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討行業新政策、技術變革等因素對我國廣電有線網絡行業發展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夯實和優化網絡基礎設施
(1)繼續推進超高清體系貫通。進一步推進廣電網絡骨干傳輸網、數據網擴容升級,加快接入網光纖化和IP 化改造;繼續推進中國廣電IP 互聯網骨干網CBNET 的網絡建設和網絡升級,擴大網絡覆蓋范圍,提升網絡容量和性能,覆蓋更多城市和地區,實現全國范圍內的互聯互通。
(2)建設和運營高品質廣電5G 網絡。共建共享和協同優化全國廣電5G 網絡,優化基站布局,確保信號穩定。升級傳輸網絡,提升網絡容量和傳輸速率。與設備廠商、內容提供商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共同推進5G 網絡建設和業務創新。同時開發5G+ 超高清視頻、5G+ 虛擬現實等特色業務,加快5GNR 廣播的試驗與商用,提升用戶體驗。
(3)提升網絡基礎設施,優化服務能力。一是進一步改造和擴充網絡線路和數據中心等網絡基礎設施;二是持續優化網絡拓撲,提升基礎網絡傳輸可靠性,優化傳輸時延;三是積極采用自主化新型傳輸技術,提升超高清等大帶寬業務的傳輸分發效率。(4)推動廣電算力擴容提質。強化算網協同發展,加快建設“1+7+31+N”的多級分布式算力體系,統籌規劃智算、通算的一體化服務能力,打造高效能、高安全、高可靠的廣電云底座。
(5)加強多渠道協同覆蓋與發展。通過有線、無線和衛星等多種方式,實現信號的廣泛覆蓋,促進 5G產業鏈、光通信產業鏈、云計算產業鏈等協同發展。
(6)進一步拓展應用場景和服務。為 5G、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新興業務提供更加優質的網絡服務。
二、加強技術創新與融合發展
一是推動5G 網絡與廣電有線網絡的深度融合,實現網絡共建共享,滿足用戶對高清、超高清視頻服務的需求。同時,推動端到端支持5G NR 廣播功能,推進5G NR 廣播從試驗驗證到試驗示范,最終實現5G NR 廣播網的規模部署和業務運營。
二是推進廣電5G+ 直播衛星協同發展,促進直播衛星與有線電視的有效協同覆蓋。如通過有線+5G+直播衛星的協同發展補齊直播衛星網絡與公共文化云資源互聯互通的短板,通過戶戶通升級改造計劃打通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構建銷、裝、維、服四位一體的售后服務體系,提高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等。
三是優化內容分發網絡(CDN),確保超高清內容的流暢傳輸。結合直播星技術,實現衛星直播與地面網絡的無縫對接,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和穩定的視頻服務。推廣應用IPv6 和邊緣計算技術,為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業務提供更好的網絡支持,并降低數據傳輸延遲。
四是 推進分布式網絡架構落地。明確分布式網絡架構的優先級,加速邊緣計算節點的廣泛部署,從而有效支撐AI 推理、超高清直播等對時延敏感的應用場景,確保數據處理的快速響應,提升整體網絡性能和用戶體驗。
五是加強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應用,構建智能推薦系統和智能運維體系,提高用戶體驗和網絡運維效率。此外,構建智慧廣電生態,發展智能家居和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生活服務。六是創新服務模式,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和跨屏服務,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體驗。如通過直播星技術,將直播業務拓展至移動端和互聯網,實現個性化內容推薦和多屏互動。此外,強化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應用,確保服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定期進行市場調研,建立用戶反饋機制,持續提升服務質量和用戶滿意度。
三、推動個性化服務
第一,應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用戶收視行為、興趣愛好等進行深入分析,構建精準的用戶畫像;加強與內容提供商的合作,豐富節目源,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繼續深化智能推薦引擎開發,根據用戶觀看數據推薦節目,提高推薦準確率。
第二,提升互動體驗,增加彈幕、評論、投票等功能,開展線上線下互動活動;實現電視、手機、平板等多屏互動,推出跨屏觀看服務,讓用戶在不同設備上無縫切換;推廣4K/8K 超高清內容,提升用戶觀看體驗,并為用戶提供硬件升級服務。
第三,針對家庭用戶推出家庭成員定制套餐,滿足不同年齡段家庭成員的需求。同時,提供家庭教育服務,如在線課程、互動教學等。
第四,推進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應用,為用戶提供更加豐富的業務。
