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綜合體作為一項新興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 其緊緊圍繞城鄉一體化建設的發展現狀, 將農村供給側改革作為重點研究內容, 并有效融入鄉村產權的制度改革模式, 達到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全面持續發展的目的。以下對田園綜合體建設的路徑選擇進行了深入分析。
1 田園綜合體的概念和特征
2017年2月5日, “田園綜合體”憑借其深刻的意義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 其中, 對田園綜合體的定義如下:田園綜合體是指在發展田園景觀以及農業生產的基礎上, 以農民利益的實現為著眼點, 為充分發揮農民的參與積極性, 從而確保建設的順利高效完成, 采用綜合開發的方法, 最終達到農村村容顯綠色、農村產業顯興旺以及農村村民顯富裕的目標。田園綜合體的鄉村發展平臺是以發展農村產業的休閑觀光功能為重心的, 其有效地將生活、生態、生產三者融合起來, 并結合一產、二產和三產, 其中不僅包含了農村生產交易等傳統產業功能, 還將鄉村生態居住、田園休閑體驗等新型產業功能融入其中。田園綜合體在保護鄉村環境的基礎上, 使得農村產業發展與自然生態和諧進步, 有利于為鄉村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田園綜合體建設在繼承傳統農村產業優勢的基礎上, 合理地將加工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入其中, 在農村有限的空間中使鄉村產業的文化、社區、產業以及休閑功能實現了有效融合, 這對于新農村建設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作為中央一號文件中的突出內容, 田園綜合體的特點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1 農民參與受益的廣泛性得到提高
從田園綜合體的定義可以看出, 田園綜合體是在農村生活環境和田園景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在鄉村農業生產、農耕文化、生活習慣以及傳統習俗的基礎上, 將鄉村特色景觀、特色文化以及特色生態有效地融入到農村產業改革中, 使鄉村產業功能逐漸涵蓋休閑、服務等功能, 從而實現鄉村產業一體化發展以及農村產業的完美轉型。農民合作社作為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重要主體之一, 其在進行鄉村建設的過程中, 應利用與農民的利益聯合機制, 從而使農民在建設過程中體會到效益感, 并且這些利益會在很大程度上豐富農村人民的生活。這種效益感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 比如農村文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農產品品牌影響力的不斷增強、農村土地價值的不斷增長以及農村人員流入量的不斷增多等等。
1.2 融合突出體驗得到有效強化
在建設田園綜合體的過程中, 新型農業產業在作為農村基本收入來源的同時, 還能夠使農產品加工、二產三產需求得到良好滿足, 其中, 三產主要包含休閑、物流、貿易以及觀光旅游等方面。通過田園綜合體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 鄉村農業在傳統的第一產業的基礎上, 逐漸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延伸, 三大產業內部的相互促進與融合, 推動著田園綜合體建設的不斷進行。另外, 在傳承與發揚農村風俗文化的過程中, 田園綜合體根據各鄉村發展現狀建設農村休閑設施, 開展體驗活動, 使得農村人民的勞動積極性得到快速提高。通過休閑服務在鄉村田園景觀中的不斷滲入, 鄉村人民的休閑方式不斷多樣化和豐富化, 傳統的休閑方式逐漸被現代新型的休閑方式所替代, 鄉村人民的休閑娛樂模式逐漸與城鎮人民的休閑娛樂模式靠近, 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鄉村人民的精神層次。
1.3 農業創意理念得到有效加強
與傳統的田園建設相比, 田園綜合體建設的一大亮點就在于對農業創意理念的發展。農業創意理念作為田園綜合體建設重點關注的方面, 其在確保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順利進行具有非常關鍵的意義。總的來說, 田園綜合體中所推崇的農業創意就是指在發展特色鄉村農業產業的基礎上, 將農耕文化作為產業建設的靈魂, 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點關注內容, 通過對具有藝術化、個性化以及特色化創意理念的具體化, 使得田園綜合體中涉及的產品和服務更加具有創意化和創新性。另外, 創意農事景觀作為鄉村景觀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其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 將周邊環境有效考慮在內, 通過設計人員創意理念的有效融入, 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的。創意活動的進行可以有效帶動周邊環境的發展, 從而對其形成一定的輻射和帶動影響。
1.4 鄉村資源配置的集約性得到加強
分散居住是我國鄉村人民長期發展而來的居住習慣, 其導致了鄉村規模小、土地資源分配效率低以及農村產業分散化程度較大等問題的出現。田園綜合體作為一種新型的農村建設方式, 其在利用鄉村地區、資源以及產業優勢的基礎上, 充分尊重自然、規律以及當地民俗, 對農村的文化和資源稟賦進行梳理和利用。引導鄉村居民進行社區化居住, 集中建設休閑娛樂設施, 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減小鄉村居民分散居住現象的發生, 為鄉村居民提供更多生活上的便利。
