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和鳳現代農業園區以市級農業園區規模化農業生產基地為基礎, 通過全力打造集創意農業、觀光休閑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南京農業田園綜合體, 讓農民充分參與園區建設并受益, 依托園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打造園區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農業+”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 以田園綜合體為載體促進農業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推進農業與民宿、鄉村旅游融合發展, 讓旅游業帶動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1 溧水和鳳現代農業園區簡介
1.1 園區規劃與發展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和鳳農業示范園區規劃占地面積50 070多畝, 2009年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規劃并繪制建設, 2011年被南京市列為首批市級農業示范園區之一, 其中規劃設施農業面積為2.25萬畝, 分為高效設施蔬菜產業園、高效苗木產業園區、高效茶葉產業區、高效特種水產區、高效優質糧油示范園區, 以及加工、物流及綜合服務區。現已建成連片大棚設施蔬菜4 236畝, 連片高檔苗木11 210畝, 連片有機茶葉5 106畝, 連片優質糧油12 520畝, 連片特種水產5 030畝, 初步建成了集大棚設施蔬菜、優質糧油、有機茶葉、高檔苗木、特種水產等現代農業規模生產、科技示范、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1.2 園區定位與發展方向
和鳳現代農業園區將構建成以優質稻米全產業鏈發展為主導優勢產業, 以精致園藝 (蔬菜和茶葉) 和休閑農業 (林木及經濟林果) 為輔助亮點產業的現代化農業產業新體系。全力打造園區“一核三區”的空間結構, 在以溧水區一級旅游環線—孔楓路為核心的1km2核心區, 以孔楓路為核心的3~5km2田園綜合體示范區、石臼湖濱湖觀光帶、龍頭水庫優質糧油示范區三大主導片區, 打造多個以農業龍頭企業、規模農業為基地的種植園、展示基地、觀光休閑項目及配套項目的小型田園綜合體, 爭取打造成南京國家級農業園區和鳳片區。
2 建設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 促進農業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和鳳園區以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打造優質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示范基地, 2017~2018年在和鳳鎮群英圩、東風圩進行2 500畝進冬季體耕;在龍頭水庫圩區推行3 640畝耕地提升項目, 加快耕地測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機肥、綠肥種植秸稈還田及深耕深松技術的應用;在金農匯、華成蔬菜、月牙湖茶等5 000畝生產基地開展綠色防控技術應用;在群英圩、東風圩等區打造10 000畝南粳46、南粳5055優質水稻綠色高產創建示范片;2018年在群英圩建設10 200畝的蔬菜、糧油減肥、減藥示范片, 從而修復治理生態環境, 實現全鎮農藥、肥料零增長目標。溧水區公正稻米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被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認定為2017年第一批中國農產品示范基地, 華成蔬菜生產基地、嚴景萬茶場成為省級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 這為培育優質農業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和鳳農業園區現有省、市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 國家、省、市級名牌、著名商標15個, 無公害農產品40多個, 有機農產品4個, 綠色農產品5個, 其中月牙湖茶葉榮獲2017年第十二屆“中茶杯”白茶特等獎, 道好牌大米、陳小建牌大米分獲江蘇優質大米特等獎與銀獎, 2017年和鳳鎮6個農產品被列入江蘇農產品品牌目錄, 居全區之首。通過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的影響力, 帶動和鳳農業園區特色農業經營, 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切實提高農戶參與產業化經營的利益保障, 同時培育農業企業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其中南京市溧水區華成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網上商城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通過網上商城、手機微信端, 產品與商城同步呈現, 以團購、買就送、基地體驗等一系列優惠活動, 配合會員體驗種植、采摘等田間勞作, 籌建了農家樂, 年接待上千會員在基地體驗農家勞作及品嘗農家菜肴。和鳳農業園區通過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 引導農業企業進行農業標準化生產, 打造農產品展示中心, 以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效應帶動休閑觀光農業與二產、一產相融合, 從而促進和鳳農業園區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3 打造農業田園綜合體, 促進農業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3.1 打造農業田園綜合體的總體思路
