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鹿鳴小鎮規劃設計為例,對其自然基礎條件和產業發展基礎進行了研究,探索其規劃設計策略,以為此類農業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提供思考和借鑒經驗。
農業特色小鎮以農業農村為依托,具有明確的特色農業產業定位,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平臺。其對于構建“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推進農村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隨著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等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諸多特色小鎮項目的建設運營中,涌現出模式雷同、規劃滯后、主題定位不突出、產業鏈延伸不足等問題。本研究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深入分析鹿鳴小鎮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優勢,對其規劃策略、規劃布局、產業融合模式進行系統研究,以為產業融合背景下農業特色小鎮的規劃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為鹿鳴小鎮申報省級乃至國家級特色小鎮提供依據,推動農業特色小鎮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增強其區域帶動和輻射作用。

一、產業融合視角下的丘陵地區鹿鳴小鎮規劃現狀分析
鹿鳴小鎮位于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歐峪村境內,馮卯鎮位于滕州平原和沂蒙山區的交界處,東部、北部是山區,西南部是平原,是典型的北方丘陵地區農業鎮。鹿鳴小鎮項目區總面積869畝(1畝約等于0.067hm2),其中建設用地面積41.5畝。其西側是著名的巖馬湖水庫,北側是巖馬河支流,形成了山水林湖融合一體的自然基礎。
項目區借力馮卯鎮產業布局規劃中的環鎮林果種植區,及緊靠的巖馬湖生態旅游區,以山體、農田、水系等資源為基礎,以示范引領梅花鹿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為基本任務,著力發展梅花鹿育種養殖、鹿產品精深加工、鹿主題休閑觀光三大產業,秉持綠色低碳、健康養生、文化創意的發展理念,以園林生態主題的環境營造方式,將鹿鳴小鎮打造成一個集生態種養、健康鹿產品供應、休閑游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的國家級鹿主題生態休閑牧場。
二、產業融合視角下的丘陵地區鹿鳴小鎮規劃設計
2.1 鹿鳴小鎮發展思路
項目區借力馮卯鎮產業布局規劃中的環鎮林果種植區,及緊靠的巖馬湖生態旅游區,以山體、農田、水系等資源為基礎,以示范引領梅花鹿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為基本任務,著力發展梅花鹿育種養殖、鹿產品精深加工、鹿主題休閑觀光三大產業,秉持綠色低碳、健康養生、文化創意的發展理念,以園林生態主題的環境營造方式,將鹿鳴小鎮打造成一個集生態種養、健康鹿產品供應、休閑游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宜居宜業宜游的國家級鹿主題生態休閑牧場。
2.2 鹿鳴小鎮產業發展規劃
鹿鳴小鎮產業體系規劃以梅花鹿育種養殖作為核心產業,鹿產品加工、蜜桃種植、桃果加工為支撐產業;休閑度假、生態旅游、餐飲民宿等為配套產業。核心產業、配套產業、支撐產業三者相互帶動與推動,促進鹿鳴小鎮產業的融合協同發展,進一步帶動附近區域農村產業的轉型升級,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3 鹿鳴小鎮規劃布局
鹿鳴小鎮項目區與周邊環境協調統一,空間連續,核心區功能劃分為“一帶、一園、兩心、七區”。“一帶”是指坡面立體景觀帶。“一園”是指無動力游樂園。“兩心”是指綜合管理中心、游客服務中心。“七區”是指梅花鹿散養區、梅花鹿良種繁育區、茸鹿養殖區、肉鹿養殖區、瀑布景觀區、林果采摘區、鹿產品加工區。
布局方案從因地制宜角度出發,通過合理的場地平整,整合現狀資源,在滿足觀賞、養殖、加工等功能基礎上宜林則林。小鎮共分7個主要功能區,由各層級道路串聯各分區。根據各分區的功能要求,合理設置各類建筑及加工車間、鹿舍、無動力樂園等具體項目,并結合地形進行園林式綠化,營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步移景異的綠化空間,同時配置不同種類的休閑配套設施,以提升綠化空間的舒適性。
2.4 鹿鳴小鎮規劃建設效益分析
2.4.1經濟效益
經濟效益主要來自于鹿產品精深加工、健康食品供應、休閑觀光旅游等。①通過開展鹿產品精深加工,研發高端鹿產品,提升產品品質及品牌影響力,提高鹿產品附加值。②將旅游與鹿產業相結合,打造具有一定特色的觀光牧場,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增加經濟效益。
通過充分發揮項目區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馮卯鎮、山亭區乃至棗莊市區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項目建成后,可實現綜合年收入1.75億元,通過綜合經濟效益分析,項目建成后,投入資本回收期為5年。
2.4.2社會效益
項目區建成后的社會效益:①可以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300余人,開展合作社化后可以帶動養殖戶200戶,轉移1000多農民工就業問題,有效促進農民就業和增收,并可帶動整個城鎮經濟的共同發展。②推動馮卯鎮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優化升級,提升農村經濟結構,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化,實現農業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③鍛煉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培育生產經營觀念、市場意識和競爭能力。④可實現農牧業與旅游的深度融合,為城市居民提供感受休閑游樂的新機遇,能夠帶動當地及周邊地區旅游、餐飲、服務業的發展,促進消費,增加財政收入,推進新農村建設。
2.4.3生態效益
圍繞“種養加”相結合,打造生態養殖與循環經濟無縫對接的梅花鹿主題小鎮。項目區建成后,基本具備零排放、零污染、綠色生態的循環綜合能力,為實現地區碳達峰、碳中和起到重要作用。項目區建成后,對廢棄物、污水、噪聲等污染物的處理措施合理得當,滿足環保部門的環境評價,能有效控制環境污染。同時通過教育培訓、科普宣傳,倡導生態環境保護理念、綠色消費理念,對農業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束語
鹿鳴小鎮項目涵蓋了上游梅花鹿育種養殖、中游生產加工、下游生態休閑的全產業鏈發展,在產業融合及鄉村振興背景下能夠積極推動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的構建,實現農業特色小鎮的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在未來農業特色小鎮的建設發展中,要進一步注意因地制宜、充分考慮資源特征,科學構建產業體系,合理劃分功能分區,使農業特色小鎮能夠真正成為探索區域農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作者:程雨晴,玉佳靈,姚百順,薛智黠,劉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