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2026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節能降碳專項即將啟動申報。作為企業,如何精準把握政策導向,提前布局申報工作?本文將為您全面解析專項支持方向與申報要點,助力企業搶占政策先機。
一、專項支持核心方向:四大維度十大重點領域
節能降碳專項聚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圍繞重點領域改造、能源效率提升、低碳技術應用及資源循環利用四大維度,明確了十大類支持項目。
(一)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項目
針對高耗能領域綠色轉型需求,重點支持電力、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油化工等行業的節能降碳改造項目。
此類項目需結合行業特性,通過技術迭代、設備更新或工藝優化,實現單位產值能耗下降與碳排放強度降低。特別是數據中心等新興高耗能行業,也被納入重點支持范圍,體現了政策的前瞻性與全面。
(二)綜合能效提升項目
重點用能單位與園區能效優化是本專項的重中之重。支持重點用能單位、產業園區開展能源梯級利用改造,通過余熱余壓回收、能源系統整合優化等技術,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在煤電與煤炭利用低碳化方面,專項將推進煤電機組"三改聯動"(節能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與低碳化改造,支持煤炭消費減量替代項目。
(三)低碳技術示范項目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 是本次專項的亮點之一,重點支持規模化CCUS示范項目建設,涵蓋捕集、運輸、利用與封存全鏈條技術應用。
同時,面向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及試點園區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示范項目,以及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應用項目也將獲得重點支持。
(四)資源循環利用項目
在固廢綜合利用方面,支持尾礦、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項目。
廢棄物規范回收與循環領域,重點支持規模化規范回收站點、綠色分揀中心建設,以及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舊電池等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項目。
二、項目申報前置要求:四大門檻不容忽視
為確保專項資金精準投向合規、高效的項目,申報需嚴格滿足四類前置條件。
(一)嚴把項目合規條件
申報項目需提前完成項目審批、規劃選址、用地審批、節能審查、環境影響評價等前期手續。
對按規定無需辦理相關手續的項目,需由具有相應權限的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出具正式情況說明。前期手續未辦理或仍在辦理中的項目,不得參與申報。
(二)落實項目資金保障
企業投資類項目需提供資金到位情況證明材料,包括銀行貸款承諾函、自有資金證明、股權融資協議等,確保項目建設資金來源穩定、足額。
(三)嚴格項目審核標準
專項明確杜絕重復申報與失信申報。此前已獲得中央財政投資或其他部門同類專項支持的項目,不得多頭重復申報;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單位,其申報項目一律不予受理。
(四)明確項目建設進度
申報項目需為具備開工條件的計劃新開工項目或在建項目,不得用于已完工項目,以及主體工程已完工或累計投資額完成80%及以上的項目。
三、專業申報建議:提高成功率的關鍵步驟
根據多年政策資金申報經驗,我們建議企業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準備。
(一)提前規劃,系統布局
企業應對照專項支持方向,系統梳理自身項目資源,選擇符合企業實際且與專項要求高度匹配的項目進行申報。
切忌盲目申報,應根據項目所處階段、技術特點及資金需求,選擇最合適的申報方向。
(二)材料準備,突出亮點
申報材料是評審專家了解項目的主要窗口,必須真實、準確、嚴謹、高質量。
要特別突出項目的技術創新性、市場前景、實施可行性及減排效果,使評委能在較短時間內抓住項目的關鍵亮點。
(三)注重資質,積累憑證
企業應注重無形資產的累積,如專利證書、科技成果鑒定報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等,這些材料可以作為申報項目的重要旁證。
(四)規避風險,合規申報
近年來,政策補助資金管理日趨嚴格,政府部門不再當"甩手掌柜",而是加強對項目全過程的監督。
企業應確保申報材料真實可靠,避免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導致申報失敗。
2026年中央預算內投資-節能降碳專項是企業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機遇。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需要專業、系統、精準的申報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