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單一形式的消費已不能滿足人們多元化的消費需求,消費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實現商旅文一體化發展,加快產業融合創新,能夠推動不同產業升級轉型,拉動經濟增長,提高競爭力。本文通過研究商旅文一體化發展機理,分析我國目前成功的商旅文一體化標志性載體并進行借鑒,對黑龍江省未來實現商旅文三大產業有機融合并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商旅文一體化標志性載體分析
商旅文一體化的概念性發展模式在具體實踐中需要現實載體進行支撐,進而發揮其綜合效能。商旅文一體化的標志性載體是指同時承載商業、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的集合體,是在符合產業融合一體的動力機制下,把商業、旅游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為一體的帶有文旅特色突出、商業服務功能完備的綜合性項目。我國現有商旅文一體化開發較好的地區和城市大都采用此種發展模式,即以文帶旅、以旅興商、以商促文,構建商業繁榮地、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展示地于一體的發展模式。隨著商旅文一體化發展模式實踐的不斷創新,目前我國商旅文一體化載體可以分為商旅文一體化產業園區、商旅文一體化特色小鎮、商旅文一體化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商旅文一體化商業綜合體四大類。
(一)商旅文一體化產業園區
與傳統文化產業園不同的是,商旅文一體化產業園區是以文化產業市場主體為基礎,利用文化主題帶動的泛文旅綜合性產業聚集平臺。從形成邏輯上看,該類型的載體基于文化生產和產品流通而形成,為適應旅游和文娛消費又聚集了文化創意產業,并融入旅游元素和商務服務功能,形成的集文化和旅游、商務為一體的產業園區。其核心優勢就是打造出一套相對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具有文化資源活化、產業轉型升級、新型產業培養、城市人文環境和文化消費提升等一系列重要功能。該類型載體體現人文精神與藝術氣息,時尚的文化創意氣氛,彰顯出當代城市的文化內涵和時代風貌。綜合來看,商旅文一體化是將多種資源進行聚集整合,在特定的文化空間內產生新主體、新業態的表現形式。如北京 798 創意產業園就是利用其區位和文化氛圍,復合型人才組成組織管理團隊,精準的招商政策,提高進駐企業的專業化程度,在文化藝術產業園區的基礎上將商旅文匯集于一體,是具有一定綜合效益的文旅經濟活動中心。
(二)商旅文一體化特色小鎮
商旅文一體化特色小鎮從概念上講是現代產業經濟和鄉村經濟聯動發展新模式,以文化旅游產業作為特色,是旅游的主體性、文化的內源性、產業的多元性的復合生態系統。該載體的開發重在以自然景觀和文化元素價值提升為理念,將人文資源、旅游服務、商業體驗相結合,對屬地特色的自然、人文、產業等資源進行整合,以系統化的特色文化標識為指向而構建的文化、生態、生活、產業有機融合的生態型空間體系。其優勢在于把文旅產業放在業態組合的核心位置,包容傳統旅游景區的內在形式、商業服務產業功能性,通過旅游資源的整合、文化資源的重構及餐飲、娛樂、康養等服務設施的完善,在休閑體驗需求的導向下,覆蓋多元文化消費結構并滿足全要素旅游需求。其典型代表為浙江烏鎮文旅景區,把打造具有文化品味的小鎮生活作為總體定位,挖掘民俗文化。浙江烏鎮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獨特的江南水鄉風光和深厚的文化積淀為其商旅文一體化打下了堅實基礎。景區內以體驗烏鎮的文化生活方式為核心,抓住消費者的消費需求,把旅游、文化和商業巧妙融合在一起,既滿足了現代人對旅游的追求,又滿足了其對文化和消費的需求。
(三)商旅文一體化歷史文化街區
文商旅一體化歷史文化街區以具有一定歷史文化底蘊和民俗風情的城市商業街區為空間載體,集特色商業、城市旅游、休閑游憩、文化傳承等多功能為一體,以人文歷史品牌塑造、特色元素向旅游應用的延伸,傳統商業街區的文旅化升級為核心思路,通過泛文化旅游產業整合推進區域的產業聚集、經濟協調、服務完善和生活品質優化,依托文化旅游資源的挖掘和空間的重構,形成文化旅游引導的區域綜合開發模式,商業與文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借力的特殊商業功能區。城市特有的文化脈絡確定了街區特色,將其文化差異性體現出來,營造體驗氛圍。其商業功能注重消費層次建構與空間有機結合,融入多元化商業業態、豐富的文化體驗承載,以及時尚、創意等現代商業元素,符合現代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具備較完整的管理體系和基礎設施以及配套服務,可以最大限度滿足游客需求,形成城市商業街區與城市文脈相結合、特色化的歷史文化旅游產業鏈,逐漸成為城市文化特色的標志。如成都寬窄巷子是以成都歷史文化元素為基礎,結合歷史文化遺址修建的商業街區,從文化到建筑風格,營造出濃郁的老成都風土民俗氛圍,使商業和文化緊密結合。
(四)商旅文一體化商業綜合體
