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作為國家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正深刻重塑民航業發展格局。其涵蓋的通用航空、無人機應用等多元業態,不僅拓寬了民航服務邊界,更通過技術創新、空域優化、基建完善等維度,為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發展低空經濟,是破解傳統民航發展瓶頸、構建現代化航空服務體系的關鍵抓手,更是實現民航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支撐。本文立足低空經濟與民航強國建設的內在關聯,系統闡述其推動作用與實施路徑,為行業發展提供思路借鑒。
一、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全面推進民航強國建設
低空經濟具有廣闊的產業價值和發展潛力,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動力引擎,對于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和中國民航強國建設意義重大。低空經濟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并助力民航強國建設的主要方式體現在以下方面。
1. 低空經濟拓寬民航服務領域與業態
低空經濟包括通用航空、無人機應用、空中游覽、應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UAM)等多種業態,這些新型服務拓寬了民航服務的內容和形式,促使民航服務從傳統的干線運輸向多元化、個性化服務轉變,提高了服務質量和覆蓋范圍。低空經濟激發航空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低空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航空科技的進步,特別是無人駕駛航空器、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航空制造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提升了民航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2. 低空經濟必須優化空域資源配置與管理
通過實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整合與合理分配低空空域資源,提高空域利用率,為民航業的高效運行和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基礎,同時也為實現飛行自由化和便捷化奠定了基礎。低空經濟強化民航法規政策與標準體系建設。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化體系作為保障,通過建立符合低空經濟特點的法規框架和標準體系,為民航強國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法制基礎和規范化環境。
3. 低空經濟完善民航基礎設施與航空服務網絡低空經濟的發展需要建設大量的通用機場、臨時起降點、飛行服務站等基礎設施。這種“毛細血管”式的航空網絡布局,有利于填補大型機場網絡覆蓋不到的地方,提高民航服務的可達性和便利性。低空經濟促進區域協同發展與經濟融合,能夠有效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通過低空旅游、無人機物流、農業植保等業務,有力助推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提升民航服務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貢獻度。
4. 低空經濟可以培育新型人才與民航創新能力
低空經濟必將帶動對新型航空人才的需求,包括無人機駕駛員、低空經濟分析師、空域管理專家等,通過教育、培訓、科研等方式,培養一支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才隊伍,保障民航強國建設的人才供給。低空經濟以其獨特的業態優勢、技術創新、資源優化配置和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等多重因素,有力推動了民航業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為我國建設民航強國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二、發展低空經濟采取的綜合措施
1. 政策引領與規劃先行,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拓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1)制定和實施低空經濟發展的國家級戰略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① 出臺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財政支持、稅收優惠、融資便利等,激發市場活力;② 政府要發揮好引導作用,加大對低空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如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③ 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2)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低空經濟相關技術研發和應用,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經濟性和舒適性。① 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構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② 鼓勵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創新,加強無人機、通航飛機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③ 支持低空經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
(3)鼓勵企業發展低空經濟業務,形成多元化的市場格局。① 支持通用航空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市場競爭力。引導社會資本進入低空經濟領域,拓寬融資渠道;② 推動低空經濟在農業、林業、環保、應急等領域的應用,提高低空經濟的服務能力和社會效益;③ 探索低空經濟在旅游觀光、文化體育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潛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④ 推動低空經濟與旅游、農業、物流等行業的深度融合,發展低空旅游、航空運動、農林噴灑、緊急救援等多元化服務,豐富低空經濟內涵。
2. 完善低空空域管理體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安全監管與規范發展
(1)深化空域管理改革,合理劃分低空空域,實現空域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精細化管理。① 推進空域服務體系建設,簡化飛行審批流程,提高飛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優化低空空域結構,提高空域資源利用率,建立健全靈活高效的低空空域管理體系;② 完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提供實時、準確的氣象、導航等服務,確保低空飛行安全。
(2)加大對低空機場、起降點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提升基礎設施網絡布局和綜合保障能力,擴大低空飛行服務覆蓋范圍。① 鼓勵民間資本參與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加快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包括空管、通信、導航、監視等基礎設施建設;② 發展智能化、數字化的低空航行服務系統,提升空管、氣象、導航等配套服務能力。
(3)建立健全低空經濟的安全監管體系,確保低空飛行活動的安全有序進行。① 制定和完善低空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促進低空經濟的規范發展;② 完善低空經濟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為行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3. 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強化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
(1)加強與國際民航組織和其他國家的合作與交流,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技術。① 推動低空經濟領域的國際合作項目,拓展國際市場,提升我國低空經濟的國際影響力;② 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商業模式,同時推動中國低空經濟走出去,增強國際影響力。
(2)加強低空經濟領域的人才培養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養體系。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為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建立健全低空經濟相關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擴大飛行員、維修人員和技術人才的供給。扶持初創企業,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形成涵蓋制造、運營、服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
(3)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全面推進民航強國建設,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協作。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策略實施,有效推動低空經濟在我國的快速發展,并助力民航強國戰略的全面落實,推動低空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為民航強國建設注入新的動力。(作者:邊琪)