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三農問題”一直都是黨和政府關注的大事, 多年來也提出了很多措施。田園綜合體作為一個新興事物, 對于促進田園項目發展, 解決“三農問題”有著重要作用。主要就針對田園綜合體的整體策劃流程進行探討, 以期可以更好的發揮出田園綜合體的作用。
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 改革已然過去40年, 總體看農村取得很大發展, 但背后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潛伏性危機關系到人心向背、事業成敗和政權存亡, 如果不及早加以重視和解決, 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如何解決“三農問題”, 始終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
田園綜合作為新興事物, 標準問題, 策劃流程, 一直是制約田園項目發展的根本瓶頸, 沒有創新的策劃, 就沒有一流的規劃, 也就沒有可期待的結果。
1 政策篇:不到長城非好漢
1.1 田園項目的前世今生
1990年代初期, 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業產業園區誕生。
2000年, 湖北監利縣棋盤鄉李昌平上書朱镕基總理, 提出了“農民真苦, 農村真窮, 農業真危險”, 后來濃縮為“三農問題”, 引起中央高度重視。
2007年, 南非人高天成和香港太太葉凱欣, 在莫干山租用8間民房建成第一個洋家樂——民宿, 只服務于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隨后湖州人何斌辭職做了第二家民宿, 之后投資者蜂擁而至, 到2011年, “裸心谷”一舉成名天下知。
2008年, 浙江省安吉縣提出“中國美麗鄉村”計劃, 2009年被官方認可。隨后在廣東、海南等省市得到推廣, 2013年以后在全國展開。
2012年9月, 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 “傳統村落”代替了“古村落”稱謂, 以突出其文明價值和傳承意義。沿海發達省市較少, 或大多被破壞, 相反, 欠發達省份貴州、廣西、安徽、湖南、山西等較多。
1.2 特色小鎮之困與田園綜合體的興起
2014年, 在浙江杭州云棲“特色小鎮”首次被提及, 后被官方認可。隨后在2016年和2017年, 國家公布兩批126個和276個總共403個特色小鎮。但由于地方一哄而上和誤讀“小鎮”的含義, 特色小鎮地產化, 被四部委叫停。
2016年, 山東全域的新舊動能轉換實踐, 為田園綜合體興起打下了基礎。2018年1月2日,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 3月8日習總書記在山東代表團提出了“五個振興”科學論斷, 成為鄉村振興新綱領。
2 調研篇:風景這邊獨好
2.1 小流域周邊區域基礎調研的特殊代表性
田園項目的調研, 重點是核心區的產業, 歷史, 地理, 人文, 戰略, 以及在縣內、市內、省內、國內的優勢點, 特別是輻射全國的優勢項目。
2.2 實地調研的基本要求
優勢產業 (不超過三個) , 空巢村和精準扶貧的對策, 鄉村振興落地實踐。
3 競爭篇:人間正道是滄桑
3.1 形勢和趨勢的PEST分析
政治因素 (P) , 經濟因素 (E) , 社會因素 (S) , 技術因素 (T) 。
3.2 田園綜合體的SWOT分析
內部優勢 (S) , 內部劣勢 (W) , 外部機會 (O歷史傳承, 源文化, 實踐機遇, 國際資源) , 外部威脅 (T產品紅海, 對手眾多, 缺少對標, 實踐太短) 。
3.3 田園綜合體產品與服務的BOSTON矩陣分析
高效農業產品分析 (含技術培訓) , 民居民俗民宿產品 (含傳統體驗) , 養老養生產品分析 (含社會公益) , 文化旅游產品分析 (含影視作品) , 體育休閑產品分析 (含戶外拓展) , 電商創客產品分析 (含品牌推廣) , 大師藝術產品分析 (含教育科普) , 項目的亮點與優勢, 項目的短板與瓶頸。
4 定位篇:人猿相揖別, 只幾個石頭磨過
4.1 政策要求
功能定位準確, 基礎條件較優, 生態環境友好, 政策措施有力, 投融資機制明確, 帶動作用顯著, 運行管理順暢。
4.2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
概括而言, 就是:產業興旺是重點;生態宜居是關鍵;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生活富裕是根本;擺脫貧困是前提;制度建設是方向;人才匯聚是支撐;創新投入是后盾。
4.3 田園綜合體的定位與三次定位
