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產業
園區規劃包括產業園區
規劃背景、發展定位、規劃布局、招商策略、園區運營策略等等。
產業規劃的總體規劃思路的關鍵在于產業的定位分析,只有將產業定位準確了,后續的空間布局、招商策略和運營服務的設計才會更加具有成效。當然,在進行產業定位之前,我們需要對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進行全面有效地梳理,為產業定位打下扎實的基礎。在此,結合贏城服務過的產業園區規劃經驗,提出了“五步法”的總體規劃思路。
外部環境分析
通過外部宏觀環境的分析,可以掌握未來經濟社會變化的趨勢,了解未來產業變化規律及發展趨勢,了解未來的狀況是怎樣的。當我們比較好的了解未來的發展狀況時,我們就可以抓住出現的戰略機會或者規避出現的戰略威脅,作出相應的戰略選擇,促使企業快速、健康、持續地發展。
具體來講,外部環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外部環境現狀是什么?
外部環境分析首先是為了弄清楚園區內企業所在領域、相關領域及向往領域目前的現狀是什么?它們的行業發展基本狀況、行業供需狀況及細分行業狀況、區域狀況、產品狀況、客戶狀況、競爭對手類型及主要競爭對手狀況、消費者或客戶狀況及需求偏好、行業價值鏈主要參與者狀況、行業關健成功因素等等是什么樣的現狀?
第二,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其次,外部環境分析是為了找出影響企業所在領域、相關領域及向往領域的影響因素,重要的影響因素有哪些?他們會怎樣影響這些領域的發展?
第三,未來外部環境會怎樣?
外部環境分析的最重要是為了解園區內企業所在領域、相關領域及向往領域未來狀況會是怎樣?同樣,它們的未來行業發展基本狀況、行業供需狀況及細分行業狀況、區域狀況、產品狀況、客戶狀況、競爭對手類型及主要競爭對手狀況、消費者或客戶狀況及需求偏好、行業價值鏈主要參與者狀況、行業關健成功因素等等會是什么樣的狀況?這些領域的未來狀況預測非常重要,它決定了是否能為企業戰略選擇依據的科學性和正確性,直接決定的戰略選擇的成敗。誰更好預測了未來,誰就能更好的作出戰略選擇,更好地抓住現在,更好地擁有未來。
總之,外部環境分析的目的是通過行業現狀及影響因素的分析,預測未來的變化趨勢,了解未來的狀況及發展趨勢,為企業戰略選擇和戰略決策提供依據。
園區外部環境分析一般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的環境分析,具體而言,可以從行業發展前景評估、產業發展環境分析和政策導向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內部資源分析
內部資源分析是園區內部與戰略有重要關聯的因素,是園區經營的基礎,是制定戰略的出發點、依據和條件,是競爭取勝的根本。
園區內部環境或條件分析目的在于掌握園區的歷史和的狀況,明確園區所具有的優勢和劣勢。它有助于企業制定有針對性的戰略,有效地利用自身資源,發揮企業的優勢;同時避免企業的劣勢,或采取積極的態度改進企業劣勢。揚長避短,更有助于百戰不殆。
園區內部資源能力主要指自然資源、政策環境、人力資源、產業基礎和產業配套、市場輻射能力、市場環境和法制環境。綜合來看,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剖析。
產業定位分析
在完成了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的分析后,應先確定園區的總體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據此來進行產業定位的分析。
產業定位是指某一區域根據自身具有的綜合優勢和獨特優勢、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以及各產業的運行特點,合理地進行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確定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以及基礎產業。
產業定位分析是產業園區規劃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它關系到園區后期的建設和配套體系的構建。如果產業定位做得不好,園區的建設很可能是要失敗的。筆者認為,產業定位分析分為主導產業的選擇、產業細化與產業組合和產業補充等步驟。下面就產業定位的基本理論和邏輯思路進行分析。
國內外很多學者研究過產業定位,也創立了一些經典的定位理論,這些理論對實踐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因此在進行產業定位前,有必要對典型的理論加以研究,以便作出更加合理的產業定位。在產業定位領域,典型的理論有比較優勢理論、產業集聚理論、產業價值鏈理論和企業生命周期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