2 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重要內容
與傳統的鄉村建設不同, 田園綜合體建設不僅僅是單一的休閑觀光園區建設, 其還包含農業休閑聚集區建設、農業居住區與生產區建設、農村服務區建設。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核心理念在于“利民”, 只有將農民作為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核心要素, 充分關注農民利益的實現與否, 才能夠使市場、資本以及政府這三大力量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以圖1對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內容進行了直觀展示。
圖1 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內容
3 田園綜合體建設的解決途徑
雖然在國家的統籌改革下, 田園綜合體建設已經得到了快速發展, 但其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為了確保田園綜合體建設的順利推進, 以下從四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3.1 強化農村產業基礎
田園綜合體是以農業產業為基礎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是一項涉及生態、社會、文化以及經濟等多方面內容的復雜過程, 為了科學有效地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 就要從農業產業這個基礎入手。首先, 應在清楚認識農業產業作為田園綜合體根本的基礎上, 將生態、產業、社會以及文化有效地融合起來, 突出產業建設優勢, 從而促進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護型以及資源節約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另外, 應充分發揮農業產業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帶動周邊農民的就業。最后, 農業專業合作社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田園綜合體對國家財政政策及資金的整合進程。
3.2 做好規劃設計
“綜合”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本質內容, “綜合”不僅要求田園綜合體建設做到標新立異, 具有創意感, 還要求產業建設與當地文化習俗、地區發展狀況有效結合, 從而實現田園綜合體建設向個性化方向發展。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是確保田園綜合體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步驟, 其僅僅包含農業園區規劃是遠遠不夠的, 還要綜合其他多種因素進行規劃設計。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 設計人員應縱觀全局, 將自然美和人文美有效地結合起來, 突出發展優勢, 避免劣勢, 將農村人民利益與田園綜合體建設利益有效結合, 從而增強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3.3 樹立良好的示范典型
良好的示范典型可以使一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作為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田園綜合體建設也應運用好示范典型的帶動作用。由于我國的田園綜合體建設起步較晚, 各方面的理論以及典型案例還比較缺乏, 因此, 各級政府應將典型培育放在重點位置, 從而營造出良好的農業產業改革氛圍, 打造出強有力的文化品牌, 帶動其他鄉村建設的發展。總的來說: (1) 國家應劃好一些重點田園綜合體試行區域, 并引導農村建設資金的匯集; (2) 作為省級層面的政府部門應著力打造市縣級田園綜合體, 從而引領其他鄉村建設向友好的方向發展。
3.4 加強“互聯網+”對田園綜合體建設的融合力度
在數據大爆炸的時代, 有效的推動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使當前的宣傳推廣手段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互聯網+”不僅可以實現對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宣傳, 而且還可以從物流、電子商務等方面對田園綜合體建設給予支持。因此, 隨著田園綜合體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 應積極運“互聯網+”的平臺優勢, 來提高農民對田園綜合體建設的認識度, 并從多各方面、多個角度為田園綜合體建設提供支持, 從而調動農民的加入積極性, 進一步刺激農村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從而減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4 小結
綜上所述, 田園綜合體建設對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近些年來的發展, 田園綜合體建設在當前鄉村建設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但由于田園綜合體建設還處于初始階段, 各方面的理論還不完善, 其在現實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 當代的田園綜合體建設仍然需要研究學者的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