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在總結中國新能源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中日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發展與問題的共性與差異性特征,在立足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制度優勢的基礎上,取長補短,總結日本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發展對中國啟示。在總結新能源產業和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基礎上,提出了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啟示,我們要建立明確的新能源體系目標,將目標逐步變成現實;制定科學可行發展規劃,制定科學的方案設計,有科學的路線規劃;堅持以科學技術為核心,注重自主知識產權,在研發技術的同時注重知識產權。
一、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
新能源發電是中國在新能源產業最為廣泛的應用,所以選擇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新能源發電量、新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例等指標來反映新能源產業的市場占有率。根據國家能源局以及統計年鑒得到的數據可以得出新能源產業的市場占有率,由于需要剔除冠狀病毒對新能源產業的影響,所以選取了2014年至2019年的數據進行分析。
隨著碳中和提上國際議程,我國加大了對新能源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發電裝機容量不斷增加。根據國際能源局和統計年鑒的數據可知,2019年中國新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1477萬千瓦,雖然每年的新增裝機容量維持在五千萬千瓦時左右,增量平緩,但是由于每年都新增裝機容量使得累計裝機容量下降,因此每年的累計裝機容量增速在不斷的下降。

表6.1 2014-2019年我國新能源裝機容量

表6.2 2015-2019年我國新能源發電量及發電量占比
2019年以來,中國的新能源產業成本已經得到降低,并進入到擴大使用階段,在全世界新能源產業的眾多領域內居于領先地位。我國人口基數大,在世界太陽能熱水器市場,我國遠超世界市場的一半。
二、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新能源產業資源利用不足
我國新能源產業利用效率不高,存在資源浪費問題。一是企業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由于國家大力扶持新能源產業,放寬行業進入門檻,因此很多新能源企業過度依賴政府補貼,甚至出現“騙補”現象。為了獲得政府補貼進入新能源的企業,其發展水平遠低于真正專注于新能源的企業,這嚴重影響了新能源產業總體發展水平與質量。市場化競爭的本質是需求與供應的匹配,消費者的選擇與企業的供給水平與質量息息相關。然而,很多新能源發電企業的發電質量不達標,資源浪費問題頻發,甚至還會造成多余的碳排放量。二是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我國希望新能源市場能夠快速增長,因此早期階段不限制中小企業的進入,新進入的中小型企業幾乎沒有任何行業相關經驗。一般情況下,中小型企業整體投資收益比大型企業的投資收益差,并且規模比較小的中小企業,投資很難形成規模經濟,因此這些企業的經營效益不好,容易在競爭中不敵對手,在光伏產業更是存在高設備閑置率,甚至風電行業更是出現大量閑置設備,風電機組的平均利用率只有20%左右,因此新能源產業設備浪費嚴重。三是市場變動不能準確預測。長期以來,新能源市場因為缺乏長期戰略規劃所以難以預測市場需求,沒有形成穩定的相關產業需求鏈,自然會阻礙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需求的錯配必然會導致新能源產業資源的浪費。
2.2 新能源產業核心技術薄弱
我國新能源產業核心技術存在瓶頸,主要表現在技術落后與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
落后技術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并且消耗大量國家資源,關鍵技術的瓶頸導致我國制造強國的進程受到影響,降低國際競爭力。這一方面源于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時間較晚,尚處于向高水平邁進的發展時期,另一方面在于我國技術積累不夠,自主研發能力有待提升。因此,我國應進一步加強相關基礎學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動國內統一大市場的建立,從而促進技術、資源、人才、產業的互融互通,形成合力共同應對來自國際的壓力。

2.3 新能源產業人才儲備不足
技術問題同時也是人才培養機制的問題。我國高端機械設備對進口依賴度較高,然而通過引進設備的方式難以掌握國外的尖端技術。國外出于對技術保密的動機,會選派相關技術人員操作與維護,這種模式不利于我國技術水平提升,縮小與國外技術發展的差距。我國大學內創新的技術和能源市場對技術的需求不匹配,人才的培養機制不能滿足新能源市場的需求。因此,新能源產業的技術創新體系的打造仍需進一步培養人才。
三、日本新能源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啟示
3.1 科學建立新能源發展體系
日本是資源匱乏,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因此不受國土面積和資源限制的新能源成為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國家能源政策發揮了很大作用。日本的新能源政策特點鮮明,立足長遠,目標明確,注重國家總體能源產業,而不是單一地進行某一方面的能源行業政策制定,使得經濟部門、能源部門和環保部門間取得較好的協調。可見,建立明確的新能源目標體系,正是我國制定相關新能源政策前需認真考慮的。
3.2 制定科學系統的發展規劃
2021年日本針對國際能源市場的發展制定了新的《能源基本計劃》,這是在2019年的基礎上做出的更新,實際上,日本不僅每隔三年就會制定新的能源供需預測,而且發布了陽光計劃引領和促進日本新能源產業的開發利用和技術研發,但是我國的新能源產業相關的分析大部分出自民間組織和中介機構,缺乏權威性,同時國家也缺乏科學系統的發展規劃,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學習日本先進經驗,出臺官方科學系統的發展規劃報告,為社會各主體及時根據政策分配技術與設備投資,減少社會資源浪費。
3.3 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
日本在新能源產業擁有多項尖端核心技術,擁有較強國際競爭力。日本的新能能源產業起步較早,日本政府一方面利用財政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引導民間資金流向新能源產業技術的基礎研究,因此日本企業掌握了核心技術,我國也需要加大技術研發力度,積極參與全球化進程,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政策環境,使得企業立足技術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降低新能源利用的技術成本和新能源推廣成本,創造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作者:劉兆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