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業投資基金設立的背景
從1985年中國置業基金成立算起,中國產業投資基金已有30年整的發展歷史,中瑞、中比等基金開拓了中國政府的產業基金運作經驗,《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出臺,中國產業投資基金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尤其是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等一批國家級的投資基金相繼成立,為推動、穩定經濟發展注入強心劑。
我國進入“十三五”時期,勞動力紅利消失、要素資源成本上升、環境污染加重等問題集中出現,低端的資源和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增長遭遇天花板,迫切要求國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產業轉型升級壓力迫在眉睫。
二、政府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對產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產業投資基金作為一種投融資工具,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活躍,已經日益成為中國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融資模式,提升社會資本配置效率,滿足政府引導資金投向、促進的目標,為產業轉型提供資金保障。盤活存量,激發經濟轉型的內生動力,發揮產業投資基金杠桿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資,促進產業經濟轉型升級。
1、落實國家戰略,推動傳統產業向智能制造轉變。
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3D打印技術、大數據應用等快速發展與變革,產業間相互支持、相互關聯程度進一步加深,產業邊界融合、產業跨界發展進程日益加快,不僅拓寬了產業發展空間,促使產業間相互滲透發展,產業界限也趨于模糊,新興產業不斷產生,進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與產業發展,將刺激產生各種新興產業形態以及創造多元化的市場需求,未來新興市場潛在需求將在產業跨界融合發展中爆發。
推動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智能化水平,我國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內涵重在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為此,設立專門用于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產業投資基金,將成為推動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配套措施,有助于中央及省市區通過產業投資基金,打造成為政府力量與市場力量相結合的有效平臺,通過產業投資基金的直接融資方式、市場化運作,投資于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的項目和技改工程,通過產業投資基金,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實現國家的制造業發展戰略。
2、引導資金投向,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從資金融資渠道看,產業投資基金是對傳統金融缺陷的補充。我國以銀行間接融資模式為主的金融市場,制約著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風險集中在銀行系統,過高的金融杠桿存在著系統性風險,在股權融資方面,目前我國企業只能通過上市或引入戰略投資者等有限途徑實現。所以,成立扶持產業投資基金,將豐富我國企業的融資渠道,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資金支持。當商業性金融機構無法為未上市企業提供融資貸款支持并承擔相應風險時,產業投資基金,尤其是政府發起設立的特定行業投資基金將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有力杠桿,為企業進行科技創新提供了資金保障,對經濟轉型起到積極作用。
從資金作用方式看,發揮引導社會資金的作用。當國家優先發展某種產業時,產業投資基金通過投資工具來調整產業發展中的資金流通數量,為企業成長營造有利環境,并且借助差異化的投資收益,引導社會資本走向、鼓勵產業發展。產業投資基金根據風險收益原則,將聚集的資金通過金融產品分配到不同收益的投資項目中,使得資金能夠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在不同生產組織間流通。
從投資風險上看,起到一定的投資風險分散作用。通過組建產業投資基金,能為我國傳統規模經濟行業的企業提供急需的資金,具有資金放大器和風險調節功能,即通過資金來源主體的多元化實現投資風險的社會化和分散化,也可以通過組合投資、聯合投資和分段投資等投資方式分散投資風險。
3、促進技術創新,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大量創新技術存在著市場轉換難題,制約著科技企業的發展瓶頸。由此,政府參與的產業投資基金,將承擔著培育新的增長動力、推動產業升級的使命和功能,作為技術和市場的黏合劑,是創新企業的孵化器,能夠推動產業提升技術水平,邁向中高端水平。所以,設立產業升級轉型的產業投資基金,發揮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的杠桿作用,通過扶持新興產業提高工業的智能化水平,對提升新興技術應用、助推經濟增長動力轉換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在投資層面支持技術研發。技術創新存在大量不確定性,需要較長周期,因此對要素資源配置和資金需求相對較高。產業投資基金將技術研發所需的各層面要素集中起來,進行資源配資的最優組合,并轉化為智力資本,為技術創新提供支撐。在資金源頭上保障了發明創造的有效進行,而且能夠幫助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并推向市場。同時,生產要素的配置實際是知識、人才等物資的再分配。
二是在應用層面推動技術產業化。經過產業投資基金對技術的市場化投資,對各項技術創新指標、技術發展前景、產業發展前景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后,推動技術的真實市場價格體現。而且,除了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外,產業投資基金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務和風險管理,利潤最大化原則下,其不僅對投資企業的日常運作進行監管,并通過股權投資渠道對所投資企業的產權、財務制度、人力資源、風險控制等方面進行規范。
三、地方政府如何設立產業投資基金?
1、資金來源及規模
安排財政引導資金,廣泛吸引社會資本,與投資公司、金融機構、行業企業、民間資本等合作,設立河南省“互聯網+”產業發展基金。
財政與社會資本按一定比例出資,財政資金占比10%--30%為宜。同時,根據首期資金運作情況,適時同步增資擴大基金規模。
2、投資管理
(1)投資方向:主要投資于本地方案確定的相關領域以及引進高層次人才投資參與的有關產業化項目。
(2)投資對象:基金投資限于未上市企業,且投資企業原則上不低于基金規模的80%。
(3)投資形式:股權投資。
(4)投資期限:一般不超過7年,原則上投資期5年,后2年為回收期。
3、風險防控機制
(1)為保證資金的流動性和分散風險,原則上對單個企業的累計投資不超過項目投資總額的20%和對單個企業投資不超過基金規模的20%。
(2)受托管理機構應與其他出資人在參股基金章程中約定,財政承擔基金的全部投資風險以出資額為限。
(3)建立參股基金運行情況專業機構獨立審計制度。
(4)財政部門、發展改革委負責對受托管理機構進行業績考核和評估檢查。
4、部門職責
發展改革委:積極做好基金籌備工作,配合財政部門研究制定基金監管辦法,做好基金的績效評價工作,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為基金投資項目庫建設提供協調服務。
財政部門:積極做好基金籌備工作,整合統籌財政資金,會同發展改革委研究制定基金監管辦法,做好基金的績效評價工作。
工商局:指導基金管理公司完善注冊材料,限時完成注冊備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