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 其人口數量龐大, 不僅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文化, 還擁有自然資源、人文藝術等各種社會資源。其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 將歷史與文化相融合、藝術與民俗相統一, 具備得天獨厚的建設特色小鎮的先天優勢?,F階段, 河南省涌現出了許多地方歷史文化和傳統風俗相統一的人文氣息濃厚的特色小鎮。鑒于此, 本文從河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入手, 對其特色小鎮的建設現狀進行了分析, 并對兩者的關系進行探究。同時, 本文對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相關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 能夠為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河南省是眾多中華文化的發源地, 擁有非常豐富的文化資源, 當地的文化氛圍十分濃郁。在經濟社會的長期發展過程中, 河南地區孕育了殷商文化、兩漢文化、盛唐文化及北宋文化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 為我國留下了十分珍貴的藝術瑰寶。在此基礎上, 河南省的許多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古建筑物、傳統生活用品和農用器具等, 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經年沉淀而來的古樸氣息, 是人們了解和挖掘幾千年中國歷史史實的教科書。而上述這些都為建設特色小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事實上, 在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 也應充分利用其豐富的文化產業, 將文化旅游作為特色小鎮吸引外來人員的重要方式, 使小鎮成為集文化、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在社會經濟市場中消費結構不斷升級轉型的當下, 河南省的文化產業也逐漸與社會上其他產業進行了深度的融合, 使特色小鎮更具魅力。
二、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現狀
(一) 建設自然制度環境逐步優化
河南省最早提出建設特色小鎮是在2014年, 相關綱要中提出了“重點建設示范工程、提高建設質量、節約土地、注重小鎮特色”的相關要求標準。隨之, 河南省政府也在這一綱要下, 開始逐步完善本省各地特色小鎮建設的制度規劃, 相繼出臺了《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及《地方特色小鎮培育工作指導》等相關制度文件。可以說, 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的自然制度環境正逐步優化, 為小鎮的建設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證。
(二) 小鎮特色逐漸鮮明
在河南省特色小鎮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 始終秉持著以地方原有產業為支柱, 不斷提升和開發附加產業鏈相關性及產業鏈價值衍生的原則, 始終堅持不同特色小鎮不同支柱產業的發展原則, 有效利用了各地豐富的文化資源、產業資源及自然資源優勢, 打造了極具特色的小鎮。同時, 特色小鎮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 也非常注重交通設施、公共服務及環境綠化等方面的建設, 并針對小鎮原來的短板, 加強了小鎮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建設, 使小鎮的特色越來越鮮明。
(三) 創新力度不斷加大
在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的過程中, 也一直在注重創新性方面的加強, 在緊緊圍繞相關制度與管理條例的基礎上, 不斷調整小鎮的經濟結構, 拓展小鎮的經濟范圍, 從管理機制、配套體系等方面進行創新。目前, 河南省擁有的國家級特色小鎮的數量已經達到7個, 省級特色小鎮有171個。相信在之后一段時間內, 河南省在未來的特色小鎮的設計和建設過程中, 其創新力度還將不斷增大, 特色小鎮在創新式發展進程中, 將本著求同存異的大方向不變, 在不斷摸索前行過程中, 逐漸在行政、管理、服務、金融等多個方面成熟和完善, 進而提高建設水平。
三、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與特色小鎮建設的關系
特色小鎮建設能夠對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也能夠促進特色小鎮的建設。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與特色小鎮建設之間相互支撐、相輔相成。在具體的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中, 特色小鎮即是河南文化的重要物質體現, 而特色小鎮建設的具體文化填充內容則是河南省的特色文化。[4]可以說特色小鎮這種文化產業是河南省文化的具體物質支撐, 而河南省文化是特色小鎮產業建設中的靈魂。
四、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 投融資渠道單一
在現階段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中, 其投融資渠道呈現出單一的發展問題。該種問題的出現不僅影響著整個小鎮項目的融資質量與效果, 而且對于小鎮項目的建設與完成現也具有重要影響。投融資渠道單一問題的出現主要由于在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發展中存在投資周期長且資金風險較高的特點, 該種特點不僅影響各個企業的投資數額, 而且也對投資企業的經濟實力提出了要求, 需要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中型企業或者大型企業才能夠進行大量的資金投入。在小鎮項目的實際投資中, 除去河南省政府的經濟投入支持, 中小企業的投資數額較少, 影響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后續建設與發展。同時, 河南省特色小鎮融資渠道單一。由于現階段我國特色小鎮的建設是圍繞農村地區的, 加之現階段我國農村信貸融資的建設處于起步階段, 并不具有多種融資支持渠道。