商旅文一體化商業綜合體是指基于一定的商業市場資源,以文化為指引,以城市旅游休閑為導向進行商業化綜合開發而形成的,旅游吸引、文化消費、商業購物聚集為核心功能構架,相關配套設施與延伸產業為支撐保障,整體服務品質較高的商業消費聚集區。其特點為業態選擇要緊密圍繞文化要素,具有代表當地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主體性景觀,可作為城市商業名片,結合區域文化消費特色進行差別化定位和創新。如廣州的太古匯就是以商業為載體,通過設計把藝術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的同時又給商業帶來回報,通過商業和文化藝術相結合,把文化藝術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從消費的角度來看,商旅文一體化綜合體在滿足基本購物需求外,營造了體驗式文化空間,提供了文化資源衍生出的多元文化產品,激發消費者文化認同感,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消費體驗和精神享受。
黑龍江省商旅文一體化標志性載體開發思路
(一)總體思路
黑龍江省近年來高度重視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以打造旅游經濟強省為目標,商旅文三大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也不斷提升,但若要在新時代贏得區域經濟新發展,還需要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結合自身發展現狀和未來規劃,通過政策引導合理進行科學布局,積極打造多元模式和發展平臺,構建商旅文融合發展格局。進一步加強商旅文一體化項目開發,利用獨特的旅游資源、精神文化底蘊和商業積淀實現三者融合發展和創新。積極挖掘文旅產業中的商業機遇促進文旅產業提質增效,并利用文旅資源加速傳統商業載體轉型升級,進而打造新型支柱產業,帶動經濟有序且高質量發展,滿足游客多樣化消費需求的同時持續提升黑龍江省商業創造力、旅游服務力和文化影響力。
(二)黑龍江特色商旅文一體化標志性載體開發思路
打造中俄特色商旅文產業園。為有效解決哈爾濱市內中俄人文交流市場主體小而散的局面,在哈爾濱以伏爾加莊園為核心,在其周邊發揮獨特的設計理念和技巧,構建一個集寫字樓、購物區、博物館、美術館、藝術中心、秀場、影院、酒店、餐廳等個性商業于一體的多元業態的綜合性藝術型園區。利用總部經濟發展理念,積極吸引中俄兩國知名文旅企業將其作為總部所在地,積極吸引雙方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文化藝術類、品牌餐飲類、精品家具類等企業入駐,塑造出中俄全新的人文交流窗口和平臺,并打造聚合公眾、藝術和商業業態的“國際性超級社區”。
依托特色資源發展打造精品文旅小鎮項目。從全省空間范圍打造精品文旅小鎮,一體化串聯省內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等特色資源,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做優做響特色品牌,推進冰雪、生態與鄉村、田園、文化、旅游、康養深度融合,構建“產品 + 文旅 + 康養”一體化資源產業體系。根據我省民族文化特點,可考慮在有條件的少數民族聚集村鎮開發旅游小鎮及特色民宿項目,如可開發以赫哲族、鄂倫春的漁獵文化小鎮項目,朝鮮族、滿族等民族風情園項目。依托北大荒農場、北大荒人文精神與農業農村休閑度假消費文化開發特色農場小鎮項目,將消費類農產品、鄉村特色餐飲、農場旅游休閑融合發展特色農業旅游經濟。利用人文歷史文化,開發黑河璦琿古城及中俄邊境小鎮項目,打造具備國際商務合作、中俄邊境旅游的綜合性旅游景區。
構建新型特色商業街區發展模式。在考慮城市規劃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布局和諧的基礎上,使城市街功能和景區商業街功能進一步統一,將哈爾濱市中央大街、中華巴洛克街區進行全面系統性升級改造,充分突出文化氣質,深度挖掘商業功能,使其具備都市現代商業街、文化旅游街、時尚休閑街的功能疊加,形成既可以滿足本地市民體驗性購物,還可使外地游客感受本地文化進行旅游消費的最佳場所。為此要進行整體統籌協調,全面合理規劃,搭建創新平臺,強化自身特色,提供差異化文化產品與服務,針對目標消費市場引進新型業態,強化品牌化管理,將二者打造成具有黑龍江特色的全國一流商旅文街區。
打造商旅文綜合體城市名片。全省各地要因地制宜,在全域旅游理念下,以吸引游客并帶動消費為目的,一方面積極謀劃打造城市名片式商旅文綜合體項目,如在各城市可打造地方特色主題的文化商業綜合體,全方位展示該地域人文歷史的同時,將本地特色餐飲融入其中,形成歷史文化、美食、購物有機統一的現代化綜合體。同時,應加速傳統商貿載體升級改造,對于城市中心商圈、各類綜合體進行升級改造,通過打造智慧商圈、特色步行街,實現現代科技和文旅資源在傳統商業中的賦能。同時,圍繞主題展開商業綜合體的景觀設計、產品設計、業態布局、游憩方式設計,使文化資源通過旅游產業要素相關產品的落地實現其商業綜合體價值增值,通過文旅元素的物化與活化利用形成商業綜合體的差異化。(作者:紀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