以和鳳鎮農業資源和美麗鄉村資源為基礎, 打造集現代農業、觀光旅游、鄉村休閑度假、田園風光、民俗、民宿、科普博覽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生態田園旅游區, 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產主要做好設施蔬菜產業、高檔苗木產業、有機茶葉產業、特種水產區、優質糧油示范區。二產主要做好糧油、茶葉等農產品的深加工, 形成田園式工業客廳, 打造生產示范、新品觀摩、體驗等模式。三產圍繞一、二產做好配套服務, 形成休閑農業的觀光、休驗等各種業態模式, 實現社區化生活、園區化生產、景區化休閑。
3.2 整合農業園區資源打造農業田園綜合體
和鳳鎮全面整合農業園區資源, 重點突出優質糧油、設施蔬菜、高檔苗木、優質茶葉、特種水產品五大主導產業, 主抓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加強農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園區農業等功能, 吸引農業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入駐農業園區, 發展設施農業、精準農業、現代互聯網農業, 帶動園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標準化、集約化生產, 引導農業加工企業向農業園區集中, 全方位建設和鳳農業休閑田園綜合體。以“農業+”的綜合發展模式, 將和鳳農業、農產品、農業旅游做深、做透, 以打造農業田園綜合體, 進一步促進農業科技、市民健康、農業休閑等方面的發展, 使農民充分參與并受益。
3.3 以園區規模農業為基礎打造農業田園綜合體
和鳳農業園區以市級農業園區規模化農業生產基地為基礎, 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高效農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 以園區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 結合公正、谷豐等優質糧油基地, 華成蔬菜、三葉園林、秦淮梅園、嚴景萬、月牙湖茶場、戰天圩水產等規模農業生產基地, 大小梅、周王村等省級美麗鄉村以及諸家古村落、石臼湖濱湖風光帶建設, 科學制定產業園規劃。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全域旅游、美麗鄉村建設等, 全力打造集創意農業、觀光休閑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南京都市田園綜合體, 通過農業園區提檔升級、美麗鄉村建設, 讓農民充分參與園區建設并受益。同時依托園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聚集現代農業生產要素, 建設“生產+加工+科技”“農業+N”的現代農業產業園, 發揮技術集成、產業融合、核心輻射等功能作用, 推進和鳳鎮農業結構調整與供給側改革, 增加農業效益, 增加農民收入。
3.4 以全域旅游規劃為載體打造農業田園綜合體
和鳳園區以目前特色農業為基礎, 樹立全域旅游、綠水青山也是生產力的發展理念, 通過整合園區農業資源, 以全域旅游、美麗鄉村以及一、二、三環道路兩側農業建設規劃為手段, 建設高標準糧田、經濟果林、特種水產養殖觀光休閑農業示范區。以“旅游+農業”推進和鳳鎮觀光休閑農業發展, 加快規劃打造“和美鳳鳴、無想田園”優質彩色水稻景觀農業示范片、三葉園林“三葉•夢華苑”、秦淮梅園“梅廉潔文化博覽園”、月牙湖茶葉與茶藝展示區、華成蔬菜、七葉山莊等以“農業+旅游+”為主題的一批農業與民宿、鄉村旅游融合發展的農業田園綜合體。發展采摘、觀光、休閑、體驗游, 讓旅游業帶動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促進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其中三葉花開之“三葉•夢華苑”田園綜合體已形成苗木、園林、文旅多元發展的綜合農業田園;秦淮梅園梅文化廉潔博覽園已形成集果梅生產、加工與梅園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生產示范基地;和鳳園區“和美鳳鳴”優質彩色水稻稻米景觀農業示范片已成為和鳳優質糧油核心區農業與農藝相結合的典范, 成為城市市民休閑觀光的一處美景。和鳳農業園區通過彰顯和鳳農業產業特色、文化特色和功能特色, 鼓勵市民走進田園體驗農事作業, 真正讓和鳳鎮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民房變客房, 將和鳳鎮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打造成為和鳳鎮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一大亮點工程, 推進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 使和鳳農業田園綜合體的休閑農業示范區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和城市居民旅游度假的新去處。(作者:俞同軍 曹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