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展望十三五 發展譜新篇”——《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
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立足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判斷,提出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推動供給側改革,轉移、淘汰過剩產能,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培育新的增長點,必將更加關注和支持新的經濟增長領域,文化創意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二是首都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展望新的發展周期,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動城市發展從外延擴張向內涵增長轉變,首都經濟結構由三次產業調整的“量變”進入內部結構深度調整的“質變”階段,在保持平穩增長中,首都經濟將邁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細化、結構更合理的發展階段,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拓展了新的戰略空間。
三是新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別是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引發影響深遠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和增長空間,為北京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提供了機遇。“文化+”、“互聯網+”給產業增長帶來新的動力,云計算、大數據、4G網絡等新技術廣泛應用,眾籌、眾包、在線直播等新模式不斷顯現,文化領域創新創業加速,新設企業數量保持高位增長,將為產業穩步增長提供持久動力。
四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既有利于北京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破解城市發展難題,也有利于文創產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三地文創產業發展優勢互補,將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條,提升三地文創產業發展質量。
未來五年,北京市文創產業的發展思路和發展重點是什么?
優化文創產業發展布局
“十二五”時期,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向優勢區縣集中,城區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產業配套協調優勢等得到更好的發揮,東城、西城、海淀、朝陽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承載區域。但集約發展還需向均衡發展實現跨越。文化創意產業未來的發展布局應充分認識文化創意產業集約化發展的特征及趨勢,突出布局重點,重點推動核心城區、產業功能性區域的集約化及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提出,根據各區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形成各區梯次演進,有序銜接的發展格局。例如,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著力發揮文化科技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軟件信息服務業、文化傳媒業、動漫網游等以“互聯網+”為特征的高精尖產業形態。大興區(亦莊)充分利用首都新機場帶動輻射效應,重點推進設計服務、新媒體等產業發展。
要嚴格執行《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指導目錄》,大力推進產業資源優化整合與引導疏解。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結構優化、業態創新,大力發展高產出、高附加、高輻射的新型業態,突出市場精準化、產品精品化、服務精細化,推動形成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規模與效益相統一的“高精尖”文化創意產業體系。
加強市級文創產業園區建設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促進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必須下大力氣提升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水平。從2006年認定第一批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開始十年來,北京市認定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或園區有30家,各區縣認定的園區就更多了。同時,在整體經濟步入新常態的形勢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正邁入質量效益型發展的新階段,產業發展從追求規模擴張向注重提質增效轉變,園區整體水平不高、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逐漸顯露。
促進“互聯網+”文化創意新業態發展
未來世界是互聯網的世界,能否利用好互聯網,產生化學效應,是促進文創產業發展的關鍵。“十三五”時期,要利用互聯網打造文化創意生態系統,整合創意、硬件、軟件、資本等要素,實現文化生產力的提速換擋。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改革是產業發展的源動力。北京市文化體制改革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十三五”時期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探索公益性事業單位管理模式,開展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試點,推動文化事業單位形成良好運行機制。
完善文化市場體系
北京文化要素資源薈萃,文化消費潛力巨大,必須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加速形成人才、資本、版權等各類要素高效配置、競相涌流的生動局面,吸引高精尖文化企業和人才到北京創業創新。為此,《規劃》提出,一是加強重點企業的培育。在做優做強國有骨干企業同時,重點支持民營領軍文化企業進一步壯大,研究制定小微文化企業孵化培育計劃,扶持發展一批小微文化市場主體,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態勢。二是鼓勵和引導各種非公有制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繼續完善投融資服務體系建設,從企業注冊、場地租賃、創業指導、技術研發和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服務。三是繼續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研究制定小微文化企業孵化培育計劃,為中小微文化企業發展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綜合服務。
增強文化消費帶動力
提振文化消費是帶動全市經濟增長及轉變發展方式的有效途經。刺激與擴大文化消費,將豐富居民消費的層次,促進消費結構的升級,進而釋放消費潛能,拉動內需增長。從北京文化消費的潛力來看,北京居民收入仍會保持穩定的增長,文化消費意愿將隨著供給的規模化、消費的便利化、手段的多樣化、內容的個性化等因素的刺激進一步提升,“十三五”時期首都文化消費潛力巨大,亟待釋放。針對北京文化消費的趨勢和特點,促進北京文化消費必須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的著力點。一是豐富文化消費內容,二是推動文化消費升級,三是推動消費模式創新,四是加大基本文化消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