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該承認,國家的各項政策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動是顯而易見的。2015年,2016年,世界新能源汽車銷售榜單中出現了大量中國企業產品的身影就是明證。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目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嚴重依賴政策,離開政策,絕大多數新能源車型無法生存。賺一筆就走的企業成為騙補的主力。
過去幾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制訂的匪夷所思,公交車居然是按照長度來補貼;純電動車不分級別,按照里程補貼;要知道,大車跑300公里所需的成本和小車完全是兩碼事。
結果就是,成本5萬的車,可以拿兩級10多萬的補貼,各種騙補企業紛紛出籠。拆電池的,成立關聯公司假買假賣的……
寶貴的補貼資源如果用好,支持出幾個超越特斯拉的世界領先企業完全有可能。但是中國補貼的結果卻是補貼被大量騙補企業分食,而拿出來的產品被所有媒體大罵。
新能源汽車應該如何補貼呢?如果資源用好了會有什么成果呢?我們來細說一下。
一、把握真需求和真市場
發展新能源汽車,政府有幾個目的。一是解決日益嚴重的城市空氣污染問題,特別是尾氣污染;二是作為石油資源比較匱乏,煤和水電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希望降低石油消耗;三是加快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讓中國汽車產品像其他中國制造產品一樣,占領國際市場,帶動中國經濟。這是新能源汽車的真需求。所以,補貼也要圍繞著這個需求來做。
城市尾氣污染問題有過研究,大致分為三塊,一塊是晝夜運行的公交車,一塊是行駛里程長,運行時間長的出租車(現在還要加上約租車),第三塊是數量龐大,集中在上下班高峰的私家車。
公交車,行駛里程長,但是有班次,單次里程不長。有車站等固定設施,可以快速補電,夜間不運營,可以長時間充電。可以采用純電動的方案解決。所以,對公交車應該鼓勵純電動方案,解決污染問題。
出租車單次行駛里程長,充電時間影響收益。雖然純電有利環保,但是司機難以接受,解決的辦法是混動或者一證雙車,兩輛純電動車使用同一營運權輪流運營。這需要特殊的政策支持。
家用車,純電動并不適用,插電混合動力配合車位充電樁應該是政策支持的重點。家用車就與市面上燃油車平等競爭,政策可以適當引導,但不應該越俎代庖,制造出原本不存在的偽市場。
最低端的代步車存在真實市場,山東在沒有牌照,沒有標準的前提下發展出大量企業,這也是真實需求,應該引導而非遏制。
二、政策引導的方向
汽車是一個技術難度很高,產業鏈很長,成熟度很高的產業,安全性又事關生命安全,所以政策引導應該有門檻,剔除實力不足的投機企業。同時注意扶持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消除地方保護。
對于大客車,公交車,許可證可以發放給三五家企業,形成競爭,補貼采用銷量階梯制度。除了核算成本給一個基礎的補貼之外,要給銷售高,使用廣的廠商獎勵,鼓勵廠商制造迎合市場,滿足公交公司需求的客車。
客車事關多人生命財產安全,資格門檻要高,必須讓企業上規模,減數量,才能避免惡性事故的發生,同時消除地方保護。在補貼的同時,要鼓勵電動客車汽車出口,電動公交沒有品牌負擔,是中國制造發揮優勢的好戰場,而公交需求全世界都存在。對外的銷售應該同樣給予補貼。
對于純電高速電動車,應該明確補貼范圍,僅限于出租車,由各地出租車公司統一采購才給予補貼。補貼的車型應有控制,也是工信部從廠商提供車型中,按照性能指標實測優選數種,出租車公司自由選擇,銷售量大的予以階梯額外補貼,促進優勝劣汰,消除地方保護。
出租車由于其充電的特殊性,應該允許一證兩車,兩輛車輪流充電,解決出租車24小時運營與電動車充電的矛盾。
對于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應該放開競爭,但是補貼金額應有所控制,覆蓋掉傳統汽車改插電混動的電池、電機,電控成本即可。就是說,插電混合動力汽車去掉補貼,與原型燃油車同價位。
插電混合動力汽車的重點在于充電支持,對于小區固定車位,應該立法強制物業允許安裝低壓慢充裝置。電力部門予以支持,物業不得阻擾,方便車主充電。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本身應放開競爭,但是也用階梯獎勵,鼓勵優勝劣汰。車型受到市場歡迎的廠商應該獲得額外獎勵。
低速電動車不需要補貼也能生存,政策要做的是基于路權,降低標準。不用汽車,而用低速電動車的標準來制訂行業規范。同時限制其路權與駕駛權限。允許其在非高速,非一二線城市擁堵路線行駛,降低行業門檻,允許互聯網企業參與投資,創業。
公交車,出租車,嚴格控制,高額補貼,階梯獎勵鼓勵優勝劣汰;插電混動適當補貼,自由競爭,階梯獎勵鼓勵優勝劣汰;低速電動車只給政策,不用補貼。這樣才能讓資源效率最大化。
三、新能源的未來
未來,城市中公交車,出租車將全部電動化。私家車大部分插電混動,在市內行駛時采用純電模式,整個城市的尾氣污染將大大減少。同時城市的峰谷用電將被削平,用戶睡覺的時候,恰恰是電動車,插電混動汽車充電的時候。
在縣城、鄉村,低速電動車替代摩托車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廉價的低速電動車在自家院里充電。解決幾十公里內的交通代步問題。
中國的汽車產業在補貼中會獲得發展,依靠先發優勢和批量規模,中國的電動公交車,電動出租車,低速電動車將走向世界。實現真正的彎道超車。
未來,通過階梯補貼優勝劣汰出來的,壟斷了中國所有城市公交車的電動公交公司,將依靠龐大的規模生產出競爭力無以倫比的產品,進入歐美市場。
未來,經過優勝劣汰脫穎而出,年銷售幾十萬輛的中國電動出租車公司,將有能力用數倍的薪水,從年銷量幾萬的特斯拉挖來最好的人才,最新的技術,進而開發出最好最便宜的電動車,進入各個國家的出租車市場。
未來,互聯網企業投資的低速電動車企業,將把中國制造的物美價廉的優秀電動車,送到亞非拉每一個有電力供給的角落。
主流乘用車因為有品牌因素,中國制造的插電混合動力汽車暫時還無法動搖豐田、大眾,奔馳、寶馬這些巨頭的地位。但是在產品力上,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會越來越接近一流廠商。
當一輛故障率可靠性達到合資A級車水準,空間、噪音振動控制與舒適性堪比邁巴赫,加速性能不弱于蘭博基尼的中國品牌插電混動轎車只賣30萬的時候,你是否會考慮一下呢?
新能源的未來很美好,而一切要從腳踏實地的政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