關于定位;二次定位;三次定位。太平世界, 環球同此涼熱, 項目的定位實際就是項目愿景的表述和推廣, 如何用創新模式化解城市化大潮下的“空巢鄉村”現象。如何實現三產融合, 城鄉融合, 這是一個難題。
5 模式篇: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5.1 平臺模式
海納百川:用偉大事業聚四海英雄;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杜絕事必親躬;實事求是:只做最好的自己, 不做別人的第二。
5.2 輕資產運營
貫徹國家“高, 輕, 新, 綠”的動能轉換要求;生態、環保優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輕店運營:品牌和模式才是真財富。
5.3 樣板模式
對標:站在巨人肩膀上;示范+創新=落地;權變+創新:原創70%;克服水土不服: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全員參與:投資方+合作社+農戶=利益共同體。
6 策劃篇:紅軍不怕遠征, 萬水千山只等閑
6.1 田園綜合體承載的基本內涵
鄉村振興與文化復興;美麗鄉村, 田園綜合體理論與實踐;小流域以及周邊的歷史、地理、現實條件;區域經濟學相關理論。
6.2 產業振興與文化復興基本思路
高效特色農業板塊 (含技術培訓) ;民居民俗民宿板塊 (含傳統體驗) ;養老養生板塊 (含社會公益) ;文化旅游板塊 (含影視作品) ;體育休閑板塊 (含戶外拓展) ;電商創客板塊 (含品牌推廣) ;田園綜合體的畫龍點睛之作 (含教育科普) 。
7 規劃篇:風物長宜放眼量
7.1 項目策劃和規劃思路
采用1+X=彈性規劃;近期、中期、遠期。
7.2 田園綜合體區域規劃指導思想
以高效農業為核心, 以特色旅游為先導, 以傳統文化為靈魂, 以現代流通為支撐, 以個性體驗為價值, 以互聯網絡為工具, 以鄉村復興為目標。
7.3 空間布局與產業分區
藝術田園綜合體的整體功能區域組成;優先規劃, 社區建設;農耕文化體驗區, 星級旅游區;深加工與物流, 營銷網絡與渠道。
8 設計篇:無限風光在險峰
田園綜合體主要區域、景觀、建筑、原理設計, 必須要創新, 很多田園項目復制知名度高的項目, 只能是亦步亦趨, 拾人牙慧, 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9 概算篇: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9.1 資金來源與工程概算
資金來源與投資計劃, 項目資金管理, 近期投資計劃, 中期、遠期投資計劃。
9.2 項目的經濟、財務評價
第一產業, 深加工與三產融合, 旅游與服務產業。
9.3 社會效益分析
前期 (1~3年) 分析, 中期 (4~5年) 分析, 遠期 (6~10年) 分析。
10建設篇: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1 0.1 承建團隊遴選
承辦公司雄厚背景;多元化運作經驗, 建設和監理的流程化。
1 0.2 三年主要建設任務
項目近期 (201X年) , 項目中期 (202X年) , 項目后期 (202X年) 。區域生態系統基本建設完成, 鄉村旅游的瓶頸與突破, 完善旅游六要素, 面向未來的旅游消費理念。
1 0.3 五年之后主要建設任務
網狀發展及全域旅游, 鄉村旅游品牌打造與項目推廣。
11 推廣篇: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1 1.1 農業產品的營銷與品牌推廣
打“有機”牌走高端;做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烙上自己的記號;農產品O2O;社區農產品渠道;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農事體驗+農耕文化+特色采摘+自家果園+網路營銷。
1 1.2 鄉村旅游的產品營銷與品牌推廣
小而美的發展方向, 鄉村旅游的市場營銷模式。
1 1.3 田園綜合體的形象塑造與品牌推廣
盈利點分析與主題主流人群, 推廣途徑。
12運營篇:赤橙紅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1 2.1 縣鄉村三級管理體制
項目管理機構, 制定應急預案, 政府是引導方, 企業是主導方。
1 2.2 田園綜合體的運作機制
“高, 輕, 新, 綠”生態優先機制;政府引導+投資方運營;公司+村合作社+農戶=利益共同體機制;其他靈活松散的聯合機制。
1 2.3 核心區域的組織架構
頂層設計與創意策劃團隊, 落地實施團隊, 頭腦風暴和沙盤模擬;智力和運營外包模式。(作者:劉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