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下, 田園綜合體成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時代產物, 成為縮小城鄉差距和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渠道。田園綜合體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趨勢, 不斷從以往農業發展中進化, 為農村發展新態勢提供助力。本文立足于現實, 分析了田園綜合體產生的時代背景, 并對如何創新田園綜合體規范發展模式和產業設計進行思考, 以期對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為了推動新時期現代農業的發展, 要求對農業進行轉型升級, 這也是貫徹落實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必然保障。田園綜合體理念的提出, 為新時期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型思維和創新模式。
1 發展田園綜合體的意義
1.1 是消除城鄉差距的新時期產物
打破城鄉二元結構, 消除城鄉差距一直都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根本目標, 這其中不僅包括物質差距, 還包括文化差距, 是以人為本下發展鄉村經濟的主要途徑?,F代農業的發展受到自然和市場的雙重因素影響, 而自然因素是不可控制的, 農業面對的市場競爭壓力逐漸增大, 這種情況下農業附加值所發揮出來的優勢極其有限, 只有從旅游農業的發展角度積極和其他產業相結合, 才會帶動鄉村經濟發展, 從而消除城鄉差距。
1.2 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我國對于農業的發展高度重視, 倡導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理念, 對于農業財政政策日趨完善, 富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從政策層面分析, 財政支持農業發展的重點由以往促進農業生產為目標轉變成以促進農村農業的全面發展為目標, 這種以財政支持為基礎的新農村建設有了著力點, 讓億萬農民的期盼開始得以實現, 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生活的積極性, 因此田園綜合體的產生有助于解決“三農”問題, 同時也是在現代農業和新農村的發展下提出了田園綜合體理念。
1.3 是農村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
目前, 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時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農村蘊藏的新生力量推動了城鎮化發展, 同時加強了城鄉之間經濟社會的融合。深化農村改革, 就要適應中國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農村經濟新形勢, 不斷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 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組織和制度的創新, 支持農民參與到田園綜合體建設中, 從循環農業、創意農業和體驗農事等綜合方面[2], 開拓農業發展新渠道, 因此田園綜合體成為了農村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
2 創新田園綜合體的規劃模式和產業體系
2.1 田園綜合體的規劃設計
田園綜合體的產生是順應新時代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現狀做出的選擇。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 通過商業發展模式, 多方共同開發, 創新城鄉發展, 形成產業變革, 打造出中國鄉村的美麗田園, 最終實現偉大中國的復興夢。田園綜合體規劃設計的初衷是根據政府指導、企業參與和市場推動三方要求, 創新發展模式、管理手段和服務體系, 全面激活市場中的活力要素, 調動多元化主體參與到田園綜合體的建設過程中來。田園綜合體打破傳統的發展思維, 從革新制度、文化進步、技術支持和市場演變等綜合規劃設計改變, 是一個集多種功能和多種業態框架為一體的綜合運營體。
2.2 構建田園綜合體的產業體系
田園綜合體強調綜合功能, 把生態農業、創意農業和農事體驗融為一體。生態農業是遵守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原則, 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和現代管理經驗, 從傳統農業發展中建立起來, 要求農業產業體系和第二、第三產業結合起來, 利用傳統農業發展中的優勢和現代先進技術聯合起來, 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 解決環境和農業發展中的矛盾的農業生產模式。創意農業產業體系就是運用人類的智慧, 以審美體驗和農事體驗為主題, 自然而然放松身心, 在田園生活中尋找樂趣的農業生產模式。
2.3 按照規定的內容和原則發展建設
我國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基礎性地位, 只有堅持以農為本的發展理念不動搖, 以保護耕地為前提提升整體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 才會保證農民參與受益。同時要堅持共同發展的原則, 將探索發展集體經濟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 充分讓農民享受農業改革的有益化成果。田園綜合體的規劃設計要做好生產體系、產業體系、經營體系、生態體系、服務體系和運行體系六方面的內容產業建設[3]。同時優化景觀資源配置, 深入挖掘經濟生態農業價值, 形成合理健康的發展模式。
3 結語
田園綜合體提出的重要目標就是發展鄉村經濟, 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 同時做好鄉村景觀規劃設計, 更好地發揮出田園綜合體的獨特優勢。積極發展田園綜合體, 創新發展模式, 促進產業升級, 從而滿足鄉村發展對于各種驅動要素的需求, 讓田園綜合體成為新時期農村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作者:趙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