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背景下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優勢分析與瓶頸———以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例由于山西省獨特的戰略定位,“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經濟帶,加強與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的交流與合作。而萬榮縣處在幾個經濟圈的交界處,憑借本身獨特的地理優勢,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推動區域農產品銷售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一、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現狀
1.1 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機遇與挑戰
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于2019年7月31日經山西省人民政府同意批準設立,納入省級開發區管理,總規劃面積189.29平方千米。在“十四五”期間,山西省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搶抓新機遇,融入區域聯動發展,打造開放高地。而萬榮縣處于西安、太原、鄭州2個半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區域,又毗連中原經濟圈、大運城經濟圈和關中經濟圈。憑借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獨特的戰略定位,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得到了良好的發展。但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助推區域特色農產品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產業基礎薄弱、帶動效應不明顯、產業結構不合理、管理機制不健全、市場體系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嚴重制約著萬榮縣農業現代化和區域特色農業的發展。
1.2 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現狀
按照山西省對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發展要求,萬榮縣充分發揮農業資源稟賦,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工業化的思維謀劃,以企業化的思路布局。圍繞山西省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核心理念“一核六區八園”建設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園。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立足水果、香菇、糧食、畜牧養殖、中藥材五大產業,科技引領、創新發展,大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建設一條集產地加工、成品交易、質量檢測、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鏈。

二、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成效
2.1 打造特色品牌,助推農旅融合
萬榮縣以質量、品牌、服務、信譽為核心,動員全社會增強質量品牌意識,營造誠信消費環境,形成人人關心質量、關注品牌的良好氛圍。萬榮縣落實“南果”戰略,持續深化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打造品質果業、品牌果業,成功創建了“萬榮蘋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國字號品牌。2022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萬榮蘋果”以36.55億的品牌價值榮登區域品牌百強榜。萬榮縣三白瓜產業協會通過注冊“萬榮三白瓜”商標、舉辦銷售三白瓜直播等措施,不斷擴大“千古一瓜南張三白”品牌的影響力。目前,全縣注冊農產品國際商標8件,創建馳名商標、著名商標13件。
萬榮縣積極推進農文旅協同發展,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蘊,通過融合喜劇文化、黃汾文化等萬榮地方特色文化的文藝IP,打造展示傳承農耕文明的品牌窗口。新建了蘋果主題公園、國家農業現代產業蘋果博物館等標志性建筑,修建了中藥主題公園,旨在發揮中藥材觀光、保健養生、科普等功能。對農文旅融合進行新探索。2020年萬榮縣成功借助“中國農民豐收節”的東風,利用節后效應,延續節慶熱度,目前,形成了桃花節、蘋果采摘節等14個文化節,成功推進了農業景觀化、景觀生態化和生態效益化。
2.2 助力農民脫貧增收,示范引領作用初顯
萬榮縣按照“以株定畝、以地入股、統分結合、聯產聯營、規模適度、利益聚享”的方針,把土地集中起來,把農戶組織起來,積極推行以果農地入股的新型農村合作經營模式。果業規模化基地進一步發展,縣內果蔬面積從45萬畝擴大到了50萬畝,貧困村果蔬面積超過7.8萬畝,貧困村群眾年均生產1.8畝果蔬,戶均每年增加農業收入1.58萬元。出口水果示范基地達到20萬畝,農產品出口創匯企業、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增加到320家,吸納8842人次貧困群眾參與到蘋果生產18道工序中,人均年增收達到8000元。
近些年,萬榮縣圍繞蘋果、香菇、牲畜、中藥材等優勢特色產業,培養新型職業農民1.1萬余人;持續開展“三晉英才”“百人計劃”,優化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以此引進農業高端人才。政府與高等院校開展合作。政府大力推進農民利益聯結,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形成農民專業合作社1796家、家庭農場299個、農業社會化服務合作組織39個。全縣農業生產托管面積達20.8萬畝,成為全省“農業生產試點縣”。萬榮現代農業發展在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上蹚出了一條新路。
2.3 多元主體聚集,產業鏈延長,產業融合不斷深入
2.3.1在龍頭企業下構建新型經營模式
華榮果業、佳源科技等本土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引進了地利集團、中化集團、匯源集團等國內大型涉農企業在園區建設基地、設立分點,組建產業聯合;吸納社會資本,建成了25個蘋果冷庫,總儲藏量達到8萬噸。區內參與主導產業生產經營的企業達到124個,其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有30家。主導產業加工轉化率達到70%。圍繞“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民”模式,推進股份合作、訂單合同、服務寫作、流轉聘用等利益聯結模式,讓農民獲得更多產業增值效益。目前,初步形成了四種利益聯結模式:①農戶土地租金收益模式;②農民就近勞務收益模式;③農戶入股分紅收益模式;④農業訂單保底收益模式。
2.3.2新業態孵化蓬勃發展
充分利用優質資源發展主導產業,并圍繞主導產業優化配置生產要素,拓展產業鏈,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產品優勢和競爭優勢。在全國建成了首家縣級智慧城鄉服務中心,構建了“農地+農戶+互聯網+市場+客戶終端”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成功搭建起了覆蓋鄉村的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與阿里巴巴、淘寶、筷農等涉農電商開展了一系列合作項目,涉及全縣各類農特產品,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和輻射半徑[6]。全縣涌現出一批電商從業者。本縣電商雙創孵化中心一共有28家本土電商企業,直接從事電商的成熟人才從最初的幾百人增加到一千人以上,電商活力競相迸發。利用互聯網宣傳特色農業,并且成功帶動了冷藏保鮮、倉儲物流、彩印包裝等業態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農村產業融合。
三、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
3.1 獨特的地理優勢
萬榮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地處西安、太原、鄭州“2個半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區域。聞合、河運兩條高速穿境而過,承接東西,209國道、運稷一級路縱貫南北,30分鐘可到達運城高鐵站和運城機場。浩吉鐵路在萬榮設站,形成了內聯一體、外聯緊密的經濟發展格局,在中原經濟圈、大運城經濟圈和關中經濟圈的輻射內,可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成為中部地區向外開放的前沿陣地,成為連接京津冀、環渤海地區向西開放、連接亞歐的橋頭堡。
3.2 農業基礎好
首先,萬榮縣位于汾河和黃河交匯處,坐落于黃土高原,屬于暖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長,溫差大,土壤中有機質豐富,生產水果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其次,農業基礎設施體系健全。在農田灌溉擴面上,該縣實施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西范片區高效節水灌溉等大型水利工程四個。在大型農業收割機器上采用新科技、新技術。最后,園區與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創新了種植技術,形成了精細的管理體系,培育了許多優良品種。
3.3 政府政策的支持
為了實現山西省“產業和開放戰略”布局,萬榮縣進行了一系列政策部署,先后出臺了《萬榮縣關于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方法》《萬榮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央財政獎補資金使用方案》等規范性文件,營造了有利于創新、穩定、公平的政策環境。設立基金1000萬元,組建果園大學和組織“30105”培養計劃。萬榮農商銀行緊緊圍繞省市聯社安排部署開展金融服務,扶持縣域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推進制定高標準規劃,建設黃河及金三角國際農產品交易基地。(作者:趙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