式加速辦理,最終在申報截止前完成了所有手續。
四、總結
隨著專項債券管理機制持續優化,“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自審自發”試點,賦予了地方更多自主權,提高了審批效率,這些政策紅利為項目單位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未來,項目單位應當建立常態化、系統化的專項債券工作機制,將債券爭取工作融入單位發展戰略和日常管理。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專項債券監管日益嚴格,項目單位必須堅守合規底線,杜絕任何形式的虛假包裝和違規操作,確保項目全生命周期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