(二) 產業融合度較低
在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 存在產業融合度低的情況, 不論是產業的功能上, 還是發展目標上, 不同產業的規劃與開發并沒有考慮到其他產業發展的相關內容。舉例來說, 在特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 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度比較低, 小鎮中并沒有形成一體化的旅游產業鏈, 制造出的部分旅游產品也缺乏市場競爭力。此外, 不同文化產業的融合度也比較低, 許多文化產業自身的社會價值并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
(三) 政策體系亟待完善
河南省特色小鎮是一種體現地方特色的物質展現, 更是對河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傳承, 是一種以依托地方歷史文化和民俗特點進行創新式發展的盈利的物質產業。在現階段的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中, 雖然特色小鎮項目的建設受到河南省政府的關注與政策支持, 但是作為一種新型的城鎮化建設方式, 引導特色小鎮項目建設的政策以及指導意見依舊較少, 并且在政策體系方面存在重點缺失的問題。該種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 現階段的特色小鎮建設指導意見僅提出一些建設目標、建設規劃方面的模糊要求, 在特色小鎮項目具體建設中并不具有較高的指導意義。第二, 現階段的特色小鎮項目政策扶持在規劃建設標準方面存在缺失問題, 該種問題影響特色小鎮項目的整體規劃建設, 導致特色小鎮項目的設計與規劃出現反復修改的情況。第三, 現階段的特色小鎮項目政策體系在產業政策、用地政策以及具體投融資政策方面均存在不健全的問題, 影響小鎮項目的產業規劃、用地規劃、融資規劃等環節的具體制定與實施。第四, 現階段小鎮項目的建設政策保障體系存在切實的問題, 影響小鎮項目的建設與發展, 導致小鎮項目的每一步建設與規劃均處于摸索式前進的狀態中, 影響小鎮項目的具體建設效率與水平。
五、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策略
(一) 增大投融資力度
現階段我國河南省特色小鎮的融資渠道處于單一的狀態, 進而導致河南省特色小鎮的融資力度存在薄弱的問題, 影響小鎮項目的后續建設與發展。故而, 本文提出增大特色小鎮投融資力度的策略。在對河南省特色小鎮融資力度進行積極增大的過程中, 主要采取以下幾方面策略。第一方面, 積極對農村信貸融資機制進行建設, 構建多種融資支持渠道, 進而保障小鎮項目的后續資金投入, 提升小鎮項目的投融資力度。第二方面, 應從專業投融資服務平臺構建方面進行著手, 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積極為小鎮項目的后續建設尋找投資人, 從而推動小鎮建設, 提升小鎮建設的投融資力度。同時, 專業投融資服務平臺構建的方式還能對小鎮項目進行積極的宣傳, 為小鎮項目建設后的盈利奠定基礎。第三方面, 應從中型企業合作方面著手, 選擇具有一定實力的中型企業積極創設合作機會, 促進小鎮項目投融資渠道的復雜化發展, 提升小鎮項目的投融資力度。
(二) 抓實項目對接工程實現產業高度融合
在對產業融合度進行提升的過程中, 主要應采取抓實項目對接工程實現產業高度融合的策略。在建設小鎮的過程中, 應將重點放在小鎮旅游項目的建設上, 并以文化產業為基準, 不斷提高旅游項目的建設水準。因此, 相關部門必須保障小鎮項目的旅游化建設水平, 促進小鎮項目的旅游收益提升, 保障小鎮項目整體經濟收益水平。同時, 還應從文化產業方面著手, 將小鎮項目與文化產業進行融合, 積極發揮小鎮的特色文化。
(三) 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
由于現階段的河南省特色小鎮建設存在配套政策體系亟待完善的問題, 影響著小鎮項目的后續建設與發展。故而, 本文提出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對策。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能夠對特色小鎮項目的建設起到積極引導作用, 并提升特色小鎮建設質量。具體實施中主要采取以下幾方面策略:第一, 對特色小鎮建設的指導意見進行具體化的完善, 以保障特色小鎮能夠具有明確的建設規劃、建設目標。第二, 應從特色小鎮項目的政策規劃方面著手, 對政策規化中的建設標準進行明確化處理, 以避免特色小鎮項目的整體規劃建設出現反復修改的情況, 保障特色小鎮項目整體規劃設計的科學性。第三, 應從特色小鎮項目的產業政策、用地政策以及投融資政策等方面著手, 保障小鎮項目產業規劃、用地規劃、融資規劃等環節的規范化以及科學化發展。第四, 應從小鎮項目的建設政策保障體系方面著手, 對政策保障體系進行建設, 為小鎮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保障小鎮項目的具體建設效率與水平。
六、結語
綜上所述, 針對目前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情況, 其特色小鎮建設中仍存在投融資渠道單一、產業融合度較低及政策體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因此, 為了提高河南省特色小鎮的建設水平, 促進當地經濟的有效發展, 河南省必須進一步增大投融資力度, 抓緊落實項目對接工程, 盡早實現相關產業的高度融合, 將特色小鎮建設與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有效的融合, 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措施, 為特色小鎮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作者:肖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