四、進一步拓展行業應用
(1)加強頂層設計,明確發展目標。制定廣電有線網絡在智慧城市、交通、消防、教育、文化、醫療、能源等行業的長遠發展規劃,明確各領域融合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階段性目標,合理分配資源。
(2)深化行業合作,創新業務模式。與政府、企業、科研院所等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探索“廣電+X”模式,將廣電有線網絡與各領域業務深度融合,針對不同行業特點,定制化提供廣電有線網絡解決方案,助力其他行業創新發展。同時,加強跨行業、跨領域的業務創新,提高廣電有線網絡市場競爭力。
(3) 制定超高清與虛擬現實(VR)融合標準。研究、制定超高清與VR 融合的技術標準,如8K+VR直播的編解碼規范、交互協議等,推動沉浸式內容規模化應用 。同時鼓勵企業研發符合標準的產品,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超高清VR 體驗。同時加強與國際標準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超高清與VR 產業的國際化發展。
(4)完善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爭取政府政策支持,為廣電有線網絡在多領域融合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政策落地實施。
五、全方位重視網絡安全
一是高度重視全網系統安全策略,嚴防因為網絡系統的崩潰和損壞而對系統內的存儲、處理和傳輸內容造成破壞和損失。
二是高度重視網絡系統信息的安全,這是確保網絡用戶和信息數據的重中之重,及時升級信息安全智能跟踩、信息數據加密等防范手段。
三是高度重視網絡信息傳播安全,即信息傳播內容的安全,包括信息過濾等。須側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進行傳播所產生的后果,采取必要策略避免公網上自由傳輸信息的失控。
四是網管要高度重視信息內容安全,加強信息傳播的保密性、真實性和完整性,從而保護廣電有線網絡的傳播者和用戶的利益、隱私。
五是加強技術創新,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加強先進安全產品的技術創新及應用,進一步提高科技轉化運用能力。加強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轉化,形成價值閉環,保證相關技術創新的持續推進。
六、關注低空經濟領域應用
廣電有線網絡行業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發展應著重于技術創新、服務升級以及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廣電有線網絡公司應通過挖掘算力產業與低空經濟的融合點,探索新的應用場景。一是建設低空智聯網,實現低空高效覆蓋,完善空地一體低空網絡建設,形成通信、感知、智算一體化的智能低空數字化服務體系,具備“泛在連接、全域感知、智能計算”的基礎能力;二是積極跟進低空空域格網化建設,利用廣電有線網絡低空經濟業務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精細化管理和監控;三是搭建低空經濟業務管理平臺,實現“低空+”各類場景應用的綜合調度和有序運營;四是拓展廣電有線網絡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積極與其他平臺運營商合作,助力低空經濟發展。
七、構建國際技術合作生態
一是積極參與國際6G 標準制定。在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指導下,我國已成功確立了三項關鍵的6G 技術標準,在制定下一代電信國際框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建議中國廣電參與6G 標準研究、編制,為6G 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做好技術儲備。
二是推動國產TVOS 系統出海。目前,TVOS 5.0為廣電行業提供了一個系統更安全、生態更開放、功能更專業的技術平臺、業務平臺、服務平臺,未來有可能在國際市場上發揮重要作用。在技術迭代、市場應用、內容安全以及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應為TVOS 出海做足準備。
三是強化中國廣電在全球媒體技術領域的話語權。應重點加大對AI、VR/AR、4K/8K 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力度,提升內容生產的創新性和質量,同時優化內容的分發流程,提高傳播效率,從而增強中國廣電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和技術領域的話語權。(作者:周志強、王彩屏、王飛、勾